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摩杰娛樂擇273330(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于洋“五字頭”的第一年,持續(xù)的高壓工作狀態(tài)讓他的身體免疫系統(tǒng)有些吃不消,一些小毛病開始找上身。有時候于洋想躺平,但看著兩個以父親為榜樣的孩子,他決定還是得提起十二分的精氣神;另一個原因,他不想給乒乓人丟臉。
于洋是平安銀行東莞分行的黨委書記和行長,也是中國平安集團任命的東莞地區(qū)統(tǒng)管黨委書記,分管著東莞 11 家平安金融機構的黨建工作。他不想丟臉的乒乓人身份,要追溯到遙遠的30年前,那時候他是八一乒乓球隊一名普普通通的隊員。
30年前初入金融圈,于洋最忐忑的就是“乒乓球運動員”這個身份,這個身份給了他最初的機遇,但他不想靠它走一輩子。30年里,于洋始終提著一口氣,也終于靠著自己拼命三郞般的努力成功摘掉了“乒乓球”這個標簽。然而當我們在視頻通話中準備從頭聊起的時候,于洋卻在自己最初拿起球拍的故事里就哽咽到無法繼續(xù)了——原來乒乓球這三個字是寫進血液里的,他人生的每一個重要節(jié)點、遇到的每一個“貴人”、困境中仰仗的每一分韌勁和底氣,都有著乒乓球的影子。如今的于洋在每一次自我介紹時都會坦然甚至驕傲地告訴對方,自己曾經(jīng)是一個“不太成功”的乒乓球運動員。
被恩師“看走眼”的乒乓苗子
于洋是唐山人,上小學前,他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震驚世人的大地震。1978年,6歲的于洋上了小學,學校旁邊就是唐山市體校。那時候的唐山正在熱火朝天的重建中,體校也不例外。因為大地震的影響,體校里的小年齡隊員減員嚴重,乒乓球隊教練常尚開始在附近的小學里物色苗子。
于洋的同班同學樊玉明因為從小愛打乒乓球,那時候已經(jīng)成了市體校乒乓球隊的一員,帶著教練布置的“找個能用左手打球的孩子”這一任務,他把于洋推薦了出來。當時的于洋碰都沒碰過乒乓球,他被選中的唯一理由就是“左撇子”。于洋的父親在市煤研所工作,母親在市交電公司,在“要不要去打球”這件事上,父母沒有糾結,忙碌的工作讓他們一直無暇看管下午4點半就放學的兒子,“去了體校,有人管了,起碼六七點鐘之前不會到處亂跑了”,于洋學球的初衷就是這么簡單。不僅如此,進了體校“又發(fā)衣服又管飯”,這對于震后普遍生活不富裕的唐山工薪家庭來說,無疑是解決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負擔。
盡管只是把體校當成了“托管班”,但小于洋很快展現(xiàn)出了在乒乓球方面的靈氣。1981年,在北京什剎海體校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少年“開拓杯”乒乓球比賽中,于洋、樊玉明和張海濤獲得了男子乙組團體冠軍。第二年的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他們3人又獲得了男子乙組團體冠軍。1982年河北省隊招新,當年招收1970年齡段的孩子,但教練劉文清相中了1972年出生的于洋,認定他是一個好苗子,在一年只能招收四五個新隊員的限制下擠出一個名額,破格提前兩年把這個左手小將招進了省隊。提到自己的“貴人”劉文清教練,于洋濕了眼眶,“后來的事實證明,劉教練看走眼了,我并不是個優(yōu)秀的苗子”。然而若不是劉教練的“看走眼”,于洋的乒乓之路大概會停止在小學畢業(yè)的年紀,他后來的人生經(jīng)歷也不會如此豐富多彩。
成為河北隊最小的隊員之后,每年征戰(zhàn)全國比賽,隨和、懂事、大方的于洋交了不少其他球隊的朋友,八一隊的朱震宇和劉國梁就是他格外要好的兄弟。在這兩位好友的推薦下,于洋1989年進入了八一隊。“八一隊的董志強隊長和周苗根教練親自到唐山接我入伍,還有主教練王雪昆,他們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但是我的成績一直沒能有太大突破?!庇谘笤谶@里看到了自己和“真正好苗子”之間的差距,4年后,他決定轉業(yè)。
▲在八一乒乓球隊期間,于洋(后排左一)跟隨男隊主教練王雪昆(后排中)到朝鮮訪問比賽。
初入金融圈只求“魚目混珠”
上世紀90年代,退役乒乓球運動員最流行的出路是去國外打球,但于洋選了另一條路。
90年代初期,行業(yè)體育協(xié)會蓬勃發(fā)展,代表金融系統(tǒng)的銀鷹體協(xié)把乒乓球隊的訓練和管理交給了深圳人民銀行,負責此項工作的深圳人民銀行副行長、工會主席肖少聯(lián)是一位乒乓球愛好者,懂球惜才。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河北隊的姚戈、原八一隊的趙勃、原國家隊選手李永旺等人成為了第一批進入深圳市金融系統(tǒng)的退役乒乓球運動員。這其中姚戈是于洋的唐山老鄉(xiāng)、河北隊的大哥,也是他人生路上要“特別感恩”的人。當于洋準備離開乒乓界另謀出路的時候,姚戈把他帶進了深圳的金融圈。
