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w藍獅在線(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本文轉自:閩北日報
古漢城王宮遺址(小裴 攝)
遺址入口(小裴 攝)
閩越王城博物館外景(徐園園 攝)
西漢陶香薰
西漢玉環(huán)
西漢鐵矛
西漢玉帶鉤
西漢陶匏壺
西漢空心磚
西漢萬歲瓦當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熠熠生輝。作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的武夷山,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里的考古遺址遺跡——城村漢城遺址,是武夷山世遺濃墨重彩的一筆。
武夷山城村古漢城,又名古粵城、閩越王城,位于武夷山南麓。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西漢初年閩越王無諸受封時營建的一座王城,總面積48萬平方米。
作為福建迄今為止考古發(fā)掘面積最大的田野遺址,城村漢城遺址已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我國第一個被評為世界遺產的西漢諸侯王城遺址,被譽為“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保存最完好的漢代王城遺址”“江南漢代考古第一城”和“中國的龐貝城”。
“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即帝位,念無諸有功,封其為閩越王。閩越國是福建歷史上最早、也最為強盛的諸侯國。
沿著閩越古道回歸的無諸,如同他的先祖勾踐一般,帶著閩越國走向強大,他積極吸收中原先進技術和文化,其冶鐵技術水平尤為卓越。同時,他不斷發(fā)展壯大,創(chuàng)造出燦爛輝煌的閩越古國文化。
歷史輪回,面對諸王割據與集權統(tǒng)治的紛爭,閩越王城于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一把大火”燃燒殆盡,92年的建都史,頃刻間,付之一炬,如巨星隕落,淪為廢墟,成為“中國的龐貝城”(人們常把湮沒的繁華地比作龐貝城——位于意大利南部,于公元79年在火山爆發(fā)中頃刻覆滅的古城)。
一個古老的王國曾經雄踞東南海疆,一座輝煌的王城湮滅于群山之中,二千多年前的閩越王城至今仍保存著閩越先民的生存遺跡。
如今寬廣的城墻地基依然清晰可見,像忠誠的守護者,兩千多年來一直護衛(wèi)著這座閩越王城的偉岸與榮光,見證著滄海桑田、興衰成敗……
為了更好地承擔城村漢城遺址的考古、研究、保護、管理等工作,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專門批復成立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博物館采用漢代的合院式建筑風格,從正門遠遠望去與背后的青山綠水融為一體,彰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魅力。閩越王無諸的雕像佇立于博物館門前,高大威嚴的模樣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現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和標本1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計592件。博物館位于王城遺址東南側,占地面積1公頃,建筑面積4154.22平方米。 “閩越歷史之光”基本陳列貫穿閩越文化形態(tài)和漢城遺址主線,以“閩越民族”“閩越王國”“閩越王城”和“世遺寶地”四個部分逐級遞進的給觀眾講述了一個古老王國的輝煌往事和厚重文化。館內展廳采用沙盤展示,引進數字文物3D模型、多媒體投影、360°全息影像等現代技術手段,提升了展覽的趣味性、互動性。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穿越時空阻隔與歷史對話,尋找閩北文化的起源吧。
