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英女王去世,她的真東西,可不是虛構(gòu)的《王冠》
威廉·黑格認為,2012年奧運會的開幕式就能說明女王在世界的地位。跟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的是,他指的不是她在邦德電影短片里與007一同亮相而是幾個小時前白金漢宮的招待活動。以往的任何一屆奧運會主辦方都沒有吸引來如此多的世界領導人。沒有一個城市像倫敦一樣舉辦過三屆奧運會——1908年、1948年和2012年——更別提每次都是由同一個家族來主持。黑格勛爵回憶道:“女王可以在致辭的時候說,她即將揭幕奧運會,像她的父親和曾祖父一樣,這絕對是舉世無雙的?!碑斎藗円庾R到“確實如此”時,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奧運會的總設計師,前奧林匹克勛爵塞巴斯蒂安·科,在最初的奧運會申辦過程中就用君主制誘惑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的評估小組被邀請到皇宮會見女王。即便如此,直到2012年,科才充分感受到她的吸引力。“在奧運會結(jié)束之前,我還不太了解她的影響力?!彼忉屨f,“205個奧委會委員都想來英國。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想看到的是女王陛下,而不是尤塞恩?博爾特?!?/p>
哈佛政治學家約瑟夫·奈伊曾經(jīng)提出“軟實力”理論,即“通過吸引而不是威壓或金錢來達成成果的能力”。他認為,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按照民主路線發(fā)展,“軟實力”變得更加重要。他指出,君主制在美國的支持率和英國一樣高,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里面還有一個新的王室寶寶。“喬治王子影響了英國在世界上的軟實力,無論好壞,君主制在全球政治中仍然很重要?!蹦我猎?013年喬治王子出生后寫道,“在信息時代,權力不僅有令軍隊獲勝的功用,也有令故事獲勝的功用,君主制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故事,比名人們享受的15分鐘輝煌要持久得多?!彼€指出了“充裕悖論”,即過多的信息反而會導致注意力不足?!氨臼兰o最大的諷刺之一就是,”奈伊寫道,“曾經(jīng)等級森嚴的君主制殘余,仍然是當今英國吸引眼球的一種非常劃算的方式?!本W(wǎng)飛公司根據(jù)女王生平改編的《王冠》大獲成功,則是另一個實例。這部電視劇制作精美,獲獎無數(shù)。它的成功自然是因為背后有著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團隊。但它的主要吸引力仍然在于它是基于真人真事改編的,而這個真人,碰巧就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女性。它的有些情節(jié)很牽強,有些則完全是虛構(gòu)的,但它描述的是某個不僅在世而且當權的人。因此,有些人認為,它把戲劇改編乃至品味推到了極致,也就不足為奇了。

1961年,伊麗莎白訪問加納
為了評估女王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她對此的看法,我們首先要欣賞她的觀點。
這位君主,父親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服役,丈夫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服役。然而現(xiàn)在她會見的卻是千禧年后才出生的士兵。1947年,她第一次出訪南非時,見到了維多利亞時代偉大探險家大衛(wèi)·利文斯通博士78歲的侄子。第一次出訪澳大利亞時,女王在每個城市都為參加布爾戰(zhàn)爭的老兵舉辦了招待會,還接見了一位1885年在蘇丹服役的老兵。正是在1885年,戈登將軍在喀土穆戰(zhàn)死。1951年第一次出訪加拿大時,她被介紹給本杰明·曼塞爾,一位太過年邁而沒有參加布爾戰(zhàn)爭的老兵。曼塞爾來自斯普林菲爾德與新斯科舍省的交界處。19世紀70年代,他曾在阿富汗服役,后來他見過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和喬治六世。因此,女王肯定是唯一一個既聽說過1878年英阿戰(zhàn)爭,又聽說過21世紀阿富汗對塔利班戰(zhàn)爭的第一手資料的人。
無論如何,她的人生閱歷與統(tǒng)治經(jīng)驗都構(gòu)建了一個巨大的寶庫,世界上任何領導人都無法匹敵。因此許多人即便不是?;逝桑捕挤Q贊她獻身盡責。歐文勛爵說:“我不信奉世襲制,也不是君主主義者,但如果君主制適合國家,那就有君主制。看到她處理得如此出色,你就知道,這是一個偉大的技能?!?/p>
“她是見證英聯(lián)邦成長的一代人?!庇⒙?lián)邦前秘書長桑尼·蘭帕爾爵士說。他列舉了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等后殖民國家的許多開國元勛?!八麄兪撬耐g人——我也是——我覺得女王是跟英聯(lián)邦一同成長的?!彼浅V匾暤狞c是:女王生命中的關鍵時刻——登基繼位——是在非洲腹地,當時她正好在肯尼亞新建的阿伯代爾國家公園參觀樹頂公園?!斑@對其他領導人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他說,“這讓她更容易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她真的成了樹頂?shù)耐婕?。她也是英?lián)邦的孩子!”
