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天火娛樂主管如(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東京奧運會上
馬龍收獲了
兵乓球男子單打和男子團體兩枚金牌?
加上倫敦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金牌
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和男子團體金牌
他成為中國體壇又一位奧運五金王
這位33歲的老將對自己說
“你的美麗人生,才剛剛開始”
不僅要有必勝的決心
也要與怕輸?shù)男膶?/p>
在外界洶涌的贊譽中,東京奧運會上的兩枚金牌讓馬龍成為男子乒乓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傳奇。他完成了史無前例的雙圈大滿貫,擁有26個世界冠軍。因為基本功扎實幾乎沒有弱點,馬龍被網(wǎng)友們稱為“六邊形戰(zhàn)士”“地表最強破壞龍”。
談?wù)搫倮麜r,馬龍說除了懷有必勝的決心之外,還要對抗輸球的恐懼。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可以輸球”。

馬龍:拿到第一枚奧運會金牌的時候,我就想以后參加什么比賽都不害怕了,沒想到那以后反而更緊張了。因為覺得自己是奧運冠軍了,不可以輸球了。乒乓球是國球,不敢想象一名乒乓球隊的隊員在大賽里輸,覺得觀眾沒辦法原諒自己,自己也不好原諒自己,就這樣一直背負著這種包袱。
與自己的內(nèi)心對抗,對馬龍來說并不陌生。他15歲進入國家隊,18歲就獲得自己的第一個團體賽世界冠軍。年輕,天賦極佳,勝率又高,馬龍很快成為國家隊男隊重點培養(yǎng)的隊員。然而入隊后近十年的時間里,他雖然外戰(zhàn)全勝,卻總是在大賽中輸給隊友,無法登頂。
馬龍:一出道,大家和我本人對自己的期待就是希望能夠像劉國梁主席、孔令輝教練他們那樣成為頂尖的大滿貫選手,但當時我確實沒有達到那個標準,那個階段是最痛苦的時候?!霸趧e的比賽能拿冠軍,在大賽當中為什么就不能拿冠軍?”當時一直糾結(jié)在這個點上。
愿意用三個月的恢復期
換取兩年的職業(yè)生涯
2015年,已經(jīng)27歲的馬龍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世錦賽男單冠軍,由此開始了“統(tǒng)治期”。然而,因常年征戰(zhàn),馬龍的手腕和膝蓋已經(jīng)超負荷,左腿膝蓋的磨損、鈣化越來越嚴重。
彼時,距離東京奧運會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馬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接受手術(shù)。他還剃了光頭,希望一切從頭開始。

2019年8月,馬龍赴美接受手術(shù),三個月的恢復期是他職業(yè)生涯里最漫長的夏天。“每天康復的動作很枯燥,重復一個動作好多組?!钡c內(nèi)心備受煎熬的那十年相比,接受治療的這三個月,馬龍的內(nèi)心是平靜的。他直言,做手術(shù)的決定有風險,但為了能繼續(xù)站在賽場上,這個險值得冒。
馬龍:如果不打球,我覺得自己干別的好像挺無聊,也沒什么興趣,還是熱愛這片賽場,喜歡勝利那一刻的激動。做這個手術(shù)真的不單純是為了這一屆奧運會,就算沒有奧運會還是希望能夠再打兩年,所以自己愿意用三個月時間換取兩年時間,即使這個決定是有風險的。
放下球拍再撿起來太難
“盡量在能打的時候多打一點”
5歲開始練球,33歲仍保持強大的競爭力。競技場上,傳奇運動員是給觀眾造夢的人,但對于運動員自身來說,傳奇背后的主題永遠是超越自己。已是“奧運五金王”的馬龍還想繼續(xù)打下去。
馬龍:還想再打,希望更多地享受乒乓球的樂趣,所以盡量在能打的時候多打一點。如果有一天真不打了,我相信自己還是會從事跟乒乓球有關(guān)的工作,因為我的所有全部都是乒乓球賦予的,我希望自己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人喜歡上乒乓球。
央視新聞綜合《面對面》
記者/董倩策劃/孟克 劉柏伶
攝像/王揚 王忠仁
來源: 央視新聞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