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翎毛畫法步驟詳解,幾種常見禽鳥的寫意畫法
初學(xué)畫者要畫好禽鳥,首先要深入觀察其理、其性、其物、其姿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種禽鳥都各有姿態(tài),必須對各種禽鳥的不同差異,以及禽鳥的各種動態(tài),包括啼鳴、踏枝、欲升、飛翔、反爭、啄食都要觀察細(xì)致,情理、常理、物理了解于胸,這樣畫起來才能得心應(yīng)手。
翠鳥畫法步驟
翠鳥,亦稱翠雀或翠,俗稱小魚狗、釣魚郎,古代常作為翠鳥各科的泛稱。普通翠鳥的特征為嘴長、尾短、頭大,喜獨居,常靜候于水邊樹或石上,見有魚蝦,即直撲而下捕食,有時也捕昆蟲為食。

1.先輕勾鳥的造型,線條趨勢有張力。

2.背部用淡墨色畫出質(zhì)感,加上翅羽、尾羽,筆法清晰到位,不宜重疊。

3.加上嘴、頭、爪和腹部,并一次勾畫出。

4.全身畫完后,在主要部位加色渲染點綴,使鳥更加富有靈性。背景作畫要隨意,避免呆板,留出更多空間代表湖面寬大,使畫面空靈、真實。

喜鵲畫法步驟
1.用淡墨簡單勾出輪廓,確定喜鵲的姿態(tài)和造型。

2.根據(jù)喜鵲的姿態(tài),從背部畫起,用傳統(tǒng)技法隨意畫出羽毛的質(zhì)感。接著畫翅與尾羽,用墨可稍深一些,再勾出嘴巴和眼睛。

3.再用深墨畫出喜鵲頭部的羽毛結(jié)構(gòu),以及腿部深羽,并且點上眼睛和足爪。

4.在喜鵲背部未干時,用稍深墨色,復(fù)加羽毛部,點出嘴角、須,略染全身,最后點染顏色和白粉。配景要自然,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感結(jié)合,勾畫要講究,梅花調(diào)色,力求變化。枝干用筆剛?cè)峤Y(jié)合,用墨稍淡,這樣能突出主題,表達(dá)出春回大地之感。

鴨畫法步驟
鴨通常分家鴨、野鴨兩類,屬雁形目,鴨科。家鴨體型較肥大,是馴養(yǎng)較早的家禽,嘴扁闊,足短。野鴨是家鴨的祖先,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綠頭鴨、斑嘴鴨。

1.用淡墨把鴨形輪廓勾出來,取勢合理。

2.以傳統(tǒng)筆法畫出鴨的背部、翅羽、尾羽,一般背部羽毛墨色稍淡,用筆輕免。翅、尾可略深,畫出古意。

3.順勢加上頭、頸、腹、爪,用筆要正確,切忌涂改,盡量一筆定形。

4.鴨的背部繼續(xù)染上淡墨,加赭色染出立體效果,然后畫出嘴、腹、爪等紋理和顏色。通常雄性用色絢麗,雌性用色相對單一。背景用筆隨意到位,注意構(gòu)圖輕重、疏密、粗細(xì),主題突出。

鴛鴦畫法步驟
鴛鴦屬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棲鴨族,系中型游禽,其雄性羽毛色彩錯綜絢麗,羽毛別致,頗富裝飾性,雌性羽毛灰暗無光,頭頂部無冠羽。

1.用墨色先勾畫出鴛鴦全身輪廓。

2.仔細(xì)畫出翅羽和尾部的質(zhì)感。

3.勾畫出翅、頭、腹、趾爪,以及翅膀上一栗黃色的扁狀,最后加尾羽,用筆肯定。

4.在鴛鴦向上略染顏色,設(shè)色不宜過頭,太過會破壞禽鳥的文雅感,顯得俗氣。補景多考慮線與面、色與墨、墨與水,以及水與色效果的處理,力求形神兼?zhèn)洹?/p>

雁的畫法步驟
雁屬雁形目,鴨科,雁亞科。主要種類有鴻雁、大雁、冠雁、水雁、草雁、灰雁等,為大型游禽,羽毛多為淡灰褐色,雁身布有斑紋。

1.首先按觀察到的情景動態(tài),輕勾出雁的基本輪廓。

2.從背部畫起,雁向上的斑紋與翅羽尾毛用墨可選用深墨色。

3.在原形基礎(chǔ)上畫上雁的頭、頸、腹、趾等部位,再在背部用減筆法,淡墨來完成渲染。

4.仔細(xì)勾勒出嘴、眼、趾爪、斑紋。用青色設(shè)色,補景筆法宜錯落有致,注意蘆葦長短、方向及疏密,用筆有力酣暢,表達(dá)自然界的生氣、雅逸。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