▲唐山老鄉(xiāng)、河北乒乓球隊的師兄姚戈(左)把于洋帶進了深圳金融界。
和于洋前后腳進入深圳銀行系統(tǒng)的退役運動員們,因為文化基礎比較薄弱,金融方面的知識幾乎為零,通常都會被安排在各個銀行的行政部門或者工會,工作更容易上手。唯獨于洋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是出納,而這條最難的路是他自己選的,“我想去一線,想學一點有用的本事”。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被稱作“小白”,而于洋“白”得格外干凈。“別說什么基礎知識和工作經(jīng)驗了,光是滿桌子的錢看著都眼暈,我長這么大兜里還從來沒有超過300塊錢?!笨粗車切┤舜蟆⑽浯?、中央財大的名校畢業(yè)生,于洋覺得自己就是塊“邊角料”。對于他來說,“乒乓特招”這個身份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相反,他想把這個身份深深地藏起來,他想告訴同事們,自己并不特殊?!澳菚r候的目標就是‘魚目混珠’,能混進去就行,不要扔到臺面上讓人一眼看出我是那個‘魚目’?!?/p>
▲初到深圳時,于洋代表招商銀行在深圳金融系統(tǒng)乒乓球比賽中多次獲得好成績(左起于洋、趙勃、華芙蓉、李志君、戴敏)。
一個聽起來低到塵埃里的愿望,實現(xiàn)起來卻并非易事。那時候的于洋租住在一間7平米的小房子里,晚上抱著一沓練功券苦練點鈔的基本功,練翻打傳票和計算器,每天練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一早又出現(xiàn)在銀行的柜臺里?!罢猩蹄y行的管理很規(guī)范,每周都有技能考試,我得趕上大家,我很怕他們說這個人坐在這里只是因為乒乓球打得好。”對于于洋來說,縮短和那些名校畢業(yè)生之間的差距很難,但他堅信這雙打過乒乓球的手一定是夠靈巧的。半年多時間過去后,于洋在全行的點鈔比賽中拿到了第三名,他短暫地松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終于是顆不太顯眼的“魚目”了。
于洋在招商銀行深圳分行工作了7年,在這里他得到了最基礎、全方位的歷練,對銀行業(yè)務有了全面的了解,職位也從最基層的出納、會計,做到了信貸員,做到了部門主任,做到了支行行長助理。
兩次轉行,屢創(chuàng)奇跡
借銀鷹體協(xié)乒乓球隊落戶深圳的東風,深圳銀行系統(tǒng)里的乒乓人越來越多。1995年于學軍擔任人民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之后,發(fā)起組織了深圳市金融系統(tǒng)乒乓球比賽,把銀鷹體協(xié)的乒乓球運動從職業(yè)賽場鋪開到整個深圳金融領域。參賽選手名單上,有人民銀行姚戈(河北隊),深發(fā)展銀行李永旺(湖北隊、原國手)、趙勃(八一隊)、李志君(黑龍江隊)、龍珠(八一隊)、華芙蓉(浙江隊)、常虹(北京隊),招商銀行于洋(八一隊)、任峰(八一隊)、戴敏(江蘇隊)、楊海玲(山東隊),平安銀行趙淼(山西隊)、肖娜(湖北隊)、張亞男(八一隊),建設銀行谷婉玲(河南隊),廣發(fā)銀行梁冰(河南隊)、成紅霞(山西隊、原國手),儼然是一個退役版的全國錦標賽。
每年一屆的深圳金融系統(tǒng)乒乓球比賽,辦得跟專業(yè)比賽一樣正規(guī),各行也都精心準備,不少愛打乒乓球的銀行高管都披掛上陣。當年在廣發(fā)銀行深圳分行當行長的邱偉,就是在乒乓球場上的你來我往中,慧眼相中了從柜員一路晉升到招商銀行一家支行行長助理的于洋。邱偉在中學時代,曾在宜賓體校練了4年乒乓球,16歲時以隆昌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西南財大金融系,后來又一路讀到博士,是金融界業(yè)務水平很高、也很有原則底線的一位管理者。4年的體校經(jīng)歷,讓他對乒乓人有著天然的好感,他覺得從小練乒乓球的人,腦子靈上手快,心理素質過硬,尤其是那些能打進省市隊、國家隊的人,在嚴酷的競爭環(huán)境中磨練過意志,都有一種絕不服輸?shù)捻g勁,這些特質在競爭壓力極大的金融領域是非??少F的。另外,通過乒乓球還可以交很多朋友,拓展業(yè)務圈。
