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菲娛2娛樂主管下(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151. 少年弟子:他們皈依我,首先要遵守我的條件,我的第一個條件是什么呢? | 上人事跡
來源:鳳凰新聞客戶端
▲
上人在香港期間,有十多位少年弟子隨侍左右,如文偉斌(果殊)、文頌頤(果蜜)、譚慕貞(果正)、譚慕潔(果式)、黃潔梅(果松)、黃可泰(果君)、蔡淑卿(果夙)、許湘君、許麗君、伍相才、伍英才(果棟)、鐘美薇(果迦)……
151. 少年弟子
宣化上人自述
我在東北的時候有很多小徒弟,有8、9歲的,也有讀小學(xué),讀中學(xué)的學(xué)生。
他們皈依我,首先要遵守我的條件,我的第一個條件是什么呢?就要孝順父母,恭敬師長。皈依我的弟子,要天天給父親、母親叩頭,不給父母叩頭,我就不收他。你想要皈依嗎?就要行孝道;你不行孝道,就不要皈依,這是我入門的條件。
到了香港,我這個條件就沒有實行了,因為香港那個地方,中不中,西不西,那兒的人,中文一知半解,英文半知半解。他們想學(xué)摩登的,有一點(diǎn)洋味的東西,以為東方的思想太笨了。
你要叫他給父母叩頭,他爸爸,媽媽都會莫名其妙:“怎么這個樣子呢?小孩是不是發(fā)神經(jīng)了?”甚至要帶他去看心理學(xué)的醫(yī)生,所以我在香港就沒有實行這個規(guī)矩。
我到美國更沒有了,尤其早期大開方便門——你要皈依嗎?無條件收皈依。所以,才有這么多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來學(xué)佛法,如果有條件,恐怕這些西方人都不能接受的。
【后記1】黃果君居士敘述:
初中的時候,我在筲箕灣天主教創(chuàng)辦的慈幼英文學(xué)校上課。學(xué)校離西樂園不遠(yuǎn),所以每天中午,我便跑到西樂園吃午餐,師父還將蘋果削了皮給我吃。吃過飯后,就是我打坐的時刻,師父看著時間到了,會叫我起坐回學(xué)校去。
【后記2】譚果正居士日記:
我們幾乎每天去見師父,不只在周末才去。香港英語學(xué)校在暑期只有半天,下午一點(diǎn)鐘以后就放學(xué)了,所以每天下午我們就去西樂園,即使要爬三百多個階梯,我們依然樂此不疲。師父花不少時間在我們身上,我們圍坐在師父身邊和師父閑談,甚至?xí)驇煾敢獤|西吃。我們和師父及師父的弟子都很親近,就像一個和樂融融的大家庭。
1954年,西樂園寺
左一:蔡國夙 ;左二:譚果式
右二:譚果正 ;右一:黃果松
【后記3】譚果式居士敘述:
果君、果蜜和我,我們?nèi)齻€人差不多一樣大。我很愛講話,果蜜也愛講話。果君很聰明,不愛說話,他的中文比我好。果蜜非常聰明,但是去西樂園或是佛教講堂的次數(shù)不多,只有在周末或者節(jié)日才去。師父改變了我們,特別是我。
在未遇到師父之前,我很愛哭,并不是因為我的身體不好,而是我怕見到眾多的窮人,所以我經(jīng)???。師父問為什么老是哭,我說:“對我來說,這個世界上沒什么是好的、令人高興的。人太慘了!”師父教我很多,我以后就很少哭了。
我記得師父有一次對我說,說我是個很固執(zhí)的人。如果不是因為他,沒人能改變我的,沒有人可以把我屈服。師父真的改變了我很多!師父說他曾經(jīng)向父母、佛菩薩和所有人磕頭的故事,我才意識到對父母應(yīng)有的尊敬,所以我回去就向父母磕頭,我媽媽問我在干什么?我說師父給他的父母磕了很多頭,這是為人子女應(yīng)做的,我也要學(xué)做。
沒過一會兒,我的母親就受不了了,叫我趕快停下來,不要磕頭了,她說我向佛磕頭,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就足夠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jī)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