安妮長公主第一次海外之旅就選擇了這里。她一直對自己的母親25歲時在肯尼亞偏遠地區(qū)繼承王位的情景感到好奇?!爱敃r一定很詭異。在這么簡陋的環(huán)境下,你被告知,你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還有這意味著的一切。”

95歲英國女王慶祝登基70周年
冷戰(zhàn)還在初期,噴氣機時代才剛剛開始。太空時代還需要好幾年才能到來,而數(shù)字時代甚至還沒有出現(xiàn)在科幻小說作家的想象里。然而,女王將統(tǒng)治一切。長公主說,在她目睹的所有變化中,從王室的角度來看,最令人惱火的是手機及其同類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我很慶幸我不是現(xiàn)在才開始履行王室職責的,因為那時候至少還有人跟我聊天,”她說,“現(xiàn)在真的找不到人說話了。手機已經(jīng)夠糟了,但是iPad——你甚至看不到他們的頭!你不知道你在和誰說話?!彼苯亓水?shù)鼗貞切┯孟鄼C對著她臉的人:“我要么懶得說,要么就直接說:如果你想見某人,我建議你把它放下。太奇怪了。你就站在他們面前,卻沒法聊天。人們不相信自己的所見所聞,除非他們拍過照片。”新任美國大使馬修·巴尊來到皇宮遞交國書時,女王對于科技在她與公眾之間新樹立的屏障感到非常抱歉。這位新大使提到,當他坐在女王的馬車上穿越倫敦時,人們沒完沒了地給他拍照。巴尊回憶道:“女王說,‘這里一向到處都是游客。他們習慣了用相機。他們會舉起相機,拍照,然后放下。可是現(xiàn)在……’——她舉起手遮住臉——‘他們舉起這些東西,卻不再放下來了。我想看到他們的眼睛。’我覺得這很溫暖——她想看到他們的眼睛。給名人拍照,你覺得是單方面的事,但其實是雙方的,有一種聯(lián)結(jié)與能量在其中。而現(xiàn)在,科技擋住了它們?!?/p>
女王很傳統(tǒng),卻并不多愁善感。新西蘭前總理約翰·基爵士說,有一次他問過她,為什么即便在沒有很多人或照相機的場合,她仍然穿正裝。“我是標準的最后守護者?!彼卮鹫f。她并不是為了做這件事而做,這是她的一部分。“人們問我:你見過的最優(yōu)秀的人是誰?我說,女王。你的所見即所得。同時,她真的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如果你是首相,你的工作時長令人吃驚,但你是被推選出來的。時間到了,你就不用做了。我們跟貝拉克(奧巴馬)出差幾周,他還會打打高爾夫球。我們會玩得很開心。女王就不一樣。對她來說,這是一輩子的奉獻,是一輩子的付出。”
約翰爵士仍然對她的記憶能力感到由衷的驚訝,認為這證明了女王并不僅僅把君主當作一份工作?!斑@些年來,我跟她有過多次討論。她的學識和理解力遠遠超出了任何人給她寫的簡報。事例太多,我無法一一列舉。但是,做一份工,跟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心懷深切、激情的信仰,是完全不同的?!?/p>
曾與女王共事過的人經(jīng)常說起她的博聞強記。共和黨和某些懷疑者認為這都是無稽之談。2017年,網(wǎng)飛公司《王冠》的編劇彼得·摩根附和了這種說法,將女王形容為“智力有限的農(nóng)村婦女”。包括女王本人在內(nèi),沒有任何人說過她是什么智者。但是,跟許多智者不同的是,她對世界事務有一種真正的興趣與天生的掌控力——往往比她手下的首相們還要出色。1993年,在布達佩斯,女王在鐵幕政策后第一次進行國事訪問。在此之前,前駐匈牙利大使約翰·伯奇爵士只見過女王幾次。顯然,她令他十分意外。退休后,他在《口述英國外交史》欄目中說:“她對東歐十分了解。這與撒切爾夫人形成了奇怪的對比?!?990年,撒切爾夫人來訪時,詳細詢問了他戰(zhàn)后共產(chǎn)主義的方方面面?!叭藗兌颊f,她從來不傾聽,只知道說。實際上,她很喜歡傾聽。她是真的很想知道這些事情?!辈嬲f,“但我很吃驚——或許不該這么比較——女王的學識和首相的學識。不過,在那個時候,那個話題上,女王的確占了上風?!?/p>
(本文節(jié)選自《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旅程》)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旅程》
[英]羅伯特·哈德曼 著
洪萃暉 譯
文化發(fā)展出版社出版
皇家傳記作家羅伯特·哈德曼享有接觸英國王室成員的特權,他撰寫的這本書是一幅嶄新的光輝肖像:關于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以及她在世界中的地位。
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有一位領袖與眾不同。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與世界各地人民的接觸是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這位君主的統(tǒng)治時間已經(jīng)創(chuàng)下了紀錄,她冒險去懷特島南部之前已經(jīng)20歲了。自那以后,她因公訪問了全球130多個國家,在面目全非的世界舞臺上擔任外交官、女政治家、先驅(qū)和和平調(diào)解人。她用令人驚訝的個人魅力歡迎各種各樣的人進入她的世界。
一路走來,她已經(jīng)把她父親的舊帝國變成了英聯(lián)邦,她的“國際大家庭”,比任何人都更了解這些好爭吵的領導人。2018年,他們將聚集在她自己的家中,支持她的長子成為她的繼任者。
作者與女王的家人、工作人員和與她共事多年的人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接觸,在這里講述了一個充滿戲劇性、陰謀、異國情調(diào)甚至危險、英雄、惡棍、盛景和獨特魅力的故事。
這一切的中心是一個足跡遍布全球的女人,她身邊是愛丁堡公爵、威爾士親王、戴安娜王妃、劍橋公爵等王室成員。
當?shù)貢r間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去世,享年96歲。
作者:羅伯特·哈德曼
編輯:金久超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