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飛羽精靈——小鳥(文/陳麗霞? 編輯/組圖/書中浪子?)
點擊上方,聆聽音樂!
文/陳麗霞 編輯/書中浪子 組圖/書中浪子

身邊的飛羽精靈——小鳥
陳麗霞(江蘇)
清晨,睡意猶酣,忽聞窗外鳥兒又鳴。數(shù)日來,每每聽此聲響,都會把我從睡夢中喚醒。那聲音,特別脆,如金屬撞擊。特別潤,似美玉滑過。特別美,像來自天籟。惹得我循聲追尋,終不見影。似一只鳥兒,又像是兩只鳥兒的對鳴,它們差不多過會兒就聲影全無,像似出來晨練后歸巢歇歇去了。但這悅耳之聲卻成了我每天的期盼。

我喜歡小鳥,愛聽鳥鳴,卻不肯養(yǎng)鳥,也不擅養(yǎng)鳥。去年,朋友送給我們一對精美鳥籠,一是鳥的臥室兼餐廳,二是鳥的浴室,里面置有較大的陶瓷浴盆。鳥籠閑置數(shù)月后,為了不辜負朋友的一番情義,我們決定到花鳥市場買只小鳥來養(yǎng)著。經(jīng)賣鳥人介紹,有一種名叫繡眼的小鳥,聲音好聽,且容易侍候。觀其形,小而豐盈。上體綠色,下體白色,頦,喉,尾下覆羽淡黃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極為醒目。聽其聲,似“滑兒,滑—兒,滑—兒”,婉轉(zhuǎn)動聽,很招人喜歡,立即買下,裝入籠中。我提著鳥兒,游逛花市。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小鳥不見了。急忙抬頭四顧,已不見了蹤影。細查漏洞,竟是一處小桿有松動,小鳥伺機逃脫,好機靈的鳥兒??!無奈之下,只能返身又買一只,小心翼翼關牢鳥籠后,再也無意戀花,即刻回家。本來陽臺上盡是些各種花草,鳥籠掛于朝陽的窗前,既有鳥語,又有花香,顯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心里充滿了歡愉。

每天,侍花弄草,喂食逗鳥,清香氤氳,鳥聲脆亮,賞心悅目,樂在其中。有一次,孩子們放假,全家外出旅游,小鳥寄放鄰居家?;貋砗蟀l(fā)現(xiàn)鳥兒精神萎靡,食勉強,歌不鳴,兩天后竟然死了。望著僵硬而干癟的小身軀,我不敢碰它,腦海里滿是它上下蹦噠活潑的身影,以及脆亮動聽的聲音。我怪自己不該囚它于籠中,我發(fā)誓以后再不干這等蠢事了。

“春來花開早,枝頭多喧鬧”。在這寂靜的上空,這聲聲啼鳴,多么像是我家那只繡眼鳥的聲音啊!好像就在耳邊,連每一聲尾音都是那么清晰?!霸保斑薄?,“嚦嚦”聲,嚶嚶成韻,宛轉(zhuǎn)悠揚!你聽見了嗎?不止一只,兩只,它們似乎在呼朋引伴,相互道安呢!其間,我聽見有一種鳥兒的聲音,空靈丶曼妙?!班至ǎ至ā?,那聲音似在水里打了個轉(zhuǎn)兒傳進我的耳朵,我閉上眼,用心感受著,在心中盤旋著,久久揮之不去。這時,鳥兒們的聲音低了下去,像是竊竊私語敘說著閨蜜的悄悄話。我急急地循聲找去,終于在臨近馬路的西陽臺前,倚窗望去,公路兩旁,不多的幾棵綠樹,連接著小區(qū)大門旁那一小片竹林里,時見鳥兒歡唱著上下穿梭,飛翔。路牌桿子上的小鳥放開喉嚨,“唧唧"“喳喳"唱著奇妙的歌。

小鳥似乎并不在乎窗子里是否有人,也不在乎是否有人窺視它們,只是自由自在地歡唱。我有點納悶,它們?yōu)楹尾辉谛^(qū)內(nèi)樹木繁茂之地聚會嘻戲,而選擇了樹朗枝疏?為何不在僻靜處,而擇取馬路邊呢?不是說:“凡鳥愛喧人靜處”嗎?此時,陽光漸漸明朗起來,鳥兒們的叫聲越發(fā)歡勢,遠的近的,你唱我和,給這個清晨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歡快。哦,我忽然靈光一閃,莫非鳥兒們在慶祝寒冬逝去,迎接春的到來。你看,它們歡呼雀躍,似在追逐陽光,享受陽光。你聽,它們抑揚頓挫的聲音,像在歡慶勝利,歡呼自由,熱切地擁抱著春天的到來。

