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宇杏(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距離阿爾法·羅密歐車隊正式宣布中國第一位F1正賽車手周冠宇加盟已經過去了124天。不過,因此而帶來的這項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賽車賽事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次爆發(fā),并未如期而至,至少在新賽季的第一站之前看來是如此。
3月19日,10支車隊的引擎在巴林站的排位賽開始轟鳴,拉開了2022賽季F1的大幕。周冠宇在F1首秀中達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小目標”——進入排位賽第二階段,并在正賽從第15位發(fā)車。
不過對于中國觀眾而言,有了F1中國第一人參加后的第一個比賽周,最大的困惑卻是“在哪兒看比賽”。有意思的是,在網上的一片“求鏈”聲中,周冠宇在F1賽道上完成了對漢密爾頓的第一次超越。
無論從2018賽季開始持有F1中國地區(qū)獨家新媒體版權的騰訊體育,還是在傳統(tǒng)電視領域面向全國受眾的央視體育頻道,都沒有提供比賽信號。
目前全國唯一可以正常觀賽的平臺是上海五星體育,只是大部分非上海地區(qū)的用戶,需要在微信端繳納199元開通會員后才能觀賽。

車迷們對于首站“停播”的原因有不少猜測。包括將其和近期的俄烏沖突、各國際體育組織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前段時間英超第28輪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停播等產生關聯(lián)。
根據懶熊體育了解,巴林站在新媒體端停播的主要原因還是和新一輪版權談判進展有關,核心在于對轉播價格的博弈。
2018賽季,F(xiàn)1背后的美國自由媒體集團開始數(shù)字轉播改革,推出了官方OTT轉播平臺F1 TV(中國大陸暫不在可用地區(qū)列表中),騰訊體育也在那一年成為了F1在中國大陸的唯一新媒體轉播方。
據懶熊體育了解,在隨后幾年中,自由媒體一直對中國轉播方采取了低價培育市場的思路,希望借助騰訊的平臺影響力,影響更多中國體育迷關注F1運動,而騰訊體育也得以用相對較低的價格(數(shù)十萬美元)拿到賽事轉播版權。在推廣層面,騰訊體育也采取了“排位賽收費+正賽免費”的形式,為不同需求的車迷提供了差異化服務。
到2022賽季,隨著首位F1正式車手周冠宇的出現(xiàn),F(xiàn)1希望在版權上得到更豐厚的收益。但由于近兩年以足球賽事為代表的國內體育版權市場出現(xiàn)萎縮,各平臺對于賽事版權成本更加謹慎,這也成為本輪價格談判中雙方爭執(zhí)的重要原因。
類似的情況也曾在2020-21賽季英超聯(lián)賽開打時出現(xiàn)。由于英超和前中國大區(qū)地區(qū)獨家轉播平臺PP體育解約,那個賽季的首輪英超比賽也曾出現(xiàn)過尷尬的“全民盜鏈”情景。
那次爭執(zhí)的最終結果,是英超方面出于賽事在中國市場的持續(xù)曝光最終了價格讓步。有趣的是,那一次抄底成功的正是騰訊體育。根據懶熊體育2020年9月的報道,它們以約1000萬美元的保底價成為該賽季的獨家新媒體轉播方。
而在本輪關于F1新賽季版權談判中,對于賽事管理者自由媒體集團來說,它們除價格外的最大訴求也是希望賽事借助“周冠宇效應”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的受眾規(guī)模。實際上,根據F1官方統(tǒng)計,2021賽季中國已經成為其全球單一最大市場(7080萬人觀看過賽事,同比增長13%)。
據懶熊體育綜合多方信息了解,騰訊體育此前的一筆50-60萬美元的報價遭到了F1方面的拒絕,后者認為這個價格“很難接受”。而一位接近騰訊體育高層的人士告訴懶熊體育,騰訊“很難為F1版權付出高于100萬美元的價格”。
談判的最終結果極有可能將是版權價格小幅上漲,多家媒體平臺共同分攤成本,并參與新媒體端轉播。據懶熊體育了解,騰訊體育、咪咕、新浪等各家也都參與到了新一輪談判。
