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信宜新寶(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姓名是一個人的標志,伴其一生,而中國又是個特別重視家族傳統(tǒng)的國度,按我國古代傳統(tǒng),孩子們從小就要誦讀三本重要蒙學書“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其中,《百家姓》源于宋朝,記載了500多個姓氏,實際上中國人的姓氏很多,有上萬個,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比如下面要談到的這三個:

一、豬姓
豬姓起源于三國時期,具體來源不詳。古人職業(yè)比較固定,可能祖祖輩輩都從事一種職業(yè),因此以職業(yè)為姓的情況比較多,所以學者猜測,豬姓的來源可能是養(yǎng)豬戶或者屠夫?,F(xiàn)在姓豬的人不是很多了,集中在貴州一些農(nóng)村地區(qū),大都是老人,年輕人都把“豬”改成了“朱”,或者“諸”。
二、雞姓
雞姓起源于周朝,當時朝廷設有“雞人之官”這樣一個官職,類似于王室養(yǎng)雞場的場長,在重要祭祀活動時,還要負責“呼旦以警起百官”,想象一下那個畫面,也是很有意思的。
“雞人之官”應該是代代相傳的,所以其后代都以雞為姓,現(xiàn)在廣東佛山就有不少姓雞的人。
史書記載的雞姓名人,有個叫雞鳴時的,是明朝陜西的一位官員。不得不說“雞鳴時”這個名字取得很好,有點“三更燈火五更雞”的韻味。但總的來說,這個姓取名字還是很犯難的,所以很多年輕人偷偷把“雞”改為“奚”。
三、茍姓
茍姓起源于春秋時代,據(jù)考證,這個姓氏是黃帝、舜帝的后裔,算是名門之后,但因為諧音的問題,現(xiàn)在也比較尷尬了。比如,一個人年輕時叫他“小茍”,上了年紀叫“老茍”,也實在叫不出口。
這一點就比不上姓朱的了,因為朱姓在明代成了尊貴的國姓,現(xiàn)代人都習慣了,不會因為諧音而產(chǎn)生不好的聯(lián)想。
其實,茍姓早在秦漢時期就是一個大姓,以后各朝代也比較流行,如明朝時有位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叫茍曾?,F(xiàn)在姓茍的人大概有30余萬,以四川最多。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關于姓氏的這類話題也特別多,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姓氏,歡迎分享!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