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帶火了卡塔爾,為什么讀音卻引起網(wǎng)友爭議
一場世界杯,讓卡塔爾在整個中國火了起來,可見足球的魅力之大。
其實卡塔爾經(jīng)常有重大賽事的,比如乒乓球。但雖然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卻并沒能帶火卡塔爾。
倒是一個沒有中國隊參加的世界杯,讓卡塔爾在中國迅速火了起來,就連卡塔爾的小王子也跑到中國的某音抖了起來——只是球迷和文化人關注的焦點并不一樣。

球迷關注的是球,文人關注的是文化。這就像有人關注的是茴香的味道,但有人關注的卻是茴字有幾種寫法一樣。
這其實是無可厚非的,我們大可不必一看到文化人較真就聯(lián)想到孔乙己,文化人不就是以鼓搗這東西為己任的嗎?

卡塔爾這三個字并不是什么生僻字,可以說如果分開了估計誰也會讀,但合在一起還真有不少人會讀錯。
如果從字典上來看,在卡塔爾這三個字中只有卡字是個多音字。
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在這里把它讀成qiǎ,所以這三個字的讀音毫無疑問應該是kǎ tǎ ěr(實際上卡在這里真應該讀qiǎ,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讀kǎ,所以我們就從流了吧)。
之所以會產(chǎn)生讀音上的爭議,主要是因為這三個字是三聲扎堆的,在讀的時候會產(chǎn)生變聲的問題
實際上這原本并不是一個嚴格的學術問題。
事實上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三聲字湊在一起的時候,如果還是按照它們原本的讀音去讀,是很別扭的,感覺就像一個老外。
所以在連讀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產(chǎn)生變音。
這種變音有著極強的規(guī)律,大體如下:
當兩個三聲字在一起的時候,通常第一個字的讀音會變成二聲,這樣讀起來就感覺好多了。比如祈禱,茍且,走狗等。
當三個三聲字湊在一起的時候,情況就有點復雜了。這得看整個詞組是偏向于哪種結構類型,AB+C型的或A+BC型的或A+B+C型的,讀起來都不一樣。
如果是AB+C型的,讀起來就是AB變二聲。比如美女好,演講稿等;
如果是A+BC型的,讀起來就是B變二聲。比如打老虎,領獎賞等
卡塔爾屬于音譯詞,這三個字之間本身并沒有多大的關聯(lián),所以它們更傾向于A+B+C型的。在這種情況一般是A和B都變成二聲,亦即應該讀作ká tá ěr。
當然,因為這是基本上沒有什么關聯(lián)的三個字組合而成的一個音譯詞,所以主要還是在于它的頓挫問題。
我們完全可以把它讀成A+BC的形式,也可以把它讀成AB+C的形式,也可以把它讀成A+B+C的形式,都不該算錯。
其實,這只是一個讀音問題而已。文字是為記載或流傳服務的,而讀音的第一需求應該是能讓人聽懂,所以個人認為沒必要在讀音上過于糾結。
普通話不標準的人多了去了,作為中國人而言,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并不影響理解。比如就算讀成kā tā ěr一般人也是能聽懂的,或者干脆一字一頓地全部讀成三聲也未嘗不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