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摩杰娛樂441200效果(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原標題:秦檜誣陷時,岳飛手握十萬雄兵,他當時有幾種選擇?
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zhèn)。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
岳飛文武全才,手下謀士也不在少數,必定已料到這次回京兇多吉少。此時岳飛手握十萬雄兵,他有幾種選擇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第一,奉詔回京。事實上岳飛就是這么做的,最終冤死于風波亭上,憋屈加窩囊。
第二,造反。這在當時來說也不能,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受儒家思想文化影響,岳飛早已把三綱五常當作自己的倫理道德標準,造反就是推翻他自己的道德底線,這一點當時的岳飛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其次, 岳飛沒有財權,前期也沒有儲備,所以不可能直接起兵,沒有財力的支持,單憑朝廷平時撥給的軍費,不可能完成造反這么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 最后, 岳飛雖有重兵,但當時還有韓世忠等實力派將領,如果岳飛造反,也會觸及他們的底線,在朝廷的嚴令下勢必會拼命阻攔。
第三,誅秦檜,清君側。我個人認為這是個相對比較可行的辦法。首先,這個選擇不讓宋高宗下崗,就不會觸及岳飛的底線,他就有可能實施。其次,如果打出這個旗號,其他帶兵將領比如韓世忠等人就不一定會真心阻攔岳飛,即使有宋高宗的命令估計也會網開一面,敷衍了事,同為實力派將領,岳飛倒了,他們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后,打出這個旗號,百姓也會擁護。由于岳飛軍紀嚴明,平時就深受百姓愛戴,抗金勝利,又幫助他們奪回了曾經失去的家園,在百姓看來,岳飛就是他們心中的英雄,如今宋高宗和秦檜卻要拿岳飛開刀,他們必定會同情岳飛支持岳飛,這就是民心,有了民心就會有糧餉,有了糧餉再加上十萬勇敢善戰(zhàn)的岳家軍,殺到京師就不是天方夜譚,誅秦檜也就順理成章了。
歷史沒有假設,岳飛最終選擇了奉詔回京,被宋高宗和秦檜合謀害死。
南宋初期雖然有中興四將,但毫無疑問岳飛是最激進最敢打的一個,而宋朝缺乏的恰恰就是這種進取的精神。如果當時能夠君臣一心,放手一搏,打敗金國解除偏安狀態(tài)也不是不可能。但宋高宗親手殺害了岳飛,也打斷了民族的那根不屈和進取的脊梁,這代表著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xié)和偏安。雖然岳飛死后南宋又延續(xù)了一百多年,但無非是茍延殘喘罷了。
有態(tài)度的學爸 原創(chuàng) 歡迎關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