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杏運茶(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我算是個老留學生了,2003—2004年在英國留學。此后無論在英國,還是國內,我一直在國際教育領域工作。起初長期在英國高等教育任職,后來致力于留學圈自媒體,從2021年末開始,我正式進入了網絡媒體,成為國際教育媒體人。以英國疫情、防疫為參照,談談我的觀察。
2020年3月,我在抖音開設賬戶,幾乎與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同步,聚焦、發(fā)布、解讀英國官方疫情數據和英國大學校園疫情形勢,這在當時的國際教育圈并不多見。
按英國人口調查最新統(tǒng)計,截至2021年6月,英國總人口約為6700萬(官方精確數字67,026,292人),其中英格蘭約5650萬(官方精確數字56,536,000人)。
鑒于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對新冠疫情病例的統(tǒng)計存在差異,特選取人口占英國絕對多數的英格蘭地區(qū)作為分析重點。
全世界在2020年疫情初期的應對都是手忙腳亂的。英國從2020年3月準備采取消極的“群體免疫”措施,爭取將疫情拖入交叉感染疾病相對少的夏季,但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疫情便急劇惡化,醫(yī)療負荷快速增加。
英國隨即實施大規(guī)模核酸檢測,以立法形式強制戴口罩、封城、甚至封國,并且在全球最先開展疫苗接種。
為避免醫(yī)療擠兌,“英國醫(yī)?!盢HS采取了極為嚴格的分診措施,要求民眾盡最大可能在家隔離、自我恢復。
即便如此,英國感染人數、死亡人數都是歐洲最高的。在對感染后病情發(fā)展很難做出專業(yè)判斷和應對的普通人群中,耽誤治療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已經無法統(tǒng)計。
截至2023年1月11日,英格蘭累計確診病例將近2050萬例(官方精確數字20,489,558例),感染率36%。
截至1月12日,英格蘭累計死亡病例約17.8萬例(官方精確數字178,133例),死亡率0.87%。
與此同時,截至1月8日,英格蘭第二針疫苗接種率在75%以上,第三針(加強針)接種率60%以上。英國的疫苗覆蓋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
2021年7月19日,英國政府宣布徹底解封、社會恢復正常秩序后,疫情在當年冬季再次大幅反彈,一直持續(xù)到2022年1月。
2022年1月4日,英格蘭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到疫情暴發(fā)以來的最高峰——234,872例!所幸的是,疫情危害性已經根本性下降,新增死亡病例并未出現大規(guī)模反彈。
通過近3年的觀察,疫情每到冬春季便有所反彈幾乎成為規(guī)律。
國內防疫“憋了3年”的說法是有現實根據的。針對2020年疫情,國內的封城、封國措施貫徹力度比英國更大,在當時的背景下,短期效果達到預期。當然,代價之大也是驚人的。
但不可思議的是,國內對疫情的應對也就此停留在了封控階段,甚至發(fā)展成為完全不顧科學依據、駭人聽聞的“過度防疫”模式。
至于“疫情每到冬春季便有所反彈”的規(guī)律,更是被完全忽視,才導致在錯誤的時間“硬著陸”式地取消核酸、放松防疫!造成極其嚴重的大規(guī)模感染、醫(yī)療擠兌、老年病患死亡!
2023年1月14日國內官方第一次公布了防控放開后的新冠死亡數字。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國醫(yī)療機構累計發(fā)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遠高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國內新冠死亡病例。
就在這時,有某資深媒體人提出,相比于年輕人,老人新冠死亡造成的影響要??;還有某國內著名大學教授認為疫情死500萬人也不算什么……
我們的醫(yī)療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同樣糟糕,反人性與反智同樣可怕。
2022年底、2023年初的國內疫情形勢和民生狀況,值得我們對自身和家人安全福祉的深度關切。
有過陪護老人住院經歷的人能切身感受到,新冠感染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并不復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生命。但沒有科學應對疫情的制度保障,所有的可能性都會在混亂和失序中化為烏有。
在防疫的問題上,我曾經以為我們能跑贏世界……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