2001年,于洋轉到廣發(fā)銀行,擔任廣發(fā)銀行深圳分行景田支行副行長,因業(yè)績突出很快被提升為深南支行行長。從普通職員到一個管理者,30出頭的于洋肩上壓力陡增,要管理業(yè)務團隊,要扛起業(yè)績指標,一切仿佛又從頭來了一遍。他依然像當年做柜員那樣全身心投入,在新崗位上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支行的存款規(guī)模直線上升,公司業(yè)務不良貸款直線下降,綜合業(yè)績連續(xù)多年在分行排名前列,還為分行培養(yǎng)輸送了12名支行長。2011年初,他升任深圳分行副行長,分管零售及信用卡業(yè)務,把分行零售綜合業(yè)務排名從總行 8 大 A 類行(深圳、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鄭州、東莞)最后一名提升到第一名,并持續(xù)多年保持前列。
▲2006年,于洋作為廣發(fā)銀行深圳分行深南支行行長參加乒乓球比賽。
在廣發(fā)的15年,于洋的業(yè)績有目共睹。而幾年前調任平安銀行監(jiān)事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的邱偉,在平安銀行東莞分行連續(xù)虧損、困難重重的時候,又想到了于洋。2016年底,于洋再次轉行,擔任平安銀行東莞分行行長。職務雖然提了一級,卻并非美差,甚至可以說,于洋接了個“爛攤子”——存款和貸款只有幾十億,不良率超過兩成,監(jiān)管和人行評級都偏低。而在于洋接手的6年里,東莞分行的存貸款都上升到幾百億,不良率大幅下降到極低水平,監(jiān)管和人行評級也都提升了一個等級。
為于洋“引路”20多年,這位老部下的很多品質都讓邱偉在心里暗暗稱贊?!疤嵡趭^、扎實專業(yè)、心胸寬廣、懂得感恩”,這是邱偉對于洋的評價?!盁o論是在廣發(fā)還是平安,他在每一個崗位上的業(yè)績都能排在同行業(yè)前三;他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強,不光是學書本中的東西,哪怕在跟別人吃飯聊天的過程中,他也能迅速把別人的精華吸納進去;無論對上級還是部下的提點和意見,他都能虛心傾聽,員工對他都是真心的擁護?!边@些評價都是有數(shù)據(jù)支撐的,在行里每年的員工不記名打分測評中,于洋每一年都排名第一。
▲邱偉(中)不僅是于洋(右)、趙勃(左)轉型之后在金融領域的導師,還經(jīng)常和他們一起拼搏在乒乓球賽場上,廣發(fā)深圳分行曾代表金融系統(tǒng)奪得全國行業(yè)乒乓球比賽的團體冠軍。
30年始終繃著一根弦
“好人緣”是于洋身上的另一個標簽。
于洋的“好人緣”不光是在乒乓圈子里,在金融圈更是如此,他的工作崗位到哪兒,那些大客戶就跟到哪兒。在邱偉眼中,于洋的好人緣來自于他的“舍得”和感恩,“他是那種家有兩口飯,給人一口半的人”。在工作中,大家最在乎的業(yè)績,他會分給別人;自己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得力干將,他也舍得送出去。有一次于洋把一個業(yè)務能力很強的合規(guī)人才推薦給總行,連“受益人”邱偉也有些不解,他問于洋,“這么重要的人才走了,你自己得多費多少心”?于洋笑笑說:“往大了說,這是給總行做貢獻;往小了說,有能力的人也應該得到一個更高更好的平臺?!鳖I導有這樣的胸懷,員工們自然都有滿滿的工作動力。這些來自底層的動力無疑成為于洋成功的一塊塊基石,“好人有好報”,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有時候,“好人有好報”也會有另外一種注解。兩年前,東莞分行有一位高管違紀違規(guī)事發(fā),卻誣陷于洋,還告到了總行。總行派來財務、紀檢、人力等部門共12人的調查組,在對于洋展開了地毯式調查之后,調查組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位太難得的優(yōu)秀行長?;貞浧鹱约禾と虢鹑谌σ詠碜罴灏镜哪嵌稳兆樱谘筮駠u不已,“我到平安是第一次干分行行長,我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唯一的目標就是把這個行搞好,我沒有私心”。
事實證明,于洋不但把東莞分行搞好了,而且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這6年里于洋付出了多少,他自己最清楚,旁人也看在眼里。在每年的分行行長民主測評中,于洋獲得了全部無記名投票的“很好”或“好”,沒有一個人投“一般”或以下的選項。
▲于洋與時任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蔡振華合影。
