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英語】第2期:乒乓球(下)
起源地與項目強國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乒乓強國(China is the dominated country in this sport), 乒乓由此被稱作是我國的國球(national sport)。195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國運動員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后,舉國振奮,從此這項運動開始在中國風靡,并逐漸發(fā)展壯大。于是也會有很多人陷入一個思維誤區(qū),認為乒乓起源于中國,其實不然。要想正確記住乒乓的起源地以及項目強國,記住下面我講的這個段子就可以啦。
英國人發(fā)明乒乓球的時候想不到有今天,中國人玩蹴鞠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有今天。
讓我們仔細品品,一個段子便成功含括了乒乓球的起源地以及項目強國,你記住了嗎~
現(xiàn)象級運動員

劉國梁,中國乒乓球協(xié)會主席,世界乒乓球職業(yè)大聯(lián)盟理事會主席,中國男乒史上第一位大滿貫選手

張繼科,乒壇歷史上第7位大滿貫選手,中國男乒史上第3位大滿貫選手。

馬龍,乒壇史上第10位大滿貫選手,首位超級全滿貫男子選手。

大魔王張怡寧,職業(yè)生涯獲冠軍無數(shù),2005年實現(xiàn)大滿貫。

中國球迷最愛的外國運動員之一福原愛,盡管大家一直調(diào)侃“鐵打的福原愛,流水的大魔王”,但愛醬真的深受非常多球迷朋友們的喜愛~
體育外交
談到乒乓,作為我們專業(yè)的學生,一定要第一時間想到乒乓外交,因為這是我國體育外交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篇章。
乒乓外交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中國國內(nèi)完成了一大批高精尖工程,“兩彈一星”、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等等,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而這一時期的美國情況則不太樂觀,美國 一邊深陷越南戰(zhàn)爭泥潭,另一邊蘇聯(lián)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又大搞沙文主義(注:沙文主義是一種具有資產(chǎn)階級侵略性質(zhì)的民族主義),即一種極端民族主義,冷戰(zhàn)格局進入了蘇攻美守階段。為了挽回這一局面,美國渴望同中國接近共同對抗蘇聯(lián)。
在這個背景下,1971年成為了我國體育外交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當時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中美兩國運動員私下接觸中,美國運動員表達了強烈的訪華意愿。毛主席經(jīng)過縝密判斷后決定接受,于是賽會結(jié)束數(shù)日后,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受到了周恩來總理親自接見,自此實現(xiàn)了自1949年以來中美第一次民間交往,標志著中美從此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同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次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
通過乒乓外交及后續(xù)的一系列發(fā)展,中美關系的破冰也刺激了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領導人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并把握時機,充分運用體育為媒介邀請了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乒乓球隊訪華,中國乒乓球隊也出訪了瑞典、法國等。
新中國建國二十多年來同西方國家敵視對抗的僵局出乎意料地被乒乓外交盤活了,其他外交手段達不到的目的,體育外交方法卻行之有效,自此我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關系正?;M而改變了全球戰(zhàn)略版圖,中國的國家地位取得了空前的提升。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參考書籍:
[1]趙瑞華.大型賽事新聞服務英文報道體例及翻譯[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9:47-49
[2]劉振忠,吳日升.體育通識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21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