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摩天娛樂衛(wèi)7O667(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中國乒乓的實力遙遙領先世界,考慮到要照顧世界各地乒乓協(xié)會外加推進項目普及,中國奧運單打名額目前僅有兩個,所以實際上很難說云集奧運賽事代表著平均水平最高的舞臺,反之包括球迷球員媒體在內(nèi)的群體都普遍認可中國的全運會才是相關賽事。
當然,毋庸置疑,奧運會是為國爭光、全運會是代表地方國內(nèi)自己人關門論英雄,兩者在影響力上有很大差距。比起歷屆奧運單打冠軍,歷屆全運會單打冠軍的明細,就未必那么為人熟知。
日前,筆者曾出文盤點在歷屆全運會中奪下男乒單打冠軍的名將,如果對該文有興趣的朋友可移玉步前往筆者主頁查看。在本文之中,筆者將把視野放在女子單打選手身上,盤點出歷屆在全運會乒乓單打領域稱王的女子名將,以供參考。

第一屆、胡克明
在1959年舉行的第一屆全運會上,胡克明拿下了女子單打冠軍。除了第一位女子全國單打冠軍之外,胡克明也是第一批出去打比賽的國手,個人曾獲得1961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團體亞軍、女子雙打季軍等榮譽。

第二屆、林惠卿
在乒乓球項目史上,林惠卿應該是女子削球打法的鼻祖行尊,現(xiàn)象級別的削球手。在第二屆全運會中奪魁。作為出生在印尼的廣東華僑,林惠卿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回國發(fā)展、扛起女乒大旗。
在非奧運時代,林慧卿應該就是中國女子乒乓球的第一人,皆因她在世乒賽上實現(xiàn)了金牌大滿貫(單打、雙打、混雙、團體冠軍),外加有全運會冠軍認證??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一代們只會越來越少了解到這一位上古球后的傳奇經(jīng)歷。

第三屆、閻桂麗
在1975年的第三屆全運會上,閻桂麗力壓群芳、登頂全國冠軍。回顧這一位名將的生涯,最具代表性的榮譽就是這一個全運會冠軍。在退役之后,閻桂麗被派往埃及任囯家女隊教練、隨后又遠赴德國、瑞典教球暫居,可以說是為乒乓球的推廣做了不少貢獻。

第四屆、齊寶香
齊寶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國乒強手之一,以出色的反手推擋技術聞名,兩面擺速極快、善打相持球。在國際賽場上,齊寶香的成績對比同期國手不算突出,但她擁有一個象征登頂過中國賽場的全運會單打冠軍。在1979年全運會奪冠之后,齊寶香又在一年后的亞乒賽上拿到女子單打冠軍,這是她生涯最具代表性的兩冠。

第五屆、焦志敏
扣殺兇狠、步法靈活、長相極具東方古典神韻,焦志敏算是乒乓球領域的上古女神了。在1983年的第五屆全運會上,焦志敏迎來了成名之旅,一路連克耿麗娟、戴麗麗、曹燕華三大名將奪冠,隨之進入國家隊。

第六屆、焦志敏
在全運會的歷史上,焦志敏是第一位實現(xiàn)衛(wèi)冕的冠軍球員,實力那是相當雄厚,本有球后潛質(zhì)??上?,作為兩屆全運會冠軍得主,焦志敏在隊伍里的番位不高,生涯榮譽多以雙打為主,單打最具代表性的是1988年漢城奧運的銅牌。
在該年奧運上,焦志敏在半決賽輸給了隊友李惠芬。從比賽質(zhì)量上來看,只能說,焦志敏打得非常只有集體意識。次年,焦志敏選擇退役,結束了乒乓球運動員生涯。在自費前往瑞典留學不久后,他與秘密交往多年的韓國前國手安宰亨登記結婚,并誕下后來成為韓國高爾夫球名將的安秉勛。

第七屆、鄧亞萍
在自己所活躍的巔峰年代里,鄧亞萍所展示出的實力可以說是獨自一檔的。在1993年的全運會上,鄧亞萍在決賽中戰(zhàn)勝樊建欣奪冠。順帶一提,在1990年到1997年期間,鄧亞萍占據(jù)世界女子單打第一寶座長達8年之久。

第八屆、鄧亞萍
在今年接受采訪的時候,鄧亞萍有談過全運會冠軍難度的問題,稱隊內(nèi)的競爭遠超過于我們跟外國選手的競爭,正是因為這樣,從國內(nèi)脫穎而出拿到門票的人到了外面才會特別有信心。此外,國乒單打一號、二號、三號主力可能差距都很小,彼此球路非常熟悉,奧運冠軍在全運會上也是很容易翻車的。
這樣一番感嘆既是經(jīng)歷所言,亦是值得驕傲的凡爾賽式發(fā)言。因為在1997年的全運會女單決賽上,鄧亞萍戰(zhàn)勝了王輝,成功衛(wèi)冕了全運會冠軍。無論是奧運賽場還是內(nèi)戰(zhàn)賽場,鄧亞萍都展現(xiàn)出了魔王級別的統(tǒng)治力。

第九屆、王楠
誰是中國獲得單打世界冠軍次數(shù)最多的選手?答案,是王楠。作為新世紀前后幾年時間里最具代表性的女單選手,王楠其實同樣是大魔王級別的存在,也有全運會冠軍認證?;氐?001年的全運會,王楠在決賽上擊敗了當時還是超新星的張怡寧,迎來第一個全運會冠軍。

第十屆、張怡寧
2004年雅典奧運,已經(jīng)開始進入大魔王狀態(tài)的張怡寧輕松摘金。在一年之后的全運會上,張怡寧遇到了曾經(jīng)在全運會決賽擊敗自己的師姐與搭檔王楠。如果要在張怡寧生涯中選最強對手,答案一定是王楠,兩人的巔峰是錯開的,但至少還有一段高水平時間的重合期。
這一屆全運會決賽上,張王二人都逼出了最好的自己,打出了近乎是各自生涯中最艱難的比賽。經(jīng)過七局大戰(zhàn),張怡寧復仇成功,拿到了第一個全運會冠軍,宣告自己統(tǒng)治女單賽場的時代真的已經(jīng)來臨了。

第十一屆、張怡寧
無敵是多么多么寂寞!在全運會歷史上,張怡寧是唯一一位三次進入決賽的女子單打選手。在2009年的全運會中,張怡寧與郭躍上演巔峰對決。對于張怡寧的資深球迷來說,這一場比賽絕對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在掛拍之旅上,張怡寧還在漲球,還在改良自己的發(fā)球方式。在決賽上,張怡寧4-1輕松戰(zhàn)勝了郭躍。再次登頂全國冠軍,張怡寧微笑著轉(zhuǎn)身,后面沒有鄭重的退役儀式,也沒有公開說再見,一代大魔王默然離去,留下上升期無敵的乒乓傳說。

第十二屆、李曉霞
在中國乒壇,李曉霞是一個相當有標志性的女單選手,打法趨向于男性化、力量在女子領域里超群,正手拉球與反手彈打的殺傷力都很大。在2012年奧運單打摘金之后的2013年全運會,李曉霞拿到了女單冠軍,而她擊敗的則是初出茅廬不久的陳夢。

第十三屆、丁寧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丁寧苦戰(zhàn)七盤擊敗李曉霞,成為了乒乓球歷史上又一位大滿貫選手。在2017年的全運會中,丁寧延續(xù)了狀態(tài),在決賽中六盤擊敗劉詩雯,拿到第一個全運會冠軍。如此一來,在輝煌璀璨的中國乒乓史上,丁寧算是擁有過自己時代的強大人物。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