不久前,我們來到大港新居小住,這里地廣人稀,草木繁茂,花兒芬芳。我們每天在花海里徜徉,看花開花落;在林蔭路上漫步,聞各種清香;同鳥兒近鄰,與鳥兒作伴。移步換景,鳥兒隨同。最先出場的是喜鵲,人家屋檐,路旁樹上,隨處可見它們健碩飛翔的漂亮身影,串串“喳喳”的歡唱歌頌著它們的快樂,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更多的是“嘰嘰,喳喳”麻雀的歡愉聲,此起彼伏,喧鬧不已,似乎在熱情地招呼同伴,不時地連飛帶躍飄下樹來。還有好多不知名的鳥兒,它們好像在用不同的鳥語方言敘說著自家的故事,或者用不同的聲調(diào)k歌自己優(yōu)美動聽的喉嚨,也許是召開著什么會議,大家爭先恐后在發(fā)言……真是熱鬧非凡啊!正如宋代歐陽修所說:“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哦!

正遐想著,忽聽一聲清亮的啼鳴,循聲仰望,只見一只小鳥立于高高的樹技頂端,正得意的俯瞰著我們。這可是“好鳥鳴高枝”呀!我還真的沒見過小鳥站得那么高,那么穩(wěn),還那么的從容自信。我驚喜地一邊向它揮手致意,一邊開心地說:小鳥,你真了不起哎!它似乎聽懂了我的話,一下子展開翅膀俯沖了下來,輕輕地掠過我們身邊,然后“嗖”的一聲沖向天空,向著遠方飛走了。

作者風采:

作者簡介:
陳麗霞,網(wǎng)名霞光,中共黨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退休前,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曾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發(fā)表或獲獎。退休后,為老年大學學員,作家協(xié)會會員。平時,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所有美好的事物!喜歡把生活感悟,所見所聞著于筆端,成就文字,以豐富生活,愉悅心情,體現(xiàn)價值!
本期主播簡介:

李淑華,書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鎮(zhèn)江市作家協(xié)會、丹陽市作家協(xié)會、丹陽市詩詞楹聯(lián)協(xié)會會員,鎮(zhèn)江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黨外知識分子聯(lián)誼會、丹陽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黨外知識分子聯(lián)誼會會員,丹陽市乒乓球協(xié)會、練湖乒乓球俱樂部會員,丹陽慈善總會義工、丹陽護生小居、丹陽鳳凰慈善、丹陽如意慈善會員,曾在《青年詩林》《鎮(zhèn)江師?!贰兜り柸請蟆贰舵?zhèn)江日報》《京江晚報》《英語周報》《中學生英語》《英語之友》《揚子晚報》《作家天地》《當代作家》等報刊雜志,在《同步悅讀》《作家平臺》《一線作家》《人民雜志》《新長江文學》《藝術(shù)薈萃》《女人花文學》等微刊及大小網(wǎng)站論壇發(fā)表或獲獎的論文、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1500篇?!吨型馕乃嚒贰懂敶恼贰蹲蠲雷骷摇诽匮麑谧骷?,《浪花文藝》創(chuàng)始人、總編、主播。


作者風采:

畫家簡介:
楊潮1952年生,丹陽人。自幼秉承家學,師從著名畫家呂去疾、趙良翰、顧蓮村、荊位辰、張祖源等。正則畫院成立后,經(jīng)常受到名譽院長著名畫家亞明的教誨,指畫曾得著名畫家錢松嵒的指點。1993年結(jié)業(yè)于北京大學分校。擅長雨景花鳥畫法。作品屢次在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先后在美國亞特蘭大、英國考文垂、日本仙臺、北京、天津、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許多作品被國內(nèi)外博物館、美術(shù)館、紀念館等單位收藏。2004年4月應日中友好協(xié)會之邀出訪日本,《每日新聞》刊載楊潮訪日進行書畫交流的照片。2005年榮獲地方政府文學藝術(shù)成就獎。其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鄭州等地多個藝術(shù)品拍賣行上拍,并入編《江南名家書畫選》、《中國花鳥畫集》、《中國手指畫百家作品集》、《全國畫院院長中國畫精品集》等近百部專集。著有《楊潮美術(shù)文集》、《楊潮百鵝畫集》、《楊潮花鳥畫集》、《楊潮畫鷹集》、《楊潮蓮花畫集》、《寫意畫鵝技法》、《汪吉麟研究》等。藝術(shù)簡歷載入《世界名人錄》、《中國現(xiàn)代美術(shù)家名人錄》、《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等數(shù)十部名人大辭典。曾任丹陽正則畫院院長,丹陽正則藝術(shù)學校(職高)校長,現(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顧問、曲阿國畫院院長、江蘇科技大學藝術(shù)教育中心兼職教授、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文聯(lián)書畫藝術(shù)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中文:只見一只小鳥立于高高的樹技頂端。
英文:I saw a bird at the top of the tall tree.
日文:高い木技のてっぺんに小鳥が立っているのが見えまし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