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不是國球!-乒乓國球匯
原標題:乒乓球,不是國球!-乒乓國球匯
今天分享一個大膽的觀點,之所以說大膽,是因為我深知,在目前我們的體育輿論環(huán)境下,我這個觀點一定會挨罵。
但即便是這樣,我也要提:乒乓球雖然被稱之為國球,但就咱們國內的乒乓大環(huán)境來看,遠遠配不上“國球”這個稱號。
很多人覺得中國乒乓球很強,甚至還有不少人覺得“派個省隊參賽都能奪冠”,并不關注乒乓球這項運動的本身,導致乒乓球的關注度就沒有那么高,參與到這項運動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更是少之又少!
1.我國的民眾乒乓水平,并沒有想象中的高
去年某日,看到國內某乒乓球培訓龍頭創(chuàng)始人發(fā)的視頻,美國的一處乒乓球場地,球館內可以容納200個多球桌,也就是說如果是單打比賽,可以同時容納400多人打球。
根據(jù)他發(fā)的視頻來看,館內爆滿,還要排隊。
很多人憑借著自己的猜測說,美國等這些國家不玩乒乓,或者說他們的水平很低,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德國、日本的商業(yè)聯(lián)賽都辦的比國內強多了!
另外再說說我們國內民眾的乒乓球水平。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國內群眾的乒乓球水平極高,世界上首屈一指。每每打出一個沒有旋轉因素的扣殺高球,就直呼好球好球,其實打過球的都知道,扣高球的難度遠沒有精彩對拉高。
還有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現(xiàn)象,足以證明我們的乒乓球群眾水平,遠遠沒有所想的高:
看到職業(yè)運動員扣殺高球,總會有人說:“為什么不吸短?”,以為人人都有老瓦馬琳的手感,但事實是那種球有強烈的上旋,卸力極難,玩不好就會被反攻。你跟他們說這些,他們根本不聽,也聽不懂,因為旋轉這玩意,真的難!
很多人對于職業(yè)運動員的飯圈、攻擊,遠遠看不出我們是一個乒乓自信的國家。
恕我直言,國內的乒乓球民眾水平,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高。甚至很多人都不會發(fā)球,更不要說旋轉、節(jié)奏這些高要求的技戰(zhàn)術。
2.乒乓球是世界性運動
不管你信不信,乒乓球它就是一項世界性運動,這一點,無論是歷史還是現(xiàn)實,都可以得以證明。
乒乓球的起源地,目前比較受認可的觀點是英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歐洲人對于它的定位就是一個娛樂項目。
不過,乒乓球大型職業(yè)賽事,依然是從英國發(fā)源。1926年11月,歐錦賽被定義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那時候,世乒賽就是最大的乒乓球國際賽事,而冠軍基本都是在歐洲人手里,比如匈牙利選手就包攬了第一屆世乒賽的男團、男單、女單、男雙和混雙,5個全部項目的冠軍。
第二屆世乒賽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辦,匈牙利選手依然強勢,拿到了男團、男單和女單、混雙4個項目的冠軍,還有半個女雙冠軍(和奧地利選手),奧地利選手拿到了男雙冠軍,所以你看,這時候奧地利的乒乓球也很厲害。
匈牙利選手的統(tǒng)治力,基本上持續(xù)到了第九屆世乒賽,此間德國隊、捷克隊等協(xié)會也發(fā)展了起來,拿到了一些項目的冠軍。隨后,美國英國展現(xiàn)出了競爭力,開始拿到世乒賽的單打冠軍。
亞洲來說,最早露頭的還是日本。
1954年,在溫布利舉辦的第21屆世乒賽上,日本選手大放異彩,拿到2個團體冠軍,荻村伊智朗拿到男單冠軍。
那時候的中國乒乓球,還處于學習的階段,一直到1959年,容國團老前輩才拿到了中國乒乓球的第一個單打世界冠軍。
后面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亞歐諸強都有高光時刻,不過最為有名的還是中瑞兩個協(xié)會的競爭。
因此,乒乓球真的是一個世界級的運動。
3.乒乓球要想大發(fā)展,就要走市場化路線
乒乓球要想大發(fā)展,目前的狀態(tài)絕對是不行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職業(yè)聯(lián)賽方面發(fā)力,讓真正喜歡這項運動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職業(yè)化道路,自負花費,自收各項獎金,以此為生!
當然,這種方式可能也有弊端,關于咱們國內的乒乓球大環(huán)境,你怎么看呢?歡迎各位評論區(qū)留言!
*達克邀你共賞精彩乒乓奇聞趣事
--------------------
阿寶教練開通視頻號啦!想看更多好玩的乒乓視頻,就趕緊關注吧!
最真的喜歡,是點右下角的“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