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錢了
從3月1號開始,可以辦理個稅年度申報了,有人會退稅,相當于國家給你“發(fā)錢”了。
也有人需要補稅,那就得掏腰包交錢了。
有人說,要補稅還得花錢,不辦理行不行呢。
如果要補稅的金額比較大,不按時申報屬于逃稅行為,被發(fā)現(xiàn)后要交滯納金的,甚至還要交罰款、上征信,畢竟這都已經違法了。
所以,一定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去查看,先搞清楚自己是退還是補,補的話要補多少。
一、為啥有退有補?
那退稅、補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這就要從扣稅方式說起了。
目前個稅是預扣預繳。
就是說,你每個月發(fā)工資的時候,都要先扣稅。
具體計算方法比較復雜了,可以簡單理解為用你的工資減去社保公積金和房租、房貸、繼續(xù)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之后,大于5000的部分,再去按照一個相應的稅率去交稅。
收入越高,稅率就越高。

如果說你的工資扣除了這些項目后,不到5000,就不用交稅。
把每個月交的稅加在一起,就是你這一年的已交個稅。
但實際上,一年下來,你的已交個稅和實際應該交的個稅(簡稱“應交個稅”)很可能并不相等。
應交個稅是怎么回事呢?這就要等到第二年3月1號到6月30號,根據我們一年的總收入,再去核算一個數出來。
應交個稅為啥會跟已交個稅不相等呢?
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收入的原因,有人除了工資還有其他收入。
比如稿費,這部分錢在預扣的時候按照20%的稅率,年度匯算時,要和工資合并到一起,確定稅率,稅率可能會有變化,交稅金額就會有變化。
另一方面,是扣除的原因。
可能有些專項附加扣除,之前沒有來得及辦理。
比如贍養(yǎng)老人支出,每個月可以扣除2000,也就是說每個月是有2000塊錢工資可以不交稅的,那在年度匯算的時候,把這些都提交上去,應交個稅就會減少。
再比如,如果你中間換過工作,可能這一個月份在兩家公司拿到工資,在預扣個稅時,每個公司都給你扣了社保公積金,這個月就扣得多了。
第二年核算的時候,就得把多扣的部分補回來,應交個稅就會增加。
核算好之后,再拿應交個稅和已交個稅去比較,多退少補。
如果已交個稅大于應交個稅,國家就會給你退稅,也就是你可以拿到錢了。
如果已交個稅小于應交個稅,你就得花錢補稅了。
具體計算方法,不理解也沒關系,咱們只要把信息填上,稅務局就會自動算好了。
二、可以少交稅嗎?
這兩年疫情反復、結構性失業(yè),打工人屬實挺難的,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少交點兒稅呢。
你別說,還確實有方法,一共有3種。
第一種方法是做慈善捐贈,不過這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難度比較大。
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專項附加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實際上指的就是可以抵扣個稅的花銷,一共有6種。
1、孩子上學支出
有一個孩子上學(從幼兒園到博士都算在內),每個月可以有1000塊錢不用交稅。
兩個孩子上學,就可以有2000塊錢不用交稅。
2、自己上學或考證的支出
如果是接受學歷教育,比如說讀研究生,每個月可以有400塊錢不用交稅,最多算48個月。
如果是考證,比如說中級會計師,在取得證書這一年,可以有3600塊錢不交稅。
3、大病醫(yī)療支出
生病的支出,扣除醫(yī)保報銷后,自己花的錢,超出1.5萬的部分,可以免稅,但每年最多不超過8萬元。
4、首套房貸利息支出
如果首套住房有貸款,每個月可以有1000塊錢不用交稅,但最多免交240個月。
5、房租支出
如果在工作城市沒有住房,那么每個月可以有800、1100或1500塊錢不用交稅。
但要注意的是,4和5只能有一項扣除,不能房貸和房租同時免稅。
6、贍養(yǎng)老人支出
父母年齡在60歲以上,每月可以有2000塊錢不用交稅。
如果不是獨生子女,這2000塊錢還要跟兄弟姐妹分攤。
說明:以上說的都是稅前扣除的金額,不是實際少交稅的金額。
比如說,因贍養(yǎng)60歲以上老人,每月有2000塊錢不用交稅,不是說可以少交稅的金額是 2000塊錢,而是你的工資中有2000塊錢是可以不交稅的。
至于少交多少稅,就要看你的工資多少,稅率在哪個檔次了。
另外,進行個稅匯算申報時,以上這幾項,要想清楚,看看自己有幾項滿足要求的,然后都要填上去,確實是能少交不少稅的,甚至會由補稅變成退稅。
還有第三種少交稅的方法呢,但前提是你得有年終獎。
年終獎選“單獨計稅”,不要選“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這樣的話,稅率會比較低,你選擇這兩種方式,分別測試一下就知道了。
三、如何辦理?
如何辦理個稅年度匯算申報呢?
非常簡單,直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就可以辦理。
時間窗口要記清楚,想在3月15日之前辦理,需要登陸APP預約。
不預約的話,就要在3月16日到6月30日辦理。
流程非常簡單,打開個人所得稅APP,找到“2021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然后按指引操作就可以了。

操作完之后,你就知道自己該退稅還是補稅了。
另外,有幾種情況是可以不申報的。
1、年度匯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小于等于12萬元的,未預扣預繳的情形除外;
2、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小于等于400元,未預扣預繳的情形除外;
3、年度已預扣預繳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
4、符合年度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翻譯一下,這幾個條款其實表達的是兩個意思。
第一個是如果你欠國家的錢,但你收入低,一年不超過12萬,或者你欠的比較少,還不超過400塊錢,那國家可以不要了。
第二個是如果國家欠你的錢,本來應該給你退稅的,你不想要了也可以不要。
好了,你可以去測測了,看看你是要退還是要補呢?可以在評論區(qū)分享~
碼字不易,大家可以點個贊哦?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