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拉儂人」「美拉布格南人」的傳統(tǒng)服飾 | 菲律賓南部系列?
本文是《菲律賓南部的傳統(tǒng)服飾:熟悉卻又陌生服飾們》連載的第14篇。
作者: Baba Andre Hon from Penang
系列文章 · 更新中
依拉儂人的傳統(tǒng)服飾
Tradisyonal a Kasuutan a Bangsa Iranon
依拉儂人(Bangsa Iranon/Illanon)是一支語言上與馬拉瑙人(Bangsa Maranao)非常相似的民族,這支民族起初在拉瑙湖(Lake Lanao)一帶生活(現(xiàn)在依舊還有一些生活在該地區(qū)),后來為了尋找更加肥沃的土地大部分依拉儂人開始四處遷徙,依拉儂人分為兩支,一支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 island)中南部的棉蘭老河(Rio Grande de Mindanao)入??谝粠?,在南哥打巴托省(South Cotabato),蘇丹庫達(dá)拉?。⊿ultan Kudarat)以及達(dá)沃(Davao)一帶也有零星的分布,而另外一支則分布在馬來西亞沙巴州(Sabah)的西海岸一帶和東海岸的拿篤(Lahad Datu)一帶,沙巴州西海岸的亞庇(Api/Kota Kinabalu)是這一支居住在馬來西亞的依拉儂人最大的一個聚居區(qū),同居住拉瑙湖(Lake Lanao)一帶的馬拉瑙人(Bangsa Maranao)一樣,在依拉儂人的語言里,“依拉儂”(Iranon)一詞有“居湖的人”之意(在馬拉瑙人的本地語言中,“馬拉瑙”(Maranao,Meranao or Meranaw)一詞也意為“居湖的人”)。
△依拉儂人(Bangsa Iranon/Illanon)的分布圖(紅色區(qū)域)
△菲律賓南部棉蘭老河(Rio Grande de Mindanao)入??谝粠У暮佑?Photo via. Wikipedia
居住在菲律賓的依拉儂人
居住在菲律賓的依拉儂人在文化和風(fēng)俗上受到馬拉瑙人(Bangsa Maranao)和馬京達(dá)瑙人(Bangsa Maguindanao)的雙重影響,在傳統(tǒng)服飾上,同樣也吸收了許多馬拉瑙人和馬京達(dá)瑙人的服飾元素,不過由于菲律賓的依拉儂人與馬拉瑙人一同住在棉蘭老河(Rio Grande de Mindanao)一帶,所以依拉儂人的傳統(tǒng)服飾會更加偏向于馬京達(dá)瑙人的傳統(tǒng)服飾,但是與馬京達(dá)瑙人喜愛比較暗沉的顏色的服飾相比,依拉儂人的服飾要比馬京達(dá)瑙人的傳統(tǒng)服飾用色更加的鮮艷飽和一些,風(fēng)格和配色上會更加傾向于馬拉瑙人的傳統(tǒng)審美(是不是覺得特別神奇哈哈)。
文中知識點 · 回顧
△菲律賓南部的依拉儂(Bangsa Iranon)男性的傳統(tǒng)服飾,與馬京達(dá)瑙人(Bangsa Maguindanao)的男性的傳統(tǒng)服飾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菲律賓南部的依拉儂(Bangsa Iranon)女性的傳統(tǒng)服飾,與馬京達(dá)瑙人(Bangsa Maguindanao)的女性的傳統(tǒng)服飾相比配色上會更加的鮮艷一些
居住在馬來西亞沙巴州沿岸的依拉儂人
而居住在馬來西亞沙巴州沿岸的依拉儂人,在文化和服飾上就與居住在菲律賓南部的依拉儂人有著很大的差異了,尤其是沙巴西海岸亞庇(Api/Kota Kinabalu)一帶的依拉儂人,在文化和服飾上受到當(dāng)?shù)氐年懓同幦耍˙ajau Darat or Sama Dea)的影響很大,在服飾上基本上與亞庇一帶陸巴瑤人沒有差異,與亞庇的陸巴瑤人一樣,當(dāng)?shù)氐囊览瓋z女性會穿著一種叫做Badu Sipak的傳統(tǒng)服飾,佩戴一種碩大的船型頭飾Sarempak。而唯一的區(qū)別在于,居住在亞庇的依拉儂人無論男女都喜愛使用當(dāng)?shù)乇久褡鍡l紋布來制作傳統(tǒng)服飾,而亞庇的陸巴瑤人則更加喜歡純色無花紋的布料制作傳統(tǒng)服飾,并在上面繡制亮片和繡珠。
文中知識點 · 回顧
△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Api/Kota Kinabalu)一帶的依拉儂傳統(tǒng)服飾,攝于1990年代。男女衣物均使用了亞庇一帶依拉儂人的傳統(tǒng)條紋布制作 Photo via. MySabah.com
△馬來西亞沙巴州西海岸古打毛律(Kota Belud)一帶的依拉儂男性的傳統(tǒng)服飾,攝于2017年
美拉布格南人的傳統(tǒng)服飾
Tradisyonal a Kasuutan a Bangsa Melabugnan
