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新世紀娛樂首頁(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我從沒料到我的朋友圈也會被S11刷屏。
——專訪《英雄聯盟》真人電視劇版編劇徐速
撰稿人:丟失了夢想的咸魚
S11總決賽在11月7日以EDG電子競技俱樂部贏得冠軍落幕。本次賽事以前所未有的熱度霸榜新浪微博和其他各大互聯網社交平臺的熱搜。連老奶奶老爺爺都知道了EDG以及S11。破圈之后,許多此前對電競不了解的人得以直觀地感受到了電競觀眾對電競賽事的喜愛和傳統(tǒng)體育很相似,很大程度上,觀眾在意的不是哪一支中國賽區(qū)的隊伍能贏,而是中國賽區(qū)的隊伍在世界級賽事的總決賽上,是否能打敗他國賽區(qū)的隊伍,奪得冠軍進而得以解除了一小部分的偏見。而中國電競用戶也直觀而具象化地向所有媒體和普通人展示了這是一個多大的市場。

在比賽結束后,《英雄聯盟》的動畫《雙城之戰(zhàn)》也正式上線,這讓我們想到了正在籌備中的《英雄聯盟》真人電視劇。曾經接受過嗶哩嗶哩電競采訪的編劇徐速,在為《穿越火線》創(chuàng)作劇本之初還是一位對電競賽事一知半解的普通游戲玩家,為了創(chuàng)作劇本,他觀看了許多賽事、隨隊觀察了電競選手的生活,最終創(chuàng)作出了一個極為真實的劇本。那么,這次S11又為他帶來什么新的想法呢?于是我們再次找到編劇徐速,對他做了一次采訪。
記者:這次的S11是從哪個階段開始看起的?最后的總決賽是在哪里觀看的呢?
徐速:去年的S10我是去了現場看的,這次因為在閉關創(chuàng)作劇本的最后階段,我只看了總決賽。我是在家看的,但是我團隊的小伙伴們都去KTV包房看了。
記者:此前為了創(chuàng)作《穿越火線》的劇本,您去看了穿越火線的賽事,那么這次英雄聯盟的賽事觀看體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徐速:總體來說主要是規(guī)模和影響力上的區(qū)別,但是電競項目所體現出來的競技精神、賽事結果的不確定性、觀眾對于是否是代表自己國家的隊伍獲勝的關注心態(tài),這些是一樣的。
記者:看到這次賽事的熱度,有什么感想,您認為這次的熱度突破了往年,主要是因為什么?
徐速:這次的熱度能到達這樣的程度,確實感到意外。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是有他的必然性的。我們在S8之前,一直被韓國賽區(qū)統(tǒng)治,中國的觀眾近乎喪失了對這個項目的熱情和期待的情況下,IG為我們帶來了一個世界冠軍。這之后S9FPX再次為中國賽區(qū)奪得冠軍,徹底昭示著我們打破了LCK的統(tǒng)治,然而在去年,這個冠軍又被韓國賽區(qū)的隊伍奪走。從打破統(tǒng)治,到又被奪走,觀眾于是對今年是否能把冠軍奪回來的期待值和重視度一點一點被疊加。我相信,從最后本次賽事達到的熱度來說,很多關注結果的人其實平時已經不怎么打游戲,單純關注賽事結果的人數應該是遠大于平時就在關注比賽的用戶數的。而這種結果和這段歷史分割不開。
另一方面,也和打游戲的年輕人長大了有關,比如80后和90后,游戲用戶占比就不同,現在這些人都長大了,成了社會中活躍的那部分人,所以連帶著影響力也上了一個臺階。我個人感覺這次的影響力已經和傳統(tǒng)體育,甚至和足球比賽沒什么差別。就好像奧運會的很多項目我們平時其實不怎么關注,但是到了奧運這樣的賽事上,大家就都很關注勝負。這次有不少人其實不了解LPL,他也不知道EDG這個俱樂部是什么樣的,但是他知道這是一個中國的戰(zhàn)隊,正在和國外的隊伍爭奪世界冠軍,那他就希望EDG贏。這是一種很樸素的民族情感。
記者:整個EDG奪冠的前后相關熱搜、新聞、討論上,有什么你覺得新奇、驚訝或者感觸頗深的點嗎?
徐速:非常多,好玩有趣的事太多了,印象比較深的是那條宿舍阿姨以為臺灣收復了的段子。其實這還是折射了我們的民族情感,能讓那么多年輕人歡呼雀躍的事情,都是和共同榮譽感相關聯的。印象還比較深的是線下觀賽的規(guī)模,就好像我團隊的小伙伴去了KTV觀賽,還有一些官方觀賽點的熱度,學校的熱度,我從前是根本想不到會有人去KTV不唱歌,而是在那一起看游戲比賽的,我覺得就連一些傳統(tǒng)體育項目,都無法催動那么多人付出行動走出家門地去觀賽去參與。
記者:《英雄聯盟》真人電視劇的劇本如今在什么階段?這次的比賽相關是否帶給了你新的創(chuàng)作靈感/是否對劇本創(chuàng)作有影響?
