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門徒娛樂右5指尖(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進口的每一口食物,對血糖的控制起到關(guān)鍵的影響作用,研究報告曾顯示,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國,對于糖尿病人來說,應(yīng)該吃多少主食一直讓人頗費心思,吃的太少身上沒勁,吃的多了又擔心血糖升高。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飲食,這就導致不少人很多食物不敢吃。有人認為主食,像米飯等,多吃對血糖控制不利,連主食也不吃。
有位老大爺說三個月前檢查出來糖尿病,他聽說糖尿病人吃主食會導致血糖升高,后來他聽信了謠言,盡量一點都不要吃主食,每天都支持一些蔬菜和雞蛋,這么堅持了大概幾個月,但血糖忽高忽低,而且多次發(fā)生了低血糖的現(xiàn)象,還經(jīng)常頭暈腦脹,連正常的走路都搖搖晃晃,身體直接搞垮了。
這位大爺?shù)慕?jīng)歷也給了我們警示,可能是多數(shù)人都會存在的一個誤區(qū)。他們會認為:吃主食會使血糖升高,只要少吃主食,血糖就會乖乖聽話,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合理的。
不吃主食,血糖穩(wěn)?
首先,我們要知道,碳水化合物能夠讓我們的血糖快速升高,食物的GI越高,食用后對血糖的影響越大。如果沒有吃夠主食,身體就缺乏能量,這種情況下我們自身的代謝能力就會降低,所以身體就會動用脂肪和蛋白質(zhì)來提供能量。用不吃主食的方法來維持血糖,是可以起到效果的,但是這種只能短暫的維持并不能長久,長時間如此的話不僅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下降,有的甚至還會出現(xiàn)相反的效果。
因此,糖尿病人單純靠不吃主食來控糖是不正確的,主食是一定不能少的,而且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這樣一個最低限度。
長期低碳水膳食,會怎樣?
相對于不吃主食來控制血糖,學會怎樣吃主食來延緩餐后血糖的升高顯得更加重要。建議主食定量,粗糧為主,粗細搭配,比如全谷物類的主食的比例大概占這一餐的三分之一左右。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飲食,能夠減少非胖的機率,也能夠改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炎癥反應(yīng)
結(jié)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習慣,建議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不要長時間的進行這種方式偶爾一兩次是可以的,對于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要隨著自己的飲食狀況做出調(diào)整適量食用,但不建議長期采用極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主食應(yīng)該吃多少
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的總熱量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糖友不可因為擔心血糖升高,就不吃主食或者只吃一點點。對于非重體力勞動者,每天的主食最好保持在一個拳頭大小,建議每天應(yīng)進食200~350克米面類主食。
主食的升糖指數(shù)并不是不變的,其實吃飯也是要講究順序的,先吃葉菜,再吃肉,把主食留到最后是控制餐后血糖最佳的順序。
如果吃了適量的主食血糖高,該用藥就得用藥,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好血糖。
糖友只要學會以下幾個技巧,就能避免血糖飆升。
1、多吃粗雜糧
糖分低、熱量少,相比米面等細良有更強的飽腹感,也不容易餓了吃別的零食,防止餐后血糖快速升高,粗糧還能加速腸道的蠕動,還對便秘有一定效果。
2、足量蔬菜,深色為主
蔬菜吃起來可以不限量吃到飽也不怕熱量超標,不僅可以增加飽腹感,控制能量攝入,配合主食一起會讓升糖指數(shù)變低,所以平時蔬菜的占比一定不能太少,尤其是深色蔬菜。
糖友要保證每日攝入不低于500克蔬菜,其中一半為黃綠色的深色蔬菜。
3、烹飪方式的選擇
同樣的主食有不同的烹飪方法,提高血糖的速度也不同。一般來說,烹飪時間越短,升糖指數(shù)越低。也就是說,同一種食物烹飪時間越長,血糖升高越快,所以在做飯的時候也要注意。
4、少食多餐
特別是有些老年人往往習慣一日兩餐,午餐吃的晚、吃得多,到了晚上還不餓索性就不吃了。在同樣的能量和飲食結(jié)構(gòu)下,少食多餐可以顯著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波動,這有助于預防餐后高血糖和夜間低血糖。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