美拉布格南人(Bangsa Melabugnan)也被叫做“莫爾帕人”(Bangsa Molbog)或者“邦吉人”(Suku Bonggi/Banggi)。這一支民族原本來自于馬來西亞沙巴州的邦吉島(Banggi Island),后來遷徙到了菲律賓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南部的巴拉巴克群島(Balabac Archipelago)和巴塔拉薩(Bataraza)一帶世居,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均有分布,菲律賓的美拉布格南人在人口要比馬來西亞的多。巴拉巴克群島(Balabac Archipelago)是美拉布格南人最大的聚居區(qū),位于菲律賓巴拉望島的最南端,與馬來西亞沙巴州的邦吉島(Banggi Island)隔海相望,由于巴拉望島南部一帶是穆斯林的聚居區(qū),且時不時會有海盜騷擾這一地區(qū),有時還會發(fā)生巨型灣鱷襲擊當(dāng)?shù)厝说氖录ò屠麔u南部是菲律賓南部最大的灣鱷生活區(qū)),2017年以前一直不對外國游客開放旅游,所以與巴拉望島其他地方譬如:愛妮島(El Nido Island)和科隆島(Coron Island)這類的旅游打卡圣地相比,巴拉望島南部一帶的外國游客就少了許多,中國游客更是屈指可數(shù),同時當(dāng)?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保留。
△美拉布格南人(Bangsa Melabugnan)的分布圖和從馬來西亞遷徙到菲律賓的路線(紅色區(qū)域)
△菲律賓巴拉巴克群島(Balabac Archipelago)
美拉布格南人主要以部落的形式進(jìn)行聚居,他們以漁業(yè)及農(nóng)業(yè)維生,同時也會種植椰子、木薯,菠蘿和芒果等經(jīng)濟(jì)作物,有些族人飼養(yǎng)禽畜,偶然會往返于菲律賓及馬來西亞沙巴的海岸貿(mào)易市場進(jìn)行農(nóng)產(chǎn)品的買賣,在古早時期,由于美拉布格南人長期會和蘇祿群島(Sulu Archipelago)的陶蘇格/蘇祿人(Bangsa Tausug/Suluk)通婚,所以他們很早就皈依了伊斯蘭教。不過美拉布格南人依舊保留了許多萬物有靈的迷信,美拉布格南人十分度重視與親友的關(guān)系,也喜歡與非穆斯林進(jìn)行交流,喜歡互相分享和給予。年輕人不似其他穆斯林民族那樣有童婚或者包辦婚姻的陋習(xí),男女之間不會存在很大的隔閡,大部分女性都不會佩戴頭巾,男女之間有選擇自己婚姻伴侶的自由,但兩者要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在文化和習(xí)俗上,美拉布格南人的文化習(xí)俗與馬來西亞與沙巴東北海岸另一支民族迪東族(Suku Tidung)較為接近。在傳統(tǒng)服飾上,馬來西亞的美拉布格南人和菲律賓的美拉布格南人之間沒有差異,美拉布格南人喜愛玫瑰紅和綠色,他們的傳統(tǒng)服飾也多以玫瑰紅和綠色這兩種顏色為主。
△馬來西亞沙巴州邦吉島(Banggi Island)一帶穿著傳統(tǒng)服飾的美拉布格南(Bangsa Melabugnan)女性 Photo via. Alamy
△菲律賓南部巴拉巴克群島(Balabac Archipelago)的美拉布格南(Bangsa Melabugnan)人
美拉布格南女性同樣也喜愛在頭上佩戴一頂船型頭飾Sarempak,不過與沙巴西海岸一帶陸巴瑤人(Bajau Darat or Sama Dea)和依拉儂人(Bangsa Iranon)的船型頭飾相比,美拉布格南女性頭上佩戴的船型頭飾要比較簡陋一點,一般會使用布料打底,并在上面繡制一些亮片和繡珠,在形狀上也會比陸巴瑤人(Bajau Darat or Sama Dea)和依拉儂人(Bangsa Iranon)的船型頭飾要小巧一些。這種小巧形狀的船型頭飾有受到沙巴西海岸一帶的比薩揚(Suku Bisaya)女性的傳統(tǒng)船型頭飾的影響。 ※馬來西亞沙巴州西海岸的比薩揚人(Suku Bisaya)與菲律賓中部米沙鄢群島(Visayas Archipelago)的米沙鄢人(Visayans/Mga Bisaya)是近親。只不過菲律賓的米沙鄢人大部分已經(jīng)西班牙化,信仰天主教,而馬來西亞的比薩揚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
△馬來西亞沙巴州西海岸一帶的比薩揚(Suku Bisaya)女性的傳統(tǒng)船型頭飾Sarempak。Photo via. MySabah.com
△菲律賓南部巴拉巴克群島(Balabac Archipelago)的美拉布格南(Bangsa Melabugnan)女性的傳統(tǒng)船型頭飾Sarempak
(本篇完,待續(xù)……)
本篇介紹【依拉儂人】、【美拉布格南人】的服飾,
下一篇將介紹【桑義赫人】和【T’boli人】,同時也是完結(jié)篇。
▲下篇預(yù)覽▲
※ “圍讀服飾史”欄目為征稿作品,作者請見文中標(biāo)注,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作者的其他文章 *
春梅狐貍 傳統(tǒng)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歡 ? 記得關(guān)注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jī)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