徐速:因為劇本已經在收尾階段,還有2個月就是截止時間了,所以這次比賽對劇本的影響其實不大。而且相對上一個劇本的創(chuàng)作,這次的劇本沒有采用太多這種公開的,公眾向的素材,我反而比較期待接下來會放出的奪冠紀錄片。我想去看奪冠前后,選手的心態(tài)變化、隊內氣氛的變化,一些情緒的轉變等等細節(jié)化碎片化的東西。熱搜、熱度這些表面的浮光掠影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表象下的細節(jié)更值得挖掘。
記者:這次奪冠熱度在你生活中具體表現是怎樣的?
徐速:我在看直播的時候,我的老婆非常不解,說這有什么好看的,結果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她說她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她在前一晚的時候還想象不到看這個比賽的人在她身邊就有這么多。然后我們圈子里有一個導演,立了一個倒立喝酒的flag。(記者:那他兌現了嗎?)哈哈他在群里發(fā)了視頻,在此之前,這些都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記者:目前來說,創(chuàng)作劇本的最大難點是什么?在發(fā)現《英雄聯盟》這個項目的受關注度可能比預想的還要高后,是否有壓力?
徐速:劇本的進度現在還可以,如果你早三個月來問我這個問題,我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回答。但是現在的話,我覺得最難的是選擇和克制。這個圈子里有太多值得寫的故事,有太多熱門的梗和元素。選擇哪些成了需要反復考慮的事情。同時也因為有太多可以直接用的素材,我們也要學會克制,不過度地去使用這些,不能讓劇本變成一個簡單地元素堆砌的產物。
至于壓力,因為有一些別的作品我們也會去看他們被電競用戶如何評價,所以壓力來自于初期,從一開始就知道《英雄聯盟》的玩家基數之大,也知道如果當他們要批評你的時候,你會受到多么大的一個體量的群體發(fā)出的聲音。所以比賽的熱度倒是沒有讓我覺得更有壓力。我相信任何一個作品要引起觀眾共鳴的最佳方式是下功夫用真誠去對待它,去創(chuàng)作。
記者:這次的創(chuàng)作是否也對一些選手或者俱樂部做了深入的了解,做了許多人物的采訪?
徐速:有,其實采風的工作在去年就開始了,采訪了很多俱樂部,比如EDG、SN、RNG、VG、IG。其中有兩支隊伍都在兩年中打進了世界賽總決賽,當時沒想到坐在自己面前的這些少年之后會成為對那么多年輕人有影響力的人,這種體驗真的很神奇。
記者:當時印象深的是哪幾個戰(zhàn)隊的采訪?
徐速:蘇寧和EDG,這兩個俱樂部分別呈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電競行業(yè)的狀態(tài)。蘇寧是一個非常年輕的俱樂部,采訪他們的整個過程都是很輕松的。而EDG則是一個非常正規(guī)的俱樂部,他的運營已經和傳統(tǒng)體育俱樂部一樣。這兩只隊伍我都做了大量的采風工作,包括KOMA教練我們當時也有聊過。比較有意思的大概就是這兩支戰(zhàn)隊最后一支成了S10的亞軍,一支成了S11的冠軍。
記者:對選手呢?對誰的印象比較深刻?
徐速:每個人的印象都很深。如果要舉例的話,就是PDD和煥峰吧。PDD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的成功和電競發(fā)展的階段,和時代性不可分割,因此他具備一種獨特性。我和他聊了一個下午,聊他人生不同階段的狀態(tài),去挖掘電競對他的人生帶來的轉變。而煥峰,他也有他的故事性的一面,他在那么小的年紀體驗了在非常短的時間里站上頂峰又跌落這樣的大起大落,這種人生轉折在普通人里,可能中間會隔著很多年,但在這個職業(yè)上他可以非常短暫的在幾個禮拜內完成。
另外,其實除了選手,我們也找了運營、經理、領隊、分析師,甚至商務的同學來聊。挖掘了很多有意思的點。
長達一個小時的采訪中,編劇徐速講述了許多他的心理變化,了解到的事,也反向提問了許多問題。他似乎不放過任何一個與從業(yè)者對話的機會,將自己的一些不確定的點展開在記者面前,詢問這些是否會被電競玩家接受。就如他所說的,能創(chuàng)作出被原始用戶接受的劇本的重點是付出自己的真誠,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除去深入去了解電競各個工作崗位外,他也經常向普通的電競用戶征求反饋意見。而在提到這次S11期間發(fā)生的趣事時,他則在講述時不停大笑,如同所有用戶一樣,感受著這場賽事帶給他的快樂。整個劇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經歷了兩次世界賽,從對LPL陌生到逐漸熟悉這個賽事,這個圈層。既看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認為自己需要保持客觀的旁觀者視角去看待這個領域、對這個領域始終抱有探究之心,才能更好地去挖掘故事。這次的劇本創(chuàng)作的主要壓力并不來自于關注度,而是來自于如何區(qū)別和突破《穿越火線》的劇本。他表示,這次會用新的形式去講故事,人物也會有獨特性,劇情上則會努力做到讓觀眾沒有那么輕易可以猜到走向。
既然如此,在《雙城之戰(zhàn)》的表現出乎意料地好的情況下,或許對于明年即將開拍的《英雄聯盟》真人電視劇,我們也可以期待他將會是一部人物不懸浮,故事不浮夸,給我們帶來歡樂和感動的電視劇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