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少林寺》曇宗大師嗎?李連杰吳京尊稱他“師父”,近況如何
No.1
說起1982年上映的電影《少林寺》,一些中年以上的觀眾定然還記憶猶新,那首由鄭緒嵐演唱的“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牧羊曲》,那個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青年武僧覺遠,還有那個拿著鞭子、唱著歌兒放羊的牧羊女白無瑕都不會忘記。


但是,你還記得電影中那個嚴師慈父、浴血奮戰(zhàn)的曇宗大師嗎?估計,你沒有忘記!
《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制片公司制作的一部動作電影,張鑫炎執(zhí)導,李連杰、于海、丁嵐主演,講述了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并為父報仇、匡扶正義的故事。
那時,開創(chuàng)國內武打劇先河的《少林寺》給觀眾帶來了巨大震撼,觀影人數(shù)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覺遠的武術對打揮灑自如,曇宗大師的螳螂拳爐火純青,王仁則的醉劍游刃有余,一時間,華夏大地掀起了一股武術熱。


其中,李連杰飾演覺遠,丁嵐飾演白無瑕,曇宗大師則由于海飾演。李連杰、于海、丁嵐一夜成名,成為當年最為觀眾喜愛的電影明星。
7月18日,是著名武術家,《少林寺》曇宗大師飾演者于海先生78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于海先生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No.2
其實,在《少林寺》拍攝之前,于海就早已是著名武術家。于海,1942年7月18日出生于山東煙臺。12歲,他拜七星螳螂拳大師林景山為師,學習正宗螳螂拳,之后在很多武術比賽中榮獲劍術、棍術、螳螂拳及全能冠軍,1958年成為國家正式武術運動員。


1964年后,于海多次任中國武術代表團教練和隊長,出訪過美國、法國、土耳其、埃及等30多個國家,1966年被任命為山東武術隊隊長兼總教練。
《少林寺》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師,于是尋找演員時,導演張鑫炎找到于海,請他出演“曇宗大師”一角,并兼任該片的動作武術指導。于海經組織同意,欣然前往,這便有了轟動一時的電影《少林寺》。
之后,于海參演了大量動作影視劇。經過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他在銀幕、熒屏上塑造了許多飛檐走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宗師”形象。
《少林寺》之后,90年代,于海主要參演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黃河大俠》《長城大決戰(zhàn)》《通天長老》《武林圣斗士》《白蓮邪神》《太極張三豐》《武狀元鐵橋》《功夫小子闖情關》《龍闖中原》《新少林寺》等影視劇。


進入新世紀,于海又參演了《蓮花太子》《少林武王》《東瀛游俠》《新少林寺》《葉問》《太極俠》《地雷戰(zhàn)》等影視劇。
No.3
作為武術家,于海從事演藝事業(yè)40年來,出演的角色幾乎都是大師、宗師、師父之類形象,尤其是多次在影視劇中成為李連杰、吳京的師父。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于海至少與李連杰、吳京分別合作4次。與李連杰合作的影視劇是《少林寺》《南北少林》《少林小子》《太極張三豐》;與吳京合作的影視劇是《少林武王》《太極宗師》《功夫小子闖情關》《新少林寺》。


多年的武學修為讓于海成為武術界、影視界德高望重的前輩。1998年,于海在中國武協(xié)四十年大慶上,被授予“中國武術明星”榮譽稱號。在李連杰、吳京身上,我們仿佛能夠看到于海的身影,也因此,每當見面,兩人都會尊稱于海為“師父”。
2001年12月,于海率其子——全國武術冠軍、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國家一級武術裁判于濤在山東威海成立了第一所以武術教育為主的“于氏武術文化交流中心”。
自此,于海一直活躍在武術教育第一線,從事著武術教學。他更是以精湛的武藝和高尚的武德受到了國內外眾多武術愛好者的敬仰。


如今,于海老先生已經78歲。因為年紀大了,自從2015年參拍抗戰(zhàn)劇《地雷戰(zhàn)》后,他再未參演影視劇,不過他還會經常擔任一些武打片的武術指導,也在培訓基地親自教學,深受學生們的仰慕。
娛文娛視再一次祝于海先生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fā)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