此外,央視和廣東體育不出意外也將繼續(xù)獲得傳統(tǒng)電視端的轉播權。
▲紀錄片《極速爭勝》第四季截圖。
版權之外,自由媒體集團接手后的一系列變革也在商業(yè)層面逐漸體現(xiàn)。其中,由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極速爭勝》(Drive to Survive)讓F1由傳統(tǒng)的歐洲體育賽事,延展為了一個更靠近美國文化的娛樂品牌。
根據ESPN披露的數(shù)據:2018年,F(xiàn)1在該平臺美國地區(qū)的觀看人數(shù)為50萬;到2021年,增加到了100萬人,其中女性觀眾增長了30%。
紅牛車隊經理克里斯蒂安·霍納在2021年11月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從《極速爭勝》系列開播以后,紅牛新增的5家贊助商里,有3個來自美國。要知道,目前的F1圍場里沒有任何一位美國車手。
2月10日,紅牛車隊又和科技巨頭甲骨文公司達成了5年5億美元的天價冠名合約,大幅提升了此前由邁凱倫車隊和英國電信公司Vodafone的創(chuàng)造的每年4000萬美元的冠名價格紀錄。
但在其全球單一最大市場,這種效應顯現(xiàn)得沒那么明顯。盡管在中國市場上F1也于近期斬獲了3筆新的商業(yè)合作,但相比此前周冠宇被視為中國市場體育營銷在2022年的熱門運動員標的,以及被廣為期待的“周冠宇效應”,從新賽季之前的多方表現(xiàn)看,還沒有真正的爆發(fā)。
3月10日,聯(lián)想成為F1的官方贊助商(Official Partner),這是F1賽事的第二級別贊助商,僅次于七大全球合作伙伴(Global Partner);在此之前,伊利集團旗下子品牌安慕希官宣周冠宇為品牌代言人,這可以視為它們自2019年9月開始和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合作的延續(xù);更早之前,紅米發(fā)布了和上賽季冠軍車隊梅奔的聯(lián)名款手機。
▲AMX的品牌元素將出現(xiàn)在周冠宇24號賽車的車身。
外界對周冠宇的價值,有部分人仍需等待前幾輪的成績來觀望,而除了安慕希之外也有品牌已經選擇押注。
一名業(yè)內人士告訴懶熊體育,周冠宇本人也收獲了來自金融行業(yè)的個人贊助,但因近期上海疫情導致線下發(fā)布會暫時延期,預計將在3月底或4月進行官宣。與此同時,國內也有其他有“出海營銷”需求的科技品牌開始和圍場中的一些車隊接觸,希望借助F1賽季的全球影響力,在未來進入F1市場。
直到第一輪比賽之前,中國市場仍表現(xiàn)出的撲朔迷離可能會讓F1方面有些驚訝。畢竟本賽季自由媒體集團希望看到的變化中,新規(guī)則帶來的改變和中國車手的加入無疑是重點。
在圍場里,2022賽季的賽車出現(xiàn)了40年以來最大的空氣動力學規(guī)則修改,即便不是歷史唯一,也注定是這一代人所經歷的最大更改。變革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尾流對后車的影響,使跟車變得更容易,從而增加超車鏡頭和觀賞性。
從昨天結束的巴林站排位賽來看,新的氣動規(guī)則造成的影響已經開始顯露。八連冠的梅奔車隊尚未解決“海豚跳”(即車輛在大直道出現(xiàn)的顛簸現(xiàn)象)造成的影響,曾經的老牌霸主法拉利奪得桿位,有望打破梅奔-紅牛壟斷了12年的“火星組”爭霸。而在2021賽季以0分首位的哈斯車隊,也似乎展示了優(yōu)先研發(fā)帶來的先手優(yōu)勢,有望改變中下游車隊格局。
在最新披露的財務數(shù)據中,2021年F1總營收同比上漲87%達到21.4億美元,并且實現(xiàn)了4000萬美元的盈利,這項全世界最燒錢的運動正在逐漸走出疫情的影響。
毫無疑問,它的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早日在線下回歸中國市場。當然,對于周冠宇及中國所有和這項賽事相關的媒體平臺和商業(yè)品牌來說,這也是它們共同的期待。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