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大咖分享干貨】我與思維導圖的故事

群里的小伙伴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佟楠楠,在這個有些微涼的初秋的夜晚,非常開心和大家相約在電腦前,進行我的分享。
首先非常感謝汪隊搭建這么好的學習平臺,并且給我分享的機會,其實在分享之前我的心情十分忐忑,因為論思維導圖的資歷和學習的年限和群里這么多的思維導圖大咖相比,我所了解的僅僅是“皮毛”而已,在這邊再去講思維導圖無疑是班門弄斧。
在這之前也和汪隊、燕子老師還有前兩期分享的老師做過交流,他們也給了我非常寶貴的建議,我要分享的就是最真實的運用思維導圖的案例,是這兩年多以來思維導圖真正帶給我的東西以及我從中實實在在的收獲,尤其是在體育教材教法的整理上,最終我將分享的主題定為了《我與思維導圖的故事》
我想用一段視頻來開始今天的分享!
我的分享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No.1
享受堅持,收獲習慣
著名的青年勵志作家劉同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得足夠久,“堅持”就會慢慢變成“習慣”。原本需要費力去驅動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飯,原本下定決心才能開始的事情也變得理所當然”。
故事開始于2017年底,當時是我走向工作的第一個學期,當時自己的職務不僅僅是一名體育老師同樣還是一名班主任,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班級事情瑣碎,生活常常被工作填滿,也曾身心俱疲。我就在想有沒有一種方法或者是一種工具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自己做事的條理性。
后來就到拓普學習思維導圖,學習的形式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三天面授課之后就開始進行21天的思維導圖的刻意練習,都說21天是習慣養(yǎng)成的周期,對于每天都要畫思維導圖其實心里很沒底,但同時內心又很激動,也很樂于嘗試,但是一開始也不會很有信心自己能夠堅持下來。
才開始的一周還很容易,到了10天左右就會想過要各種理由想要放棄,因為本身工作就忙,還要抽出來時間畫導圖,有些時候一天太忙只得到半夜還在畫,真的是要犧牲自己一部分的休息時間。但是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因為別人都能堅持,我為什么不能?一群人去完整一件事彼此的鼓勵也會讓我有前行的動力。




21天很快過去,后來就真的完成了21天的挑戰(zhàn),讓我覺得原來堅持沒有那么難,原來我也可以做到。從原來堅持21天打卡再到后來可以堅持100天每日畫思維導圖,我把它運用在我的工作中,包括班級衛(wèi)生檢查;生活中小到回家行李箱的整理清單、去超市購物的物品清單;再到后來進行每日的日總結,日反思;每日都去運用思維導圖,從中真的是收獲良多,思維導圖也帶給了我很多便利,實實在在有助于我。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很多額外的收獲,每畫完一張圖,都配上一段文字,漸漸習慣養(yǎng)成也讓我喜歡上寫一點東西,截止至今已在簡書平臺上寫了20多萬字,這還不算我沒有放在平臺上的文字;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文筆慢慢也得到了磨煉,所撰寫的2篇論文也相繼發(fā)表于體育的權威雜志上,我覺的這就是量的點滴積累,最終實現了質的飛躍。
No.2
學以致用,用以致學
有一句話說的好!有用才會有用!思維導圖可以說是一種智力的終極思維工具,讓思維可視化,在運用的過程中我也的確嘗到了許多甜頭。
在百天堅持的過程經歷過瓶頸期,那個時候就會覺得思維導圖也就是那么回事,沒有想像中的那么神奇。再加之我是一名體育老師,室外課居多,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如果是上理論課還好,若用在室外課確實不太現實。
我在網上搜索了許多關于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但發(fā)現多是運用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文化學科,用在體育上文章屈指可數。

在之前有用在自己的專業(yè)上,但都是比較碎片化的不成體系,到2019年初,我才開始將思維導圖系統(tǒng)的運用在我的體育備課中,我把每個常見的運動項目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出來,目前已經整理了60多個運動項目,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小學常見的運動項目。比如:跑跳投,籃、排、足、武術、體育游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它也促進了我更深度的思考,每個線條的空缺也帶給了我更多想法,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延伸。
所有運動項目都從動作方法、練習方法、運用方法、組合方法等方面去思考,當教法手段都在一張圖上去呈現,我會發(fā)現真的會清晰許多,帶來更為宏觀的視野;當一張張思維導圖被繪制出來后,滿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雖然有些并不符合思維導圖的規(guī)則,但最主要的是有用才會有用。

例如:我以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為例,這張圖的中心圖就會讓人一目了然,知道本節(jié)課的課題是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而后由中心圖向四周發(fā)散,有4種顏色,可以很好的區(qū)分4種方法,分為動作方法,練習方法、體能練習方法、以及組合方法、運用方法;激發(fā)聯想與創(chuàng)意,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把主體關鍵詞與圖像、顏色建立記憶鏈接。就不會從單一的從一種動作方法和練習方法去考慮;
從主干再往下看分支,再如度,一個度字放在那里就不僅僅是一個度,它還可以分為角度、速度、準確度等等,角度中可以是前上方45度傳球也可以前下方45度傳球;一個關鍵詞放在那里就會帶來大腦更多的思考,因為大腦本身就有聯想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讓大腦更容易記住,這是線性筆記無法達到的。

這只是我常態(tài)化的一個運用,除了把它運用在教材教法的整理上,我還嘗試著把它運用在體育的課時計劃設計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9年5月10日,山草體育工作室推薦我去上一節(jié)市級公開課,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就用思維導圖做的課時計劃,從教學的目標到教學的重難點,再到最后的練習的手段都在一張圖上很好的呈現了出來,整個課的流程一目了然,清晰無比。
而在這之前很少有體育老師利用思維導圖來備課,這樣的設計能夠突出教學重點,理清教學脈絡。
因為這樣新穎的課時計劃得到了看課老師的稱贊,也讓別人更加想去多看幾眼我的教案,思維導圖也是我那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
2019年8月24日,也就是剛剛過去的暑假,我去福建漳平做一個關于體育教師如何進行片段教學的分享,我把思維導圖巧妙的運用在講座的ppt制作中,這樣的一種直觀清晰的展現方式, 受到了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其實我一直認為思維導圖可以在體育教學上應用的更有深度和廣度的運用,現在我也還是處于探索階段,整理的尚處于淺層次的階段,這部分如果群里的大咖們有更多的想法可以給予我建議,不勝感激。
No.3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為教師,真要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故觀念,俗話說活動老,學到老!體育老師的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體育上,運動技能的教授上,而是能夠融合最先進的一些教學手段、工具,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拓寬知識和視野,更新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教育思想,這也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希望我們都能夠堅持去運用思維導圖,并把它與自己的工作相結合,更加持久的運用,創(chuàng)造一定的價值,有用才會有用!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時間來聆聽我的分享,在思維導圖的應用方面我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歡迎您提寶貴建議,我們一起交流。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