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你所不知道的方法
英語單詞為什么你老記不住?
是因為你大腦不夠用嗎?還是你不夠努力?作為想學英文的你,通常你覺得不是。
從學校畢業(yè)以后,為什么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影,仍然有很大的困難呢?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呢?
這個方法你一定沒聽說過,或者很少聽說過。
自己親自試驗,尋找各種方法,在我昨天寫的《為什么你這么多年,你沒做到頂尖?》里,按照里面的規(guī)則,兩個月時間,以前記不起的單詞,聽不懂的英文句子,全能搞定,至少大部分都能搞定。
在《為什么你這么多年,你沒做到頂尖?》里,說到如果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要讓大腦形成心理表征。就跟學開車一樣,先找教練再重復練習。
那學習英語,教練在哪里?

離開學校很多年,不可能再找個老師邊學邊工作,那就要通過自己不斷調整學習目標,找一個教練的方法。
這個教練一定要頂尖一流,又英語好,是通過自己學習英語變成英語好的那種,哪里有?
剛開始,找了一個禮拜,沒找到合適的人,甚至報記憶培訓班去練習,后來發(fā)現(xiàn)學習記憶培訓,參加《最強大腦》是有效的。英語是門語言,是系統(tǒng)工程,不是記幾個單詞就可以OK的。
找教練本身就是一種訓練,是訓練就要不斷調整。好在第9天,朋友讓我預測冬奧會中國會拿多少金牌?突然,腦子一現(xiàn),學英語的教練有了。
金牌運動員退役后,哪些是通過后續(xù)學習英語變得英語好的呢?
打乒乓球全國人民都放心的乒乓皇后鄧亞萍,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了,她退役后在劍橋還讀了經濟學博士畢業(yè),要知道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博士。

鄧亞萍在今年自己的出的書里面,她給出了學習英語的好方法,要知道,她曾經是連26個字母都寫不完整的人,卻通過把打乒乓球的方法應用到學英語上。
那她如何從把打乒乓球的方法應用到學習英語上的呢?
她在書中回憶到,由于沒有英語基礎,在清華學習時,剛開始學起來單詞非常容易遺忘,語法根本就不懂,這樣的情形在幾個月內都沒得到改善,后來,她把小時候訓練打乒乓球的訓練方法搬過來,由于她個子矮,腿短,接發(fā)球跑動往往需要比別人多跑一步,如何和別人保持同步呢?方法就是加大訓練難度,腿綁沙袋,加快跑步速度。
那么她把學習英語的難度也先加大,聽力對于一個新學者來說是更難的,她就干脆先學聽,先聽后學。先把所有的句子聽得差不多了,再去學習。結果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在清華就是用的這種方法一直堅持到順利畢業(yè)的。
這個先聽后學的方法我第一次聽到,到底可不可行?
馬上開始,《摩登家庭》是學習英語最好的美劇,單詞量不大,大部分生活化的句子,劇情輕松活潑。開始開整。
第一天和第二天,就重復聽第一集的內容,一直到不看字幕能大致聽懂為止。
第三天,找出不認識的單詞。
第四天,一直再重復聽。
第五天,重復聽。
。。。。。。。。。。。。。
到八天,到完全能聽懂。
倒回來看看道理在哪,在《為什么你這么多年,你沒做到頂尖?》里,這樣做,其實就是讓大腦形成心理表征。當聽到單詞的聲音,憑借聲音和圖像以及故事情節(jié),單詞一直不忘記,太奇妙了。
為什么呢?底層邏輯是什么?
這就從人類語言學習可以解釋,小孩子沒學習母語前都會說母語,最先是先聽到母語的發(fā)音,而不是先看到母語再發(fā)音一個道理。如果一個老外在北京學習漢語,學習“沒門兒”這三個字一樣,如果先學漢字,再發(fā)音,效率就低。如果先聽,根據音調再寫漢字,效率就會大大提升一個道理。
那這個方法既然高效,為什么學校卻不用呢?
請留意下篇。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