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娛樂天地娛樂(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前言
疾病簡要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主要表現為肘關節(jié)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響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屬于慢性、勞損性疾病,其發(fā)病率占正常非運動員人群的1%~3%。發(fā)病時患側上肢抓、握、提、持的力量下降,嚴重者不能勝任手工勞動,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技術簡要概述
浮針療法(Fu’ssubcutanous needling,FSN)是運用一次性浮針針具在局限性病痛(多數為肌筋膜觸發(fā)點,MTrP)周圍或臨近四肢的皮下疏松結締組織進行掃散手法的一種新型針刺療法。其核心環(huán)節(jié)在于尋找MTrP,通過消除MTrP來緩解局部肌肉的緊張,增強血液循環(huán),達到祛痛目的。由于浮針療法作用在皮下疏松結締組織,在治療過程中肌肉可以自由活動,因此在進行浮針治療的同時可以配合相關肌肉的牽張運動。
該項技術采用浮針療法結合肌肉能量技術(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治療肱骨外上髁炎,臨床療效顯著。
操作人員資質要求
??漆t(yī)師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①多見于特殊工種或職業(yè),如磚瓦工、網球運動員或有肘部損傷病史者。
②肘外側疼痛,疼痛呈持續(xù)漸進性發(fā)展。作擰衣服、掃地、端壺倒水等動作時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無力,握力減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時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③肘外側壓痛,以肱骨外上髁處壓痛為明顯,前臂伸肌群緊張試驗陽性,伸肌群抗阻試驗陽性。
④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
適應證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
禁忌證
①治療局部皮膚破損或有感染者;
②有出血性疾病者;
③有風濕、類風濕等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④有腫瘤等嚴重內科疾病者。
操作方法
一、器械
一次性使用浮針:南京派福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批號:蘇食藥監(jiān)械生產許 2004-104 號。浮針進針器:南京派福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見下圖。




二、操作步驟
(1)浮針療法(FSN)
①進針點的選擇:首先確定肌筋膜觸發(fā)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即肱骨外上髁處壓痛點,可觸及條索狀硬結。進針點A在 MTrP下方3-5cm處,由下向上進針;進針點B在MTrP上方3-5cm處,由上向下進針。
②進針及手法操作:
a)患者取坐位,患肢擱置桌上,自然屈肘135°左右,根據病情、進針點、局部的皮膚情況等選擇針刺點。
b)常規(guī)消毒后進針,針尖與皮膚呈15-25°,調整針體使之在皮下,向前推行,針尖指向MTrP,直至軟套管沒入皮下。
c)手持針座,針尖上翹做掃散運動。
d)待疼痛減輕或消失后,抽出針芯,將軟套管置留皮下5-8小時后出針。


(2)肌肉能量技術(MET):在做掃散手法的同時,配合進行相應的MET治療。
①囑患者將患側前臂旋前使手掌向下,將四指(拇指除外)用力上翹,醫(yī)者給予適當的阻力,使其產生等長收縮,并保持這一動作8~10s,然后四指緩慢放松,微握拳。
②提供普通毛巾,囑患者大限度地擰毛巾,并保持這一動作8~10s,然后緩慢放松。
③在上述過程中,患者盡可能用力,但以不產生疼痛為度。
④每個動作重復操作3次,每次間隔30s。



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
FSN根據臨床癥狀確定正確的肌筋膜觸發(fā)點(MTrP), 選擇進針點,施以掃散手法。MET根據臨床癥狀確定相關的肌肉或肌肉群,在浮針治療的同時施以恰當的阻抗運動。
治療時間及療程
隔日治療1次,1周治療3次,連續(xù)治療6次為1個療程。不足6次治愈的,按1個療程計算。
注意事項(特別是安全性保障措施)
①患者在過于饑餓、疲勞、精神緊張時,不宜立即針刺。
②浮針療法留針時間長,相對傳統(tǒng)針刺療法而言,較易感染。浮針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時要注意消毒。特別是對容易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當加倍小心,慎防感染。
③留針期間,應注意針口密封和針體固定,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進入機體引起感染。
④當肢體浮腫時,效果不佳,改用它法治療。
可能的意外情況及處理方案
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病情加重、嚴重并發(fā)癥或不良反應者,應立即停止治療,及時到醫(yī)院診治,采取相應措施,并進行詳細記錄。
不良反應/事件
①疼痛:一般針刺后有輕微疼痛為正常反應,無皮下出血及腫脹可不做特殊處理,休息后可緩解。
②出血:及時予棉球壓迫止血即可;若出現皮下淤青,24小時內可冷敷,24小時后可熱敷處理。
操作視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