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傳丨布道后的異象,畫出想象,畫出人生境遇,畫出一種繪畫風格
《布道后的異象》(Vision after the Sermon)是保羅·高更(Paul Gauguin)于1888年完成的作品,在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島。布列塔尼成為畫家向往的繪畫勝地,始于19世紀50年代,成為繪畫的圣地,則與高更和埃米爾·伯納德(Emile Bernard)先后到來的影響有關(guān)。

《布道后的異象》
(Vision after the Sermon)
【類別】布面油畫
【規(guī)格】72.2×91cm
【年代】1888年
【作者】保羅·高更
布列塔尼介于英國與法國之間,一直保有獨立的自治權(quán),直至16世紀起才歸入法國版圖。特有的山地加海濱的地形地貌,特別的異域風情,對各地的畫家產(chǎn)生極大的吸引力。之前在介紹高更的《海面之上》(Above the Sea)時,曾說到不只是吸引法國和英國的畫家前來,美洲和澳洲的畫家也會慕名而來。

有意思的是,如此特色的風景和風情,畫家卻少有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具象描繪,而是以一種風格轉(zhuǎn)換的試驗手法在作處理,尋求表現(xiàn)上的簡潔,挖掘精神上的涵義。這正是繪畫與攝影碰撞之下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新探索。

“阿旺橋畫派”(Pont-Aven School)的誕生,“納比派”(Les Nabis)被催生,這類更為先鋒的,極具個性的繪畫群體展現(xiàn)出活力。保羅·塞律西埃(Paul Serusier)從巴黎朱利安學院來到布列塔尼的阿旺橋,得著高更的指導,不再是精準地復制自然景觀,而是從中提取,經(jīng)藝術(shù)理解,簡化抽象地表現(xiàn)所見的一切。

高更是這般教導了塞律西埃等人,發(fā)展出帶著神秘色彩的“納比派”,自己也是如此嘗試和探索的?!恫嫉篮蟮漠愊蟆氛沁@個時期的作品,畫面中身著別具特色的地區(qū)服裝的布列塔尼女子,聚集的場景,與一位天使和人摔跤的場景合為一個場景。

如果布道后是指聚集的布列塔尼女子,異象自然是指天使和人摔跤。天使和人摔跤的場景是出自《創(chuàng)世紀》的一個典故,當雅各帶領(lǐng)妻兒,歷經(jīng)磨難順利從岳父逃離,前方又將迎來與自己有過宿怨的哥哥,大有滅門之災。雅各打發(fā)家人先行,當剩下他一人時,這時,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跤。終了雅各與人較力竟然得勝,還索要了對方的祝福。當與哥哥會面時,一切平安,兄弟和睦。

雅各的小聰明是人盡皆知的,從雅各為摔跤那地命名為“毗努伊勒”,便知道雅各那時清楚與之摔跤的是誰。此事既可看見雅各的勇敢和智慧,也能清楚神樂意帶領(lǐng)他走出人生的困境。此時高更的人生境遇,類似雅各摔跤時遭遇的冏困。在畢沙羅鼓勵下拿起畫筆的高更,仿佛一直處于摔跤中,犀利和大膽的表現(xiàn)贏得圈內(nèi)的叫好,卻未獲得市場的叫賣。
高更在寫給梵高的一封信中曾提到過這幅畫的創(chuàng)想,對他而言,風景和摔跤只存在于布道后祈禱的人們的想象中。這是高更將自己的異象加在了他人的想象中,將抽象的精神世界用具象且簡單的色塊,以及人們能理解的,口口相傳的故事表達出來。感覺這一套與其金融從業(yè)的背景有關(guān),會講故事的投資人能成為一位會畫故事的畫家。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