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身束腰、魚骨裙撐——16世紀歐洲貴族女性審美
16世紀的歐洲正是文藝復興的頂峰。教會權威逐漸衰弱,人們提倡個性解放,這一時期的思想、文化、藝術等各方面對服裝產生了重大影響。歐洲貴族們一改往日自然修身的造型,開始追求極端的夸張、繁復之美,對貴族女性來說,在脖頸處圍戴拉夫領,用束腰將腰身勒細,再套上層層疊疊華麗的大裙擺變成了時尚。

伊麗莎白一世的服裝
緊身束腰
16世紀的歐洲是推崇女性細腰之美的時代。貴族女性在袖子部分塞填充物與開縫,并使用緊身束腰,把自己的腰身勒得極細,再以細腰為起點使裙子向外擴散開來,形成“X”型身材。

腰細,上身、下身豐滿的“X”型身材
早在古羅馬時期,婦女用麻布、羊毛等材料做成平面的胸衣,來進行身體的約束保護。到歐洲中世紀時期,胸衣演變成質地較厚的背心。到16世紀,束腰的風氣逐漸形成,就連當時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也曾一度倡導束腰,這深深影響了當時甚至后面很長一段時間的貴族女性。

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在后世的影視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讓女仆抽緊束帶,只為讓腰身看上去更纖細?!都永毡群1I中》,女主因為束腰太緊而暈倒,跌入海中,這些都反應了歷史上的“細腰審美”。

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人人癡迷細腰,以至于女性的腰身越束越細,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曾經定制了一條鐵質的束腰,最終腰圍達到了驚人的40cm,以此來獲得丈夫的寵愛。

因束胸而腰部過細的女性
然而長期穿束胸導致會骨骼變形,內臟移位,甚至肋骨過度受壓,從而插破了肝臟,歷史上曾發(fā)生多起因束腰致死的事件。直到19世紀,束腰風氣漸退,歐洲女子的腰圍才回到比較合乎生理健康的尺寸。

束腰對身體的危害
魚骨裙撐
要達到較為夸張的比例,僅僅有細腰是不夠的,裙子也要蓬松地鼓起來,讓下身顯得豐滿。為了使裙子保有固定的形狀,歐洲貴族女性會在裙內穿著裙撐架。早期的裙撐架是用富有彈性的鯨魚骨制成,看上去像好幾個呼啦圈平行架起來。

魚骨裙撐
拉夫領
拉夫領也叫輪狀皺領,在16世紀被歐洲貴族普遍采用。這是一種夸張的裝飾領,成環(huán)狀套在脖子上,成為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之一。因為褶皺多而且大,所以很費料,有的甚至要用金屬絲支撐。在當時的歐洲,只有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佩戴拉夫領,使人看上去更莊嚴和尊貴,雖然在現在看來更像是瓦楞紙。

拉夫領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