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為什么踢足球比打籃球更累?場地大小是關(guān)鍵,換人名額也不同
原標題:為什么踢足球比打籃球更累?場地大小是關(guān)鍵,換人名額也不同
足球的魅力之處,在4年1屆的世界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哪怕從不關(guān)注足球的人,都會湊熱鬧看一下世界杯,與周圍的人聊上幾句梅西、C羅等耳熟能詳?shù)那蛐恰.?5歲梅西帶領(lǐng)阿根廷奪得世界杯冠軍之后,許多球迷都熱淚盈眶,許多NBA球星更是發(fā)文恭喜梅西圓夢,其中就包括湖人球星勒布朗-詹姆斯。
對于中國球迷來說,中國足球是心中的一道傷疤,國足多年來的糟糕成績,導(dǎo)致許多小球迷逐漸放棄自己的足球夢。好在中國的籃球氛圍很不錯,隨處可見的籃球場,喚醒了許多人的籃球夢,吸引了數(shù)以千萬計的國人愛上了籃球這項運動。
一個是被稱作世界第一大球的足球,一個是在中國擁有極高受眾群體的籃球,但是如果要說哪項運動更累的話,那么踢足球應(yīng)該會比打籃球更累。
一、足球與籃球的比賽時間
為什么踢足球比打籃球更累?比賽時間、場地大小是關(guān)鍵,兩者的換人名額也不同。首先來說說比賽時間吧,足球與籃球都分為上半場與下半場,看似一樣的分類,其實里面還有很大的學(xué)問。足球上下半場各45分鐘,踢完一場比賽需要90分鐘,另外還要加上傷停補時。
如果是杯賽的淘汰賽環(huán)節(jié),雙方踢成平手還要再進行30分鐘的加時賽,而加時賽也分為上下半場(各15分鐘),如果加時賽再次踢成平手,那么就要進行殘酷的點球大戰(zhàn),直到分出勝負為止。對于足球運動員來說,踢滿常規(guī)90分鐘時間就已經(jīng)很累了,如果再踢滿加時賽,那就是一場比賽要踢120分鐘,真的是太辛苦了。
雖然籃球比賽也分為上下半場,但是籃球比賽的每個半場都有2個小節(jié)(上下半場各2節(jié)),每節(jié)比賽時間為10分鐘(國際籃聯(lián)標準),如果是NBA聯(lián)賽的話,每節(jié)比賽就是12分鐘。這意味著籃球比賽的整體時間為40分鐘(國際籃聯(lián)標準),NBA比賽的時間為48分鐘。與足球的情況一樣,籃球比賽打平的話也需要進行加時賽,而加時賽的時間為5分鐘,如果再次打平就繼續(xù)加時,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從比賽時間來看,足球顯然更累一些,至少要踢90分鐘,萬一遇到淘汰賽踢平就是至少要踢120分鐘,這還沒有包括傷停補時,如果算進去的話還要更久?;@球比賽則是40分鐘(NBA是48分鐘),算上加時就是至少45分鐘(NBA是53分鐘)。當然了,僅僅對比雙方的比賽時間就太草率了,接下去我們再來說說比賽場地大小。
二、足球與籃球的比賽場地大小
4年1屆的世界杯讓許多人開始了解足球,同時也更能體會足球運動員的不容易,在那么大的綠茵場跑來跑去,最后還不一定能收獲進球,對體能的消耗真的是太大了。那么足球場到底有多大呢?按照國際足聯(lián)的標準,一個足球場想要具備舉辦國際足球比賽的標準,那么球場最小尺寸要達到105米(長度)×68米(寬度),最大尺寸可以達到110米(長度)×75米(寬度)。
籃球場則是比足球場小了許多,以國際籃聯(lián)的標準為例,想要舉辦國際籃球賽事的籃球場,尺寸需要滿足28米(長度)×15米(寬度)的標準。NBA比賽場地的尺寸則是比國際籃聯(lián)的標準更大,無論哪一個NBA球隊的主場,球場尺寸都達到了28.65米(長度94英尺)×15.24米(寬度50英尺),這也是NBA三分線更遠的一個原因。
不過即便是拿NBA的球場標準來對比,依然比標準足球場小了許多,畢竟標準足球場的最小尺寸已經(jīng)達到105米(長度)×68米(寬度),如果從本方底線沖刺到對方底線,就相當于參加了一場100米的比賽,而足球比賽時間又長達90分鐘,這也導(dǎo)致足球運動員每場比賽都要跑八九公里,有的甚至要跑13公里以上,這也是足球項目沒有背靠背比賽的緣故,因為球員體能真的會吃不消。
更關(guān)鍵的地方在于,由于足球場地比籃球場地大了許多,所以球員們的對抗強度也會更激烈。比如頭球爭頂?shù)臅r候,雙方球員都有足夠的空間去助跑起跳,而助攻之后的慣性會造成個更大的沖擊力,所以大家經(jīng)常能看到足球運動員頭球爭頂之后,突然就倒地不起的場景,這都是激烈的對抗強度所帶來的連鎖反應(yīng)。
三、足球與籃球的換人名額不同
雖然足球比賽的時間長達90分鐘(常規(guī)時間),但是足球比賽之前只能換3個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所調(diào)整,變成一場比賽可以更換5個人。只是與籃球的換人名額相比,足球就顯得很吃虧了,因為籃球比賽沒有換人名額的限制,只要保證5個人上場就可以,這意味著只要有暫停的回合數(shù),就能對陣容進行調(diào)整,這也讓籃球運動員擁有更多喘息空間,更好地恢復(fù)體能去應(yīng)對一整場比賽。
足球比賽時間比籃球比賽更長,但是換人名額卻只有5個,而足球比賽雙方各派11人上場,這意味著即便換滿5個換人名額,那么每一隊都至少要有6個人踢滿全場。如果換人名額用完了,那么即便有球員受傷或者體力不支,球隊也無法再換人了,剩余球員必須堅持踢完比賽才行。在如此殘酷的規(guī)則下,踢足球比打籃球更累,應(yīng)該是正常的事情吧?
除了換人名額之外,大家也別忘了兩者在暫停方面的差異,籃球比賽有許多暫停機會,能夠讓球員們下場休息,但是足球比賽卻沒辦法做到這樣,只有中場休息的時候,足球運動員才能獲得15分鐘的休息時間,然后馬上就要進行下半場,繼續(xù)踢完剩下的45分鐘比賽。如果雙方角色互換的話,大多數(shù)足球運動員應(yīng)該都能堅持打完一場籃球比賽,但是籃球運動員就不一定能堅持踢完一場足球比賽了。
綜上所述,踢足球比打籃球更累,但是由于足球比賽的進球難度太大,這讓足球比賽充滿了變數(shù),同時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弱隊擊敗強隊的爆冷情況。這種不確定因素,讓足球變得魅力十足,吸引了數(shù)以億計的球迷群體。4年1屆的世界杯,更是將足球的關(guān)注度推上了最頂峰,讓足球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大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