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體彩足球世界杯在哪里買(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昨晚世界杯,日本戰(zhàn)勝德國,《足球小將》的圖被傳的滿天飛。估計最近大家又會被回顧一輪:足球是怎么因《足球小將》而在日本風靡的,包括因扎吉、伊涅斯塔、姆巴佩這些國際球星是它的讀者,還有,經(jīng)久不衰的,足球小將漫畫頭身比過于夸張(1:15)這個梗。
我順道說幾句這部杰作。
《足球小將》是 1980 年代的漫畫。日本在 1980 年代前流行的體育漫畫主要是棒球漫,當然拳擊和柔道也有相關杰作,但當年足球在日本還不紅,沒有國民基礎。
甚至它的作者高橋陽一也不是足球迷,他畫足球漫畫,似乎主要是因為畫別的漫畫沒機會出頭。高橋陽一 1960 年生人,開始連載《足球小將》時他還 19 歲,高中畢業(yè),沒太多人生閱歷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但一炮而紅,迅速成為日本漫畫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為什么一個 19 歲高中畢業(yè)生,能在一個沒有國民基礎的領域,做出大熱作品來?
我沒親歷過那個過程,只能靠邏輯腦補。漫畫一直是日本最主要的內容媒介,它可以反哺足球?!蹲闱蛐ⅰ返念}材雖然當時不算大眾,但它講的故事是最王道的:喜歡足球的孩子們,比賽、勝利、變強、交到朋友、追求夢想…… 雖然高橋陽一可能真的對足球的規(guī)則不太熟,但他塑造出了很多帥氣、熱血、令人向往的角色。
還有一點,是外界很少提及,但前兩年被漫畫界眼光最毒辣的男人鳥島和彥點破的。鳥島這人有多厲害呢,他在《少年Jump》當漫畫編輯,帶出了鳥山明、桂正和,然后主動拉著鳥山明去參與一款新游戲的設計,就是日后日本國民級游戲《勇者斗惡龍》,后來他擔任《少年Jump》主編又率領雜志中興,以及開啟了《海賊王》這部作品的連載——如果類比他是風險投資人,大概相當于先后投中了蘋果和 Google。
鳥島和彥前幾年在一檔播客里夸了下《足球小將》:他說他一開始很疑惑,「為什么這種畫功的作品還能拿第一呢?」,「看了幾周之后我終于明白了。這是和至今為止的所有足球漫畫完全不同的。你們覺得是什么呢?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區(qū)別……在《足球小將》之前的作品完全沒有出現(xiàn)過,是從這部作品才開始出現(xiàn)的特點。那就是『鏡頭的聚焦點不在人,而在球上』?!?/p>
我非常喜歡鳥島這個觀點,他看到了一名漫畫家的創(chuàng)新。我不了解高橋陽一有沒有自己說過他當年是不是有意識的,但他的確從來不是頂尖的專業(yè)畫師——這是我想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雖然大家都說日本人講究工匠精神,但其實日本人不怕業(yè)余的人入場,只要這個業(yè)余人士能帶來某些趣味和魅力就行。
《足球小將》的成功,還有另一個影響。是日本的耽美作品,在 1980 年代中期開始涌現(xiàn),代表作者之一,尾崎南,就是因為高中時喜歡看《足球小將》,開始畫里面的男性角色們的愛情。文化就是這樣陰差陽錯的生長,可不是什么計劃下的產(chǎn)物。
在《足球小將》十年之后,1990 年,另一個年輕人把另一項日本并不熱門的運動畫成了漫畫,再次大熱,就是《灌籃高手》。作為漫畫,《灌籃高手》甚至比《足球小將》的銷量更大,隨后作者井上雄彥設立了自己的獎學金,資助日本年輕人去美國打籃球。30 年過去了,渡邊雄太、八村壘兩名日本球員在 NBA 賽場也贏得了尊敬。
順便,《足球小將》和《灌籃高手》為什么會誕生于同一本雜志?因為《少年 Jump》這雜志的主題就是「努力、友情、勝利」。它們大多數(shù)作品的調子是這樣的,它們的小讀者也會被調動起這種情緒和觀念。
去年底,許先哲發(fā)給我一段韓國導演、作家李滄東當上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官的時候寫的就職演說。他說政府經(jīng)常會從產(chǎn)業(yè)和經(jīng)濟的角度看文化,所以會把文化分成「能掙錢的文化(游戲,動漫,影視等泛娛樂)」和「不能掙錢的文化(文學、話劇、博物館等)」,但這是錯誤的,因為文化的本質其實是溝通方式,所以反倒要用文化的角度看待經(jīng)濟,畢竟人本身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對所有領域產(chǎn)生影響的,比如應對災害時人和人之間,集體和集體之間的溝通。
李滄東這番話,真得深刻。雖然能用文化掙錢是好事,但文化歸根到底是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連接的、互動的那張看不見的網(wǎng)。我們傳遞什么信息,我們做什么作品,其實都是在向茫茫宇宙發(fā)一些微小的信號,你沒法假設誰接收到什么,誰因此被改變。即使如此,善因種善果,如果抱著讓世界和未來好一點的念頭去創(chuàng)作,一定是會有所不同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