館藏精品
西漢萬歲瓦當
泥質灰硬陶,扁圓形,窄沿,沿旁一圈弦紋,當心凸起圓泡,正面左側為“歲”字,右側為“萬”字,上部為云樹紋,背部素面。周長52.8cm,直徑16.3cm,外厚2.5cm,內厚1.3cm,重572.6g。城村漢城遺址出土。
這件“萬歲”瓦當,保存較完整,當面“萬歲”銘文篆書體蒼勁富麗,與云紋及箭鏃形樹紋構圖極具特色,是西漢閩越國時期遺址出土瓦當中的精品。
西漢空心磚
泥質橙黃陶,長方形,空心。正面模印兩條綬帶串聯四塊玉璧形的主體紋飾,邊框以菱形紋作為輔助裝飾,其中點綴圓點紋。上面主體飾變體菱形紋,邊框飾變體菱形紋,下面為素面,左右側面均飾玉璧紋。背面為素面,等距離橫列5個圓孔。該器為六片磚坯分別模制成型,四片坯邊內側削成斜面,并在斜面上刻劃多道條紋,然后將四片磚坯粘合,用方形磚封堵兩端,交接處用泥條抹縫。長202cm,寬32cm,厚6cm,重122kg。城村漢城遺址出土。
此器形體碩大,紋飾精美,為現今全國已發(fā)現的西漢時期最長的空心磚。是閩越王城宮殿建筑用材,彌足珍貴。
西漢陶匏壺
泥質灰硬陶,夾少量粗沙粒。匏瓜形,小口、粗短頸、溜肩、圓腹、平底。卷曲形雙耳,肩腹部裝飾指甲紋、錐點紋、弦紋。底部留有旋坯紋痕跡。腹圍48cm,口徑3.58cm,底徑10.62cm,高16.67cm,厚度0.3cm,重890g。浦城錦城村金雞山M1出土。
該器造型為植物匏瓜像生器,是西漢時期閩越族流行使用的生活器皿。
西漢玉帶鉤
白色玉質細膩。整器大致呈S形,鉤首做龍頭狀,龍嘴、眼、腳栩栩如生。龍身正面及兩側陰刻曲折、卷云紋。下部有倒“T”字形扣鈕。長7.2cm,重15.3g。城村新亭園M2出土。
該器玉料上乘,造型優(yōu)美,雕工犀利簡練,線條流暢,為閩越國出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西漢鐵矛
矛身較長,本長于骹,中脊不明顯,骹內空,橫斷面為橢圓形,器體表面銹蝕較嚴重,但保存基本完整。長81.6cm,本長57.6cm,骹長24cm,寬3.5cm,厚1.7cm,骹圍12cm,重900克。城村漢城遺址出土。
西漢玉環(huán)
玉質,顯雞骨白,環(huán)形,器表飾三周谷紋,橫斷面大體呈長方形。外徑6.1cm,內徑3.1cm,厚0.38cm,重12g。城村新亭園M2出土。該器造型別致,紋飾精美。
西漢陶香薰
泥質灰硬陶。器體由蓋與豆形器身上下套合組成。蓋侈口,折肩,蓋面微弧,蓋頂捏貼鳥形鈕,鈕盤有一小圓餅狀泥團似鳥蛋。蓋面分內外兩區(qū),飾三角圓形鏤孔,并刻劃復線“V”字相連,鈕盤飾云雷紋。器身子母口,折腹矮圈足。腹上部裝飾連續(xù)對角線菱形紋。香薰體周長31.5cm,足徑6.2cm,口徑8.7cm,厚0.5cm,香薰蓋周長33cm,口徑9.9cm,整體通高7.9cm,重204.3g。城村新亭園M2出土。
此器造型常見于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楚越地區(qū),是南方民族生活中的熏香用器。其香料多為異域輸入,與當時海外貿易密切相關。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
上午9:00—下午17:00,全年開放。
交通路線:
航空:武夷山機場距離閩越王城博物館30公里,到達機場后轉乘武夷山至建陽方向客車途經馬埠頭下車,轉車5分鐘即可到達博物館。
高鐵:高鐵南平市站距離閩越王城博物館13公里,乘高鐵南平市站至武夷山景區(qū)K1專線途經馬埠頭下車,轉車5分鐘即可到達博物館。
汽車:武夷山至城村班車可直達博物館。另有武夷山至建陽汽車途經馬埠頭村下車,轉車5分鐘到博物館。
輕軌:高鐵南平市站乘坐輕軌至城村站下車。
特殊閉館時期請關注博物館官網通知。
網址:http://www.fjmywcbwg.com
?。ū景嫖淖钟尚靾@園整理,圖片除署名外,由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提供)
作者: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