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娛樂運動項目——“鞠”(球)
當今世界,有三大球三小球之運動!而古代的中國,也是有一種流傳了千年的球——“鞠”!
蹴鞠——鞠就是球的意思,蹴就是踢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踢球!用腳踢的球,跟現(xiàn)代的足球大同小異,無非是規(guī)則的不一樣,蹴鞠有三種打法: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
中國古代足球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是史記當中的《蘇秦列傳》: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戰(zhàn)國策》以及西漢的《西京雜記》中都有記載,蹴鞠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的齊國國都臨淄,到現(xiàn)在已經兩千三百多年了!

在漢代甚至出了一本蹴鞠教材——《蹴鞠二十五篇》,西漢一個叫項處的因為蹴鞠過度吐血而亡而留名青史!
直到唐朝制球工藝的提升,讓球更圓更輕的“吹氣球”出現(xiàn),比英國早了三四百年時間(至于他們是發(fā)發(fā)現(xiàn)還是學藝保持看法)!
而且唐代還有女子蹴鞠——“白打”,就是不用射門只要踢高踢好看,估計吧跟踢毽子差不多意思!

直到宋朝,出了一個名留青史的球星——高俅!一個踢球踢出來的太尉,宋徽宗的手筆!《水滸傳》描寫雖然用了點春秋筆法,但是還是基本事實!上海博物館還有一副館藏古畫——《宋太祖蹴鞠圖》

到了明清時期,因為種種原因,蹴鞠開始被認為是淫樂,逐漸走向沒落!朱元璋稱帝之后甚至下令,禁止軍中踢足球!
在明代小說《金瓶梅》中,也有一段描寫西門慶在麗春院看李桂姐踢球的描寫,之后到了清代,在歷史典籍上有關蹴鞠的記載就已經寥寥可數(shù)。自戰(zhàn)國來,傳承千年的蹴鞠運動在我大清的沒落中,逐漸成為泡沫,漸漸丟失娛樂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