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日山唯一英文摩崖石刻,揭秘差一點與世遺失之交臂的故事
泉州九日山上的祈風石刻,為泉州(宋元中國海洋貿(mào)易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目錄立下了汗馬功勞。山上自宋代起,有70多方歷代石刻,它們記錄著泉州海交和船舶記事的繁華。

九日山摩崖石刻,尤其是13方與祈風祭奠有關(guān)的文字實錄,奠定了宋元中國海洋貿(mào)易中心的起點地位。在九日山現(xiàn)存的78方石刻中,有一方石刻有點格格不入,它是一方英文版的,最后的題名更是五花八門,這是為什么呢?
這方英文的摩崖石刻,雖然是1991年所題,是九日山上年代最近的石刻,但它對于泉州的申遺卻有著不同意義的紀念,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這方石刻,泉州與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就會失之交臂。

祈風石刻介紹
晉人衣冠東渡,成就了泉州。九日山作為古刺桐最早開發(fā)的地區(qū),祈風祭奠是船行萬里的忠實記錄者。

宋元時期,泉州就有了主管海外交通的部門,即市舶司,其中祈風祭奠就是它的職責之一。每年的冬天隨著東北季風的到來,盛大的遣舶祭奠儀式就會在九日山的延福寺和昭惠廟舉行,春夏當西南季風時期,船行千里要回家,回舶祭奠同樣也壯觀。

九日山十三方石刻就記錄了祈風祭奠的史實,同時也是泉州宋元海洋貿(mào)易中心最直接記錄史冊。
英文石刻的來歷
九日山的摩崖石刻分布于東西兩峰,共有78方(包括文保碑),其中13方記錄的是祈風祭奠事宜,其余多為游覽記事和景點題名等。

在西峰一裸露的巖石處,數(shù)十方摩崖石刻密密麻麻匯集一處,其中就有這方英文的摩崖石刻。英文版的摩崖石刻翻譯成漢文內(nèi)容是:作為朝圣者,我們既重溫這古老的祈禱,也帶來了各國人民和平的信息,這也正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項目的最終目的。為此,特留下這塊象征友誼與對話的石刻?!?/p>
后面是五花八門的聯(lián)合題名,有英文,也有漢文。

這一方摩崖石刻題寫于1991年,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的專家們聯(lián)合題寫。專家們在見證了這些“會說話的石頭”之后,給予了祈風石刻高度的贊譽。正因為這次考察,以及專家們的肯定,確定了泉州宋元海洋貿(mào)易中心的地位,其后開啟了泉州刺桐古城的申遺之路,直至202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泉州,差點與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失之交臂
九日山山上,這方唯一的英文摩崖石刻,其實記錄著泉州差點與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城市失之交臂的故事,為什么這樣說呢?

1991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的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最早確定的中國考察點中,是不包含泉州的。
根據(jù)當時任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副館長陳鵬鵬的介紹,他于1990年10月21日至11月25日,已經(jīng)到訪了意大利、希臘、土耳其、埃及、阿曼、巴基斯坦等國家,泉州的考察更是全程參與。但泉州在起初并沒有列入考察城市,后來經(jīng)過多方協(xié)調(diào),才柳暗花明。

考察團在考察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老君巖、九日山、清凈寺、草庵、陳埭回族史館、法石村等眾多與海絲有關(guān)的景點之后,并在九日山勒石紀念,于是才有了現(xiàn)在的這方珍貴的、唯一的英文石刻。

九日山的英文石刻,與我們想象中的古跡都是漢字,甚至是繁體字、甲骨文的印象出入很多,或者說有點不倫不類,但正因為這別具一格的英文,才顯現(xiàn)了泉州海洋貿(mào)易中心的包容與開發(fā),也象征著泉州一直與全球同步。
九日山,作為泉州刺桐古城發(fā)祥地,山中的故事和古跡不可謂不多,第一代海神、第一座佛教寺廟、第一部漢文的《金剛經(jīng)》……但這方唯一英文版的石刻,雖然年代最近,其對于泉城申遺卻有著深深地印記!
壹點號老靳行色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