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紅旗娛樂靠譜嗎(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叉尾斗魚,因其魚尾巴像兔子的耳朵,而得名為兔子魚(后文統(tǒng)一為叉尾斗魚),屬于中國斗魚的一種。又名菩薩魚,屬攀鱸亞目。
它們好斗,性喜陰,愛隱匿,由于它們?nèi)眍伾浅ur艷,極具觀賞性,被稱為玉兔魚、天堂魚,目前受到了全世界很多養(yǎng)魚愛好者的喜愛。

01顏值擔當,西方人眼里最漂亮的魚之一
中國斗魚,一直都是國產(chǎn)原生魚的代表性物種,其中赫赫有名的是叉尾斗魚。
它們體型較小,魚體長達5至10厘米。為長橢圓形,體型略扁,眼睛大而圓,頭部有黑色花紋,尾巴呈叉子形,背鰭與腹鰭拉絲較長,會將尾鰭包裹住,尾巴多為淡淡的紅色,游動時拉絲隨著體型而動,十分優(yōu)雅飄逸。

中國雖然是叉尾斗魚的故鄉(xiāng),但它們在國內(nèi)的地位與在國外相比卻有天壤之別。很多觀賞魚愛好者對它們不屑一顧,但在西方國家,它們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也被稱為天堂魚。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斗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
02霸道好斗的“魚中角斗士”
叉尾斗魚,喜棲居于小流、河溝、池塘、稻田等緩流或靜水中,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qū), 分布于長江上游及南方各省。
叉尾斗魚分布地帶屬于亞熱帶地區(qū),且有著極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因此在0℃以上的水溫環(huán)境中,都可以很好地生長。

叉尾斗魚體質(zhì)強健,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性格非常好斗,不僅互斗,還會主動攻擊附近的任何魚類(即使打不過),所以一般只能單養(yǎng)。
它們在靜止狀態(tài)時,顏色比較晦暗。當它為了獲取配偶的歡心或搏斗發(fā)怒時,全身和鰭立即放出帶有眩惑樣的金屬光彩。為了和敵人作斗爭,常常不顧自身生命,孤注一擲。
03 雖然暴脾氣,也是好父親
在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匯集于中,有護巢的習性,是不折不扣的好爸爸。
起初,發(fā)情的雄魚會在水面吐出很多的泡泡,作為幼魚的“家”,其被稱為泡巢。雌魚會在雄魚的托舉下把卵產(chǎn)在泡巢之中,而雄魚在雌魚產(chǎn)卵后會對卵進行授精并守護著泡巢。

產(chǎn)卵后的雌魚基本上不會參與照顧孩子們的過程,雄魚則會兢兢業(yè)業(yè)地照顧著它的孩子們:修補泡巢、把沉下的卵銜回泡巢、清除臟污、除去死卵和驅(qū)趕接近泡巢的其他生物。
剛出卵的幼魚苗活動能力極差,需要依附在泡巢上,吸收著卵黃中的營養(yǎng)繼續(xù)發(fā)育。此時雄魚的工作更加的忙碌了,需要把滿缸亂游的孩子們一個一個銜回泡巢,并守護著它們,直到魚苗開食之后,雄魚的工作才基本結(jié)束。
04 迷鰓是制霸優(yōu)勢,也是命門
在攀鱸亞目中,一些著名種類,如本文主角叉尾斗魚,還有圓尾斗魚、攀鱸、暹羅搏魚等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具有“鰓上器”這一結(jié)構(gòu)。

這是一種由第一鰓弓的上鰓骨,或上鰓骨及舌頜骨部分擴大而形成的粘膜組織,其間分布有豐富的微毛細血管,因其結(jié)構(gòu)復雜如迷宮,故也被稱為“迷鰓”。
這是攀鱸亞目魚類長期對抗低氧環(huán)境演化出的輔助呼吸器官。這些魚可以直接通過迷鰓來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這讓它們具備了在渾濁或溶氧量低的水域中生存的能力,即使短時間離水也不會死亡。

然而迷鰓并非百利而無一害,這一結(jié)構(gòu)意味著這些攀鱸亞目的魚類如果呼吸不到足夠的空氣,就會面臨被淹死的風險。因此它們一旦進入人類放在水下的陷阱,如地籠中,就很容易因長時間無法呼吸到空氣而憋死。
叉尾斗魚雖然在中國分布范圍很廣,但數(shù)量卻并不多。因水質(zhì)污染,幾乎滅絕,難得一見,只可以在湖南等南方的一些稻田小溪中可以找到。
三水家借此文,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叉尾斗魚,保護叉尾斗魚,讓這種美麗的魚種能夠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長沙海底世界原生魚展中的叉尾斗魚仔與圓尾斗魚仔此外,長沙海底世界推出湖南首屆原生魚展,歡迎大家做客三水家,一起來欣賞叉尾斗魚的可愛身影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