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恒達娛樂注冊如(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口咽通氣道又稱口咽通氣管,口咽通氣道由通氣道和加強插入物組成,適用于建立口咽通氣道,防止舌后墜引起氣道阻塞。口咽通氣道可以在無需特殊器械的情況下,在數(shù)秒內(nèi)快速打開患者氣道,提高了搶救速度和質(zhì)量,節(jié)省急救人員的體力,適用范圍廣,近年來在臨床和院前急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口咽通氣道的放置方法
1、直接放置法:將通氣管的曲面沿舌面順勢送至上咽部,將舌根與口咽后壁分開,也可借助喉鏡置入。
2、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彎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當其頭端接近口咽后壁時(已通過懸雍垂),旋轉(zhuǎn)180°使其凹面向下,借助患者吸氣時順勢向下推送,彎曲部分的下部壓住舌根,彎曲部分的上部抵住口咽后壁。
反向插入法雖然比直接放置法操作難度大,但它在開放氣道和改善通氣方面更為可靠。
口咽通氣道的操作流程
1、選擇合適型號的口咽通氣道,向患者解釋接下來的操作,以獲得更好的配合;
2、將床頭放平,協(xié)助患者采取,頭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軸線(口、咽、喉)盡量保持在同一直線上;
3、根據(jù)需要清潔口腔內(nèi)的分泌物,取下活動性義齒,保持呼吸道通暢;
4、對于意識不清醒的患者,操作者用拇指和食指將患者的上下牙齒分開,另一只手從后臼齒處插入口咽通氣道,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準確;
5、讓口咽通氣道沿硬腭往下推入,直到近端邊緣頂上嘴唇并旋轉(zhuǎn)180度;
6、測試人工氣道是否通暢,將手掌放在通氣管的外側(cè),感覺呼氣期間是否有氣流流出,觀察胸壁運動幅度,聽診雙肺呼吸音;
7、檢查口腔,防止舌頭或唇夾夾在牙齒和口咽通氣道之間。
口咽通氣道的固定方法
置入成功后,口咽通氣道的翼緣部分要加以固定,以防止口咽通氣道滑入咽部或誤入氣管。
傳統(tǒng)方法:將口咽管固定在患者上下門齒外,用兩條膠帶固定在兩頰上。但膠布可能會受潮后粘度降低脫落,且對膠帶過敏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過敏性皮炎或粘點潰爛。
改良方法:可在置入前,在口咽管翼緣兩側(cè)各打一個小孔,通過小孔將繃帶纏繞到頸后固定。
口咽通氣道使用注意事項
1、對于清醒患者,如果不配合張口,不要急于強行置入或撤出;
2、操作中注意與患者溝通,按照正確的步驟置入,吸痰時鼓勵患者做咳痰動作;
3、當口腔分泌物、嘔吐物或血液較多時,可以從口咽通氣道兩側(cè)插入吸痰管,將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凈;
4、妥善固定,防止脫落,出汗多或膠布被分泌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膠布或繃帶;
5、注意口咽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因操作不當將口咽管推置下咽部而導致呼吸道梗阻;
6、清醒患者置入口咽通氣道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或喉痙攣。
http://www.yadugroup.com/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