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上海年畫里有沒有你的回憶?
海派年畫
從源于蘇州桃花塢年畫的小校(jiao)場年畫,到開埠后引領流行風尚的月份牌年畫,再到反映時代建設的新年畫,上海年畫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它不僅承載著老一代上海人關于過年的美好回憶,也是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特別符號。這些老上海年畫里,有你的回憶嗎?


源自桃花塢的小校場年畫
曾經(jīng),家家戶戶都有掛春聯(lián)、貼年畫的習俗。最早的年畫比較簡單,顏色比較鮮明,內(nèi)容大部分是吉祥喜慶的場景,多以神話傳說、民俗生活、人物故事為主題,為平民百姓所喜聞樂見。過年時人們往往到廟會去選購年畫,以此表達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1918年出版的《上海縣續(xù)志》中所載上海城廂地圖,紅線標注的即為校場街,其東側(cè)就是城隍廟(上海市檔案館藏)
不同地區(qū)的年畫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清朝末期,上海出現(xiàn)了具有鮮明海派特色的年畫,因制作年畫的工場店鋪大都集中在豫園西側(cè)新北門內(nèi)小校場(今舊校場路一帶),“小校場年畫”一度成了上海年畫的代名詞。

小校場年畫《百子圖龍燈勝會》

小校場年畫《秀女刺繡閨門畫》
小校場年畫藝術源于蘇州桃花塢年畫。桃花塢年畫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特產(chǎn),其淵源可追溯至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
清道光年間,小校場一帶出現(xiàn)了代銷桃花塢年畫的店鋪。由于獲利豐厚,有些店就直接聘請?zhí)K州的畫師、工匠,自行刻印年畫,行銷頗暢,甚至還返銷蘇州。1860年,不少桃花塢業(yè)主和工匠來到上海,在小校場重操舊業(yè),促使上海的年畫市場迅速繁榮起來。

小校場年畫《豫園把戲圖》

小校場年畫《西國車利尼大馬戲空中懸繩大戰(zhàn)》
清同治、光緒年間,小校場年畫盛極一時,在短短200余米的街面上聚集了幾十家畫鋪。著名海派畫家吳友如、錢慧安、改琦等積極參與年畫創(chuàng)作,在提升藝術境界的同時兼顧了平民化、大眾化,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小校場年畫在藝術上海納百川,融匯了中西繪畫技巧,想象豐富,多視點構(gòu)圖,寫實和寓意結(jié)合,畫面線條細膩、色彩明快。在顏料的使用上,小校場年畫使用了色澤鮮艷的外國顏料,特別是德國禪臣洋行銷售的“普藍”和“禪綠”兩款顏料,由于售價較為便宜,使用得很多。

小校場年畫《新出改良西洋老鼠嫁親女》

小校場年畫《上海鐵路火輪車公司開往吳淞》
在選題上,小校場年畫與時俱進,除了民間傳說、風俗時事、歲朝吉祥外,更注重反映新事物、新風尚,充滿了時代氣息。小校場年畫中涌現(xiàn)出了大量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表現(xiàn)的都是世上風情、新事物及日常生活的新面貌。
月份牌年畫逐漸興起
20世紀初,西方印刷技術傳入我國,石印、膠印逐步代替手工木刻印刷。小校場的木版年畫漸趨蕭條,月份牌年畫異軍突起取而代之。
當時很多外國公司在上海開廠設店,他們?yōu)榱送其N商品,找來一些中國的畫師,在傳統(tǒng)的年畫上,添加月歷、節(jié)令、禮拜等內(nèi)容,制成月份牌年畫,作為隨商品贈送的廣告畫。于是月份牌年畫開始在上海興起。

早期的月份牌年畫(1905年)
后來,一些精明的外國商人便在月份牌年畫上一邊印上公歷,另一邊則印上農(nóng)歷,這樣日期換算就一目了然了。然后再裝上銅片,以便用線懸掛。這樣方便實用又美觀精致的月份牌年畫,自然越來越受到上海市民的歡迎。
不僅增加了實用功能,月份牌年畫在藝術上也發(fā)生了變革。隨著西方繪畫被介紹到中國,中國的畫家從中受到啟發(fā),開始逐漸將西方繪畫技法融入到年畫的創(chuàng)作中去。

月份牌年畫 周慕橋作

月份牌年畫 胡伯翔作
擦筆水彩的繪畫形式為年畫創(chuàng)作開出了一個新的局面。所謂擦筆水彩,首先要用炭精粉和擦筆擦出畫作的明暗效果,亮的地方,炭精粉擦得稍微少一點,暗的地方,炭精粉稍微可以深一點。然后再在炭精粉的基礎上罩上水彩,這樣會比單純水彩立體效果更強,而里面的那層炭精粉一般看不出來。

