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乒乓球是很適合長久堅持的運動,到底怎么才能學好?
作為一名純業(yè)余愛好者,怎樣才算學好了乒乓球?是不是說非要拿個什么球友圈第一、單位第一、社區(qū)第一、大賽第一。其實,我覺得這都不是,不是非要掙個什么第一才算好,而是這個“好”能激起自己對運動的無比熱愛,對生活的無限熱情,能在激情揮汗中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限的身心愉悅。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沒有熱愛,一切無從談起想領略乒乓的無窮樂趣,首先得讓自己喜愛、熱愛、酷愛乒乓。當然了,如果從一開始都能一見鐘情,確實也不現實,這個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
剛開始你可能會經歷這么幾個階段:先是看人家打好像很簡單,覺得打乒乓只需推來推去。然后自己會躍躍欲試,結果確實找回了小時候水泥臺上“挑雞蛋”的感覺;打過一陣子后,突然發(fā)現原來乒乓球還有這么多復雜的技術,學起來太難了,而反觀自己,還是只會那一招推來推去,可能會不由得來一句,“算了吧,太難了,學也學不會”,索性就丟下一年半載不再摸拍子;直到有一天,感覺需要找個能長期堅持的運動項目,這才又回過神來,還是打乒乓最有魅力、最適合一直堅持下去。
開始學點球技吧,要不怎么和人打,然后就經常打、天天打、沒事想著打、不打就渾身不舒服,會不斷學習,不斷鉆研,這才發(fā)現自己并不笨,完全可以學會先進的技術,會越學學上頭,越打越忘我,直到徹底愛上她。所以,發(fā)現自己能夠愛上乒乓才是學好的前提。
不抽時間,永遠都是淺嘗任何一項運動要想達到享受的境界,都需要長期堅持,拿出充足的時間作保證,進而徹底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有人會說,“天天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去球館”,我想說,這還是從思想深入沒有轉變,仍然把運動當成一種負擔了,而不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否則,你就會擠出充足的時間,會在茶余飯后,即便沒有球拍,也徒手揮動起來;會恨不得在家里、工作單位、車里都放上一支心愛的球拍,以備隨時待命;即便不能外出的特殊時期,鎖在家里十天半月,也能自得其樂,以拍為伴,以球為友,永遠不會孤單寂寞。沒有球臺,沒有球友,你會隨時就地取材,在桌子上練發(fā)球,把墻面當成對面的球友。
說到底,還是每天都要抽出一段時間,可能就半個小時,甚至十來分鐘,只要把這個事情當成每日必需了,自然就會把刷手機的時間拿來、把看電視的時間擠掉、把無聊社交的時間砍去。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自己每天都很快樂,很充實,渾身還充滿力量。
刻意練習,走上進階之路打乒乓球的快樂不只是在球臺上那種噼噼啪啪的聲響中,更多還是自己在屢戰(zhàn)屢敗后,心有不甘,又急切漲球的學習路上。每每體會到了、徹底掌握了一項新技術,會激動萬分,會興奮不已,時刻想著找球友到臺子上體會一把,那種成就感不言而喻。
不用別人提醒,自己會去練習一整套的技術動作,會逐一攻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發(fā)現自己發(fā)球和接發(fā)球不好,就在一段時間一直練發(fā)球,在家最適合練發(fā)球,沒人打擾,沒有條件的,可以在地上、桌子上、沙發(fā)上、床上去練,看球落下后的旋轉,體會觸球時摩擦與碰撞的感覺,打球切磋時也一樣,少練點已經會了的對攻,多去練發(fā)球與搶攻,同時也練習了接發(fā)球,直到真正體會到某一種球怎么發(fā)、怎么接。
正反手攻球或拉球老是失誤的,就多去體會動作要領,對著鏡子練練動作,看自己做得動作到底對不對,不能只看框架,更多是注意細節(jié),看力量傳導有沒有,看揮拍是不是正確合理,看重心降下來沒有,看身體前傾怎么樣。這樣,一項一項去突破,練得足夠多了,根本沒有學不會的技術動作。與球友對練時,就刻意練習某一項技術,一個一個練,一個一個體會。想練拉球,就發(fā)下旋,對方搓過來我們去搶拉。練擺短,就多發(fā)短球,通過擺與回擺,反復練習。
只有這樣有針對性地刻意練習,才能逐一取得突破,才能跳出“打球許多年,球技仍當年”的怪圈。
多打比賽,掌握賽練精髓打乒乓的快樂精髓在哪里?我想說除了鍛煉出汗,更多還是打出一個漂亮球、打好一局比賽、打贏一場球的那種莫名的舒暢感、獲得感。雖說沒有贏下多少獎金,但真正收獲的卻是無價。
平時只是練習還不夠,還要多找球友切磋,把所學及時運用到實戰(zhàn)中,這樣才能更好檢驗成效,激勵繼續(xù)堅持。無論平時練得再熟練,練習時候發(fā)得球有多好,實戰(zhàn)中總會不一樣,因為一緊張,該發(fā)轉的球發(fā)不轉了,該移動的步伐不會了,該放松的手臂僵住了,總是這樣那樣的問題頻出。多去比賽,以賽代練,才能做到賽練一體,平時練習到的,實戰(zhàn)中才能正常發(fā)揮出來。
比賽時候打出什么水平,就說明這是你平時投入練習的水平,比賽切磋的看似比賽發(fā)揮,其實還是平時訓練。比賽時打不好的球,說明平時也沒有練好。這其實也是用比賽去檢驗平時的投入,讓學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放平心態(tài),保持熱度不減想打好乒乓還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放平心態(tài)。業(yè)余打球最重要是鍛煉,其次才是輸贏。千萬不要在意一球一場的得失,贏球了并不能說明你有多厲害,輸球了也并不代表任何東西。不要因為輸了一場球就悶悶不樂,不要因為學不會一項技術就失去興趣,甚至直接放棄。
沒有打贏,說明需要提升的地方還很多,技術學不到位,更說明乒乓球的博大精深。換言之,如果輕輕松松都能贏得比賽,不費吹灰之力都能掌握技術,那這項運動還有什么趣味可言。
所以,不管贏球還是輸球,不論能否掌握一項技術,不問誰誰誰打得怎么樣,關鍵是保持每天對運動的熱愛,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勤加總結,球技不漲都難乒乓球這項運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精細。動作要求精、細節(jié)要領多,如果總是粗枝大葉,蠻力蠻干,是學不好乒乓的。所以,這項運動的魅力大就大在既能鍛煉體能,還能修煉腦力。多去思考總結自己會什么技術,自己常用的打法。
在對練中多去體會動作要領,看自己什么樣的動作打出的球質量較高,什么樣的動作是多余的、錯誤的。和球友切磋后,看看是因為什么失誤的,是什么球處理不好失誤的,然后就去練習什么球。比如,自己搓球老冒高,就看看是不是拍子放得太平,還是重心太靠后,再對照高手的講解去練習。比如,自己接到一個落點的球,對方總是攻得很好,讓自己很被動,那就要考慮是不是陷入了對方的套路,以后比賽時就變化接法??傊?,如果不總結,打球總是盲目的,沒有任何章法可言,想提高球技,把乒乓球打好就很難。
好了,先聊到這里,今后繼續(xù)慢慢探討。
我是如月朋心,愛打乒乓、學乒乓,希望球友們關注我,共同探討乒乓球技,共同學球、漲球、共享乒乓之樂。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