《乒乓球桌學英語》

2018年5月建廠那會兒,我去維島買二手空調,燃氣灶的時候,臨走時,房東送了我一個乒乓球桌。
剛搬到廠那會兒,我們還挺興奮的,下班之后,打打乒乓球,有時候廠里的黑工也跑到我們中國人宿舍區(qū)里切磋一下乒乓球。他們技術一般,大多被我虐。
后來,廠房里需要一塊黑板, 每天寫要開料的尺寸,我靈機一動,就拆了乒乓球桌的一半搬去廠里,讓老張每天把尺寸寫上去,非常便捷。
另一半,就閑置在院子里好長一段時間。
后來,我把之前的女翻譯Lina開除之后,找到一個新的男翻譯艾肯,他勤勞任怨,之前在青島留過學,翻譯水平很好,除了白天一直在工廠里翻譯外,下班后,每晚我讓他7點來教教老張,老余,老翟,老馬,小陳,小黃,他們幾個的英語口語。
另一塊乒乓球桌就發(fā)揮了作用。
每天在轟隆隆的發(fā)電機聲中,艾肯拉個嗓門,辛苦的拿個手電筒,照著黑板,教他們英語口語。他們學得也認真,老張,老余記憶不太好,艾肯每次到我辦公室投訴,說教了好幾遍,就是記不住。
后來,我給艾肯多加3萬奈拉的工資,讓他耐心地教教他們,時間一晃2年多了,乒乓球桌上的英語也2年多了。
如今老張他們滿口的英語,和黑工們交流,幾乎不成問題,工廠的效率提高不少,麻煩事也省了不少,我在國內也少了很多的操心。甚至有時給我打電話,也不忘開心地來2分鐘英語。
你看,我們真的可以把很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正如剛開始教英語的那兩周,小黃老馬到我宿舍抱怨說他們不想學一樣,說他們就小學文化,搞不懂。如果那時候,我和他們一樣,放棄了,讓艾肯停止了,如今也不會個個一口英語,那樣廠里的效率大打折扣。
還有,時間是成長的見證,你看看,他們最大的老余年紀52歲,沒有任何根基,2年多堅持下來,也一樣會說了,所以,很多時候,只管做,堅持下去,時間會證明一切。
——龍萬城
2021/1/11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