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為什么“西藏”的英文名不是“Xizang”,而是“Tibet”?
原標題:為什么“西藏”的英文名不是“Xizang”,而是“Tibet”?
一般中國地名的英文都直接用拼音
比如Beijing、Shanghai、Zhejiang...等等
但也有例外的
比如西藏、陜西、內蒙古...等
你知道它們的英文名怎么說嗎?
“西藏”的英文名怎么說?
西藏的英文名其實是“Tibet”
關于這個英文名的起源有很多說法
其中認可程度比較高的是下面這種:
很久以前,突厥人和蒙古人稱藏族為“土伯特”,在元代經阿拉伯人介紹到西方,慢慢就被音譯成Tibet.
在民族稱謂上,Tibet對應“藏族”;但在地域稱謂上,Tibet有時對應“西藏”,有時又泛指整個藏族地區(qū),與“西藏”的含義有比較大的差別。
1977年聯(lián)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決定采用漢語拼音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中國大多數的地方名稱,一律在英語里都用漢語拼音,為什么西藏依舊采用“Tibet”?
這是因為我國有規(guī)定,如果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或是歷史上已經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用法,在一些拼寫上就盡量使用本族的語言或是歷史上的叫法來拼寫,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
山西”和“陜西”的英文表達
山西省的英文名是:shanxi
陜西省的英文是:shaanxi,比山西多了一個a
一些小伙伴可能會疑惑:
陜西(Shaanxi)為什么是雙寫a,不是雙寫n?
這里涉及到“國語羅馬字”的概念,國語羅馬字是一套漢字拉丁化方案,曾是“中華民國”注音體系。
現(xiàn)代漢語拼音中,用“聲調符號”來表示四聲,分別為:陰平(ˉ)、陽平(ˊ)、上聲(ˇ)、去聲(ˋ),也可以叫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和第四聲。
國語羅馬字不用符號標注聲調,而是用字母標注。比如“漢語拼音”中的ā、á、ǎ、à,在國語羅馬字中標注為:a、ar、aa、ah。
即ā=a;ǎ=aa
因此“山西”(shānxī)的英文寫成shanxi
而“陜西”(shǎnxī)英文拼寫為shaanxi
其他地區(qū)的英文表達
中國還有幾個地區(qū)的英文不是用漢語拼音表示
①
香港:HongKong/hk/
香港的英文名是HongKong。因為150余年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讓HongKong成為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英文名。
②
澳門:Macao/mka/
澳門英文名是Macao。因為澳門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葡文寫成Macau,英文記作Macao,該名字也是約定俗成。
③
內蒙古:InnerMongolia/nmgli/
“內蒙古”在英文中是InnerMongolia。inner表示“內部的”,Mongolia就是英文中對“蒙古”的稱呼。
④
廈門:Amoy
廈門,有些海外媒體寫成Amoy,因為這是當年老外根據當地方言發(fā)明的詞,但中國官方認可的英文名仍是基于拼音的Xiamen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