月份牌年畫 鄭曼陀作
稚英畫室首創(chuàng)了月份牌年畫團隊生產(chǎn)的新模式,一年要創(chuàng)作年畫80張左右,前前后后總計約有1600張,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創(chuàng)作量,占去了上海月份牌的半壁江山,也將月份牌這一產(chǎn)業(yè)推向巔峰。

月份牌年畫 杭稚英作
引領摩登潮流的“風向標”
身處上海這個摩登都市,月份牌年畫自然也充滿了時尚元素。時裝美女就是當時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年畫題材。年畫里美女穿著的旗袍時裝,也引領著當時的時尚潮流。
年畫上時裝美女穿的服飾和帽子的式樣,其實不少都是畫家們自己設計的,這些式樣即使放到今天也不顯得落伍。
月份牌年畫 金梅生作
畫上的旗袍款式今天來看也不顯得落伍
一些當時的電影明星也曾出現(xiàn)在月份牌年畫上。不過要請這樣的大明星來做模特,成本太高,畫家只能在地攤上買一些電影明星的照片,照著上面的來畫,然后再給她們配上最時尚、最流行的服裝,以此作為時裝廣告。
月份牌年畫《影星陳云裳》杭稚英作
除了曼妙的時裝美女,電車、高爾夫球、自行車……這些大都市的摩登生活和時髦事務都被月份牌畫家畫進自己的作品中,月份牌年畫也隨之成為引領上海市民文化的一個時尚標桿。
月份牌年畫《雙考而夫(高爾夫)球圖》杭稚英作
很多商家還以月份牌年畫的形式做廣告。一些老上海還記得中法大藥房定制的月份牌年畫,當中是一個美女,下面就是旗下各類品牌商品的廣告。
中法大藥房月份牌年畫
月份牌年畫的題材從最初的歷史典故、戲曲人物,到時裝美女、摩登生活等無所不包,見證了近代上海的歷史發(fā)展,也成為海派文化的一個特殊符號。2011年,月份牌年畫被列入了上海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名錄。
展現(xiàn)新中國新風貌的新年畫
新中國建立后,上海老一輩月份牌畫家以擦筆水彩年畫技法創(chuàng)作了許多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年畫,并培養(yǎng)了一批新的年畫作者。
這種由月份牌年畫演變而來的新年畫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在國內(nèi)整整時興了近30年。
新年畫《老鷹捉小雞》李慕白作
新年畫《和合》 謝之光作
新年畫《鵝毛扇舞》金雪塵作
當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把比較有影響的一些年畫家,如李慕白、金雪塵、金梅生,謝之光等吸收進來。
人民美術出版社還請這些畫家收一些出版社的學徒和職工來做他們的學生,從而為出版社培養(yǎng)了一批年輕的年畫創(chuàng)作者。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批中堅力量,人民美術出版社才能夠出版一大批優(yōu)秀的年畫。
新年畫《工藝美術屏》何逸梅作
新年畫《大壽桃》金梅生作
新年畫《我們的志愿》李慕白作
新年畫運用了月份牌年畫的技法,但它不再像以前那樣作為商品廣告,而是成為了一種宣傳形式。在當年“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引下,上海年畫題材逐年豐富,出現(xiàn)了一批著重反映新時代風貌的作品。
新年畫《乘風破浪各顯神通》王柳影、忻禮良、吳少云等作
新年畫《課余牧羊圖》 何逸梅作
新年畫《母親——和平萬歲》 徐寄萍作
年畫家們意識到創(chuàng)作要為廣大人民服務,所以他們畫的人物跟以前月份牌的人物相比,題材和意境更加開闊,注重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出現(xiàn)了眾多工農(nóng)兵形象、英雄人物、模范人物。
新年畫《叔叔,我們的兵艦下水了》吳哲夫作
新年畫《女工新裝》 李慕白、郁風作
新年畫《這里將要建立工廠》 何逸梅作
此外,新年畫的創(chuàng)作者們還根據(jù)古為今用的精神創(chuàng)作了一些古代人物或神話人物,這些優(yōu)秀經(jīng)典的作品,上面的人物都畫得栩栩如生。
新年畫《洛神》謝之光作
新年畫《待月西廂下》 金梅生作
新年畫《文成公主》 李慕白、金雪塵作
從小校場年畫、月份牌年畫,再到新年畫,上海年畫在這片土地上不斷成長,從小校場的一隅走向了全國......
如今,新年家家戶戶張貼年畫的場景雖然已經(jīng)很難見到了,但是上海年畫仍然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符號,不僅記錄下這座城市的歷史,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新年記憶。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