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馬云探路,做賈躍亭的二股東,他是中國第一個開網吧的老板
1996年北京開出第一家網吧,實華開網絡咖啡屋,三分鐘收費兩美元,時間越長優(yōu)惠越大,不過至少每個小時也要50元,當時的50元能買十幾斤豬肉,但即便面對這么高的價格,依舊天天爆滿,這家網吧的老板究竟是誰呢?
清華先驅學霸開網吧
17歲考入清華,畢業(yè)論文全校一等獎,留過洋開過公司,鐵打的海歸學霸,這就是實華開網絡咖啡屋的老板,曾強。
為了給在華外國人和高級白領提供上網服務,在中國網民還不到一萬人的情況下,曾強開辦了實華開,一個幾十平米的小屋,十幾臺電腦靠墻擺一排,但凡上網的人還都贈送一杯咖啡。

1998年克林頓訪華,還特意到實華開參觀,作為開網吧的先驅者,曾強賺足了眼球,但那個時候真正靠開網吧賺大錢的,卻另有其人。
跟隨者學渣賺盡學霸錢
山西農村長大,兩次高考落榜,進過煤礦,撿過煤渣,做過水泥預制件,還賣過汽油,35歲就擁有12家加油站,他就是王躍勝。

老王始終覺得,教育和人才最重要,于是沖著清華北大集中的地方,中關村,97年揣著100萬就去了。在一家網吧里,他看到了一屋子的大學生排隊等著上廁所,他看到了商機。
1998年的情人節(jié),北大南門邊開出一家飛宇網吧,1小時20元,凌晨只要半價,去網吧包夜,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北大學子們心甘情愿地掏出生活費,搶著送進高考落榜生老王的口袋,三年間,老王像復制粘貼一樣,在這條街上開出十八家網吧,1800臺電腦,比北大全校還多,每天近2萬人次光顧飛宇網吧,新版北京地圖上,甚至出現了“飛宇網吧一條街”的名字。老王每天凈賺一萬元,跟隨者比先驅者還要風光,一時間,更多的人涌進這個市場。
星星之火到網吧之殤
網吧如星星之火燎原全國,十臺電腦開網吧,半年左右就回本,低門檻,高利潤,越來越多人投身網吧行業(yè),據說早期網吧老板們的日常就是每晚用箱子,把收到的1塊5塊的現金提回家數錢。
2002年藍極速網吧大火事件,震驚全國,網吧行業(yè)迎來大規(guī)模整頓治理,飛宇網吧被迫停業(yè)一年,虧損逾300多萬,落榜生老王無奈做起了飛宇網校,居然比開網吧還賺錢,一年就賺回300萬。老王干脆重點推行網絡教育,大批北大清華的畢業(yè)生,成為他這個落榜生的員工。

同一年,清華學霸曾強關掉所有網吧,成為電子商務的先驅者,雖然都沒做大,但至少幫馬老師眾人探了探路,十幾年之后,曾強再被人關注,是他成為了一家明星公司的二股東,大股東最早叫賈躍亭。

網吧行業(yè)的紅利期一直持續(xù)到2010年,網吧用戶數達到頂峰一億六千三百萬,網吧經營許可證,一度變成了搖錢樹,廣州某地炒到100萬一張,有人趁機套利離場,有人歡喜接盤,不久后,網吧審批制度取消,市場瞬間成為紅海。
2010年電腦寬帶、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原本已經是紅海的網吧行業(yè),雪上加霜,整個行業(yè)的網吧近乎倒閉了一半,活下來的網吧很多升級成網絡咖啡屋,正是學霸曾強當年用過的名字。

回首過去二十多年,網吧給了億萬70、80、90后上網的初體驗,也給了千千萬萬人一條網吧創(chuàng)業(yè)之路,網吧這條創(chuàng)業(yè)道路,和我們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一樣的,有人像學霸曾強遙遙領先,也有人像老王快速跟隨,拓荒者篳路藍縷,追隨者輕車熟路,來遲者末路窮途,你選擇做哪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