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你”用英語怎么說?( ′ ▽ ` )??
東亞人經(jīng)常這么說,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都喜歡在人稱前面加定語,尤其在詩和歌詞中,抑或比較矯情的臺詞中。
現(xiàn)在的你,彷徨的我,溜溜的他,青澀的我們“the present you”和“you at the present”都很別扭。
因為這并不是英語習慣的表達法,即使在詩和歌詞中也很少見到在人稱代詞前面加定語的。尤其是這種時間定語,因為英語是有時態(tài)的,不用強調(diào)時間也能夠表達大致的時間狀態(tài)。比如你可以直接用從句“what you are”來翻譯“現(xiàn)在的你”就很地道,“what you were
”翻譯“曾經(jīng)的你”,what you will be翻譯“將來的你”。
如:This is what you are. / 這就是現(xiàn)在的你。
What youve experienced makes what you are. / 你的過往經(jīng)歷造就了現(xiàn)在的你。但我說的只是其中一種情況,如果“現(xiàn)在的你”作主語,這種翻譯就不一定適用了。這樣的短語并沒有較為固定的對等翻譯,只能根據(jù)上下文和表達意圖,換作其它的表達方式。
3.19更新:
鑒于有不少贊和收藏,適當加點料
以下這些與題目無關,只是想借用這個句式說明下活用時態(tài)和情態(tài)動詞以及虛擬語氣,可以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就漢語表達者看來比較復雜的意思,這是有時態(tài)語言的一個表達優(yōu)勢.what you have been 一直以來的你
what you can be 你可以成為的人
what you could be (按照以前的想法認為)你可以成為的人
what you could‘ve been 你本可以(卻并未)成為的人;本可以(卻并未)成為的另一個你
what you should be 你應該成為的人
what you should’ve been 你本應該(卻并未)成為的人
what you would be(按照以前的想法推測的)將來的你;以前認為你將來會成為的人
what you would‘ve been 以前認為你將來會成為的人(事實上卻沒有成為這樣的人)這樣的意思用漢語表達就很繞,英語只要用時態(tài)+情態(tài)動詞(有時要用虛擬語氣)就可以了。當然,也有很多漢語表達起來特別方便,英文卻很繞的例子。不是哪個語言表達方式更簡潔,而是各有表達優(yōu)勢。
從事翻譯工作時間長了應該都能自行體會。
部分內(nèi)容轉(zhuǎn)自公眾號:EnglishPS
注:很多人說上面的what應該換成who,其實應該這么看:what更講究本質(zhì),或者說自然屬性,而who更強調(diào)人的身份,或者說社會性。具體用哪個要看表達的需要。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