“好人緣”的底色是人品。人品好,是周圍人評價于洋時都會首先提到的,在銀行系統(tǒng)一起打拼30年的乒乓兄弟趙勃、李永旺這樣說,曾任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副部長級干部的于學軍也這樣說。于學軍先后在人民銀行深圳分行、深圳銀監(jiān)局、江蘇銀監(jiān)局擔任領導職務,2014年4月任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jiān)事會主席,在金融界閱人無數(shù),他對于洋評價很高,“一個專業(yè)運動員退役后跨界到金融圈,能做出這么好的成績,非常難得”。
既有“好人緣”,又能守住底線,這是于洋身上最可貴的地方?!拔疫M金融圈將近30年沒有一筆不良,是因為我的腦子里始終繃著一根弦、一條底線,我怕一旦這根弦松一松,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30年前的那個我,那個運動員出身的、不專業(yè)的我,就會辜負那么多幫助過我的、給了我寶貴機會的人。”
把撕下的乒乓球標簽貼回來
從北大研究生畢業(yè)、比于洋晚十幾年進入金融圈、在投行業(yè)也小有成就的前世界冠軍孫晉,一說起于洋就兩個字:很牛!她覺得這位八一隊的師兄很早就擺脫了運動員的影子,成為了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金融人。而事實上,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高壓力的工作之外,于洋最放松的時候就是跟打球時交的朋友聚在一起。2013年,他和趙勃還策劃組織了八一乒乓球隊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邀請八一隊的教練和同期的戰(zhàn)友們到深圳小聚,后來各省市的乒乓隊紛紛效仿八一隊搞起了懷舊聯(lián)誼會。
▲2013年于洋和趙勃策劃和組織了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邀請八一乒乓球隊同期隊友和教練在深圳歡聚(第一排左起楊菲、藏亞杰、王愛梅、曹顆、王靜,第二排左起于洋、胡芳、楊建華、董志強、周苗根、施之皓、畢東坡、衛(wèi)東、趙勃、王茜,第三排左起朱震宇、李洋、崔巍、呂干、李樹合、艾偉、張志斌、過焰)。
▲時任中國乒乓球男隊主教練劉國梁和女隊主教練施之皓都專程趕到深圳參加八一乒乓球隊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圖為劉國梁和于洋與當年八一乒乓球隊隊長董志強(中)合影。
30年前那個貼著運動員標簽、把“魚目混珠”當成目標的年輕人,曾經(jīng)是于洋最不愿面對的自己;30年后,于洋說自己仍然是魚目混珠——從前“混”在基層的柜臺里,現(xiàn)在“混”在分行行長的位置里。但如今的于洋會大大方方把自己曾經(jīng)最想撕下的標簽貼回來,“原來怕別人認為我是靠運動員的身份獲得機會,覺得我不行,對我另眼相看;但其實正是乒乓球給了我如此的毅力和韌勁,是這樣的財富讓我走過了很多艱難的時光,讓我成為現(xiàn)在自信的自己;現(xiàn)在我反而愿意把自己的不足和底子露出來,我愿意讓人們看到,一個乒乓球運動員也可以在其它領域做出成績”。
如今的于洋身邊有很多金融人才,他們都有著碩士博士的學歷。平安集團的用人標準很高,只在全世界圈定的200所優(yōu)質學校畢業(yè)生里招人,這對于“學歷根本拿不出手”的于洋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不僅是在平安的這些年,于洋說,自己過了將近30年“提心吊膽的日子”,一直感知著自己的不足,一直不斷努力趕上大家的步子。
▲這是拍攝于6年前的一張全家福。轉瞬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于洋現(xiàn)在最在意的事,就是母親的健康以及女兒于子涵、兒子于子皓的成長。
有人說于洋是金融界的李云龍,總是在最艱苦的地方?jīng)_鋒陷陣,總能創(chuàng)造奇跡打勝仗。但于洋喜歡把自己比作一個光著腳的馬拉松運動員——那些穿著鞋的、成績好的排在前面,我在遠遠的后面;可能他們已經(jīng)起跑很久了,我才剛剛跑到起點;他們跑42公里,我可能要跑45公里,甚至更多;我因此更要努力跑、加速跑,我光著腳也要追上他們、超過他們。
所有的人生,其實都是一場馬拉松。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于洋,步履反倒變得輕盈了,因為有越來越多信任他的朋友一路同行。他依然努力,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業(yè)績,更是要為一雙兒女做出榜樣。
本文選自《乒乓世界》2023年第1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