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入職第一天被要求刷廁所,公司的“企業(yè)文化”有那味兒了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廣東深圳。女生第一天入職一公司的新媒體運營崗位,被要求刷廁所一周。當事人陳女士稱,她當時雖然很不解,但還是和幾個同事一起刷完了廁所,然后在次日提出了離職。(據11月1日紅星新聞)

(相關報道截圖)
就職的崗位是新媒體運營,入職后卻要求刷廁所一周,這合不合適?對陳女士而言,顯然她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工作,所以堅持了一天后提出離職。
要求員工刷廁所,HR還稱是“企業(yè)文化”,企業(yè)文化還真是一個框,什么都能往里裝。有網友說,如果是企業(yè)文化,那老板和公司領導刷不刷?如果老板也刷,這也才說得通。也有網友嘲諷稱,這家公司企業(yè)文化不錯,有那味兒了。
公司老板也參與輪流刷廁所,就說得通嗎?恐怕也未必吧。平心而論,在公司上班,兼顧自己辦公區(qū)域的整潔衛(wèi)生大家都沒意見,至于整體公共區(qū)域的衛(wèi)生,員工分工輪流處理,大家也沒什么好抱怨的。但刷廁所,那還真是少見。
一些公司更愿意將衛(wèi)生服務付費外包。畢竟,對一些公司而言,對衛(wèi)生的要求比較高,員工自己做未必能達到標準,二則是將花高薪請來的員工耗在做衛(wèi)生上,是件很不劃算的事。
要求員工刷廁所,這的確讓員工為難。不少年輕人自己都懶得處理家里的衛(wèi)生間,定期請家政上門服務,更何況是公共衛(wèi)生間?很多人也吃不了這個苦,受不了里面的環(huán)境。
有人說,公共衛(wèi)生間大家都在使用,輪流做清潔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表面上看這句話沒毛病,但是讓人刷衛(wèi)生間,還真超出了公眾的普遍認知。如果有打掃衛(wèi)生間這樣的非崗位任務,在員工入職前,公司是不是也有告知這個“企業(yè)文化”的義務呢?
一些網友認為,這是公司打著“企業(yè)文化”的幌子,在節(jié)省開支。另外,也有網友稱,這個“任務”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檢測員工的服從性,就是我們平常說,給員工“殺威風”“削傲氣”。這一點,還真不能排除。
這與一些招聘單位的AI面試類似,一大堆奇怪的問題,看起來與職位毫不相關,但要求你一個一個認真作答。特別是有的題目,沒什么意義,卻要求面試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回復。這里倒不是說有什么標準答案,而是考察求職者的服從性。如果員工服從性較好,公司就很喜歡,因為要求加班或額外給重活什么的,就不在話下。
說穿了,這是套路。讓員工刷廁所,說起來是“企業(yè)文化”,其實手段相當粗暴,里面沒什么“文化”的含量可言。所以,你看這家公司的HR,在員工離職后還在對其進行精神打擊:“你這么嬌貴還打什么工呢?”“你說你除了刷廁所也沒創(chuàng)造什么價值???”這些冷嘲熱諷的話里,看得出HR高高在上。
就是做保潔按小時算都有報酬,上一天班還刷了廁所就不該付報酬嗎?這當然說不通。
一些公司招人,說的是某個崗位,去了之后發(fā)現(xiàn),還有給領導接送孩子、輔導作業(yè)甚至下廚做飯的任務。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歸結到法律法規(guī)的框架下來,其實就是兩個核心問題:一是招聘的時候,有沒有告知求職者有這些工作任務,入職后,布置不合情理的工作任務時,有沒有經過雙方友好協(xié)商;二是員工做了這些工作,有沒有付報酬,上班總時間有沒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
至于說合不合情,有網友說的,哪家公司?報上名來,大家好“避雷”。這里面就有答案吧。
(來源:極目新聞)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