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音樂與Tidal合作,探索音樂流媒體以“藝人”為中心的新模式

1月31日,環(huán)球音樂和TIDAL兩家公司宣布,他們將合作尋找流媒體經濟模式的新解決方案,這一結果可能會引發(fā)整個行業(yè)的變革。
從歷史上看,音樂行業(yè)并沒有達成共識,但現在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同意,現有的流媒體版稅支付結構并不適用于所有人,行業(yè)需要一種不同的支付方法。
這并不是一個新想法,但在環(huán)球音樂集團(UMG)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Lucian Grainge本月初向業(yè)界發(fā)出的內部員工備忘錄/公開信后,這一想法迅速得到了支持,他在信中呼吁為音樂行業(yè)建立一種更新的模式,這將是一種“以藝人為中心的創(chuàng)新模式,重視所有訂閱者并獎勵他們喜歡的音樂”。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Grainge在信中的確切含義。雖然在周二(1月31日),事情變得更清晰了一點,但到目前為止,這將意味著什么還不太清楚,盡管UMG希望找出答案。
為此,環(huán)球音樂宣布與音樂流媒體服務TIDAL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研究如何通過利用粉絲參與、數字音樂服務和平臺為各類藝人創(chuàng)造更大的商業(yè)價值,”一份新聞稿稱。本質上,除了需要改變的東西之外,這里有很多未知數。
這或多或少是UMG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Michael Nash在發(fā)布的聲明中表示:“隨著數字領域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明顯的是,音樂流媒體的經濟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以確保一個充滿活力和可持續(xù)的未來。
“TIDAL抓住這一轉型機遇尤其令人興奮,因為對各類藝人和粉絲來說,音樂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更好地運作,但只有通過專注和深思熟慮的合作進行。這一戰(zhàn)略舉措建立在關于藝術價值、藝人與粉絲關系重要性的根深蒂固的共同原則之上,將探索如何根據我們的集體目標來加強和推進這種模式。”

事實上,這并不是TIDAL第一次嘗試跳出傳統(tǒng)的流媒體版稅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流媒體收入會被瓜分,并根據他們在總流媒體中的份額分配給版權所有者。
2021年11月,這家流媒體公司宣布了一種新的三層會員結構,并向其高級層邁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版稅”模式步伐,該模式致力于根據每個用戶的流媒體活動向版權所有者付費。另外還有一個元素,即每個用戶訂閱費的10%將直接支付給他們流媒體播放量最大的藝人。Deezer也公開支持以用戶為中心的模式。
這與SoundCloud于2021年3月首次推出的“粉絲驅動型版稅”(FPR)模式有所不同,后者根據特定用戶的收聽行為,以及華納音樂集團去年選擇了哪些作品,將流媒體收入分配給藝人。
SoundCloud表示,使用FPR模式的藝人比使用更傳統(tǒng)模式的藝人所產生的流媒體收入多60%,盡管目前在SoundCloud平臺上只向獨立藝人和WMG的藝人提供FPR服務。MIDiA的一項研究也表明,56%的藝人使用FPR模式后得到的效果更好。
然而,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想法一直存在一些猶豫,這主要是由于過去幾年進行的圍繞誰將受益,以及誰將因轉換而付出代價的研究。
一項研究發(fā)現,對于99.4%的藝人來說,這種轉換相當于不到5%的版稅上漲,對許多人來說,實際上每年只增加幾歐元,而這可以被平臺轉換本身的管理成本所抵消。
這可能會對R&B/Hip-Hop歌手造成更大的影響,因為這些流派在流媒體時代蓬勃發(fā)展,并且有利于其他更小或更小眾的流派。而且它肯定會減少最高收入者的收入,即那些在行業(yè)中擁有巨大話語權的藝人。一種普遍的觀點是,這種轉換等同于把錢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而對大多數藝人來說根本沒有真正的改變。
TIDAL在31日的聲明中實際上承認了這一點,并表示他們正在放棄他們所追求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模式,以便后退一步,加入UMG的新研究項目。
TIDAL的Jesse Dorogusk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將暫時擱置目前以粉絲為中心的版稅調查,以專注于這個能產生更大影響的機會。這次合作將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可持續(xù)地提高我們平臺上眾多藝人的版稅分配?!?/p>
他們的意思是,從本質上講,是時候進行一項新的研究了,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模式。
“在TIDAL,我們從以粉絲為中心的版稅中了解到,有機會建立一種版稅分配模式,可以更好地補償為流媒體曲庫中做出貢獻的流派和藝人的廣度,”TIDAL的全球傳播主管Sade Ayodele告訴Billboard,“我們探索過的許多替代模式,無論它們的初衷有多好,但不幸的是,它們創(chuàng)造了一對新的贏家和輸家。通過這次合作,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更公平的分配方式,讓更廣泛的流派和為音樂文化做出貢獻的藝人受益。”
這再次讓我們回到了最初的問題:流媒體版稅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答案可能多種多樣,而且對于每個流媒體服務來說可能會不同。
例如,在行業(yè)的某些領域,已經有一些關于音樂流媒體的權重高于背景聲音的討論,或者更重視有意收聽(搜索或點擊一首歌/歌手)而不是背景聆聽(通過歌單或算法選擇下一首歌)。
此外,圍繞付費訂閱和廣告模式下的免費服務已經有了不同的模式,并且關于粉絲參與應該或可能如何影響資金流向的問題也值得討論。
UMG和TIDAL在周二的聲明中試圖表達的是,讓我們嘗試一些東西,看看哪些是有效的,然后讓其他人知道我們在做什么,這樣他們也可以嘗試找到一個創(chuàng)新的答案。
誠然,達成共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關于最終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可能不會達成共識。也許最終會出現幾個選項,但流媒體已經存在了十多年,如果有任何共識的話,那就是有些東西需要做出改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