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連冠,劉德華終于捧紅他
原作者姓名:Sir電影 ID:dushetv
原出處:微信公眾號
原文鏈接:6連冠,劉德華終于捧紅他這是一篇遲到的好片安利。
它剛上映時,后臺有零星毒飯?zhí)岬健?/p>
如今,基本沒有聲響。
Sir覺得在它徹底“沉淪”前,值得一次吶喊。
時間撥回一個月前。
世界冠軍蘇炳添在今年參加奧運后發(fā)了一條微博。
不是慶祝,不是道歉。
第一句看似有些“無厘頭”:

猜不到是誰?
沒關系。
Sir借電影給你介紹——
媽媽的神奇小子

“媽媽”吳君如。
大家都熟,不用Sir多說。
“神奇小子”蘇樺偉。
就是蘇炳添口中的蘇神——
15歲開始征戰(zhàn)殘奧會。
到08年北京殘奧會結束時,已累計獲得6枚殘奧會金牌。
保持的2項世界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這是他的戰(zhàn)績。
但他的人,具體神在哪?
Sir這就為你們扒一扒。
01
神奇小子
第一神,他會走路。
對“正常人”而言,自從有記憶,自己就是會走的。
而對蘇樺偉而言,走路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1981年,半歲的蘇樺偉(梁仲恒 飾)身患溶血性黃疸病。
蘇媽(吳君如 飾)抱著他一路跑去醫(yī)院。
不幸中的萬幸,醫(yī)生幫他脫離了生命危險。
卻也留下麻煩的后遺癥:
腦痙攣,可能永遠都不會直立行走。
聽說讀寫等能力均受到損傷。
最嚴重的是聽力,只有正常人的一到兩成,需要長期佩戴助聽器。
因為是腦痙攣的問題到他這個年紀還不會走路相信他以后能行走的機會很小

蘇媽從不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甚至去工廠上班都帶著他。
但即使這種保護力度,也隨時會被人刺痛。
不是惡意,而是善意。
買飲料小賣部老板不愿收錢,說是請阿偉喝。
但鏡頭一轉,幾個五六歲的孩子在旁邊邊喝邊玩。
他們都付了錢。

一次次地被人另眼相待,被路人指指點點,被經濟壓力逼得喘不過氣……
蘇媽終于“瘋”了。
她把六七歲的阿偉放在工廠流水線生產帶上,要是他還不能走路,就陪他一起死。
緊急關頭……
阿偉沒能站起來。

蘇媽關掉開關,看著呆坐著的阿偉,趴在生產帶上嚎啕大哭。

再抬頭,蘇媽撲過去抱著阿偉又是一頓痛哭。
但這次,卻是喜極而泣——
阿偉獨自一人扶著生產帶站了起來。
第二神,他會跑步。
阿偉13歲。
蘇媽在大街上看到殘奧會的宣傳,領著阿偉去報名。
卻被告知參賽條件之一是年滿14周歲。
蘇媽和阿偉的眼神瞬間從顧盼生輝到空洞無物。
出門,右轉,回家。
路過訓練場。
阿偉看到訓練中的幾名運動員,突然發(fā)瘋似地跑了過去。
一百米,兩百米,三百米……
直到沒有力氣。
一旁的教練,被他矯健身姿嚇到。
當即決定邀請他加入,跟其余三人進行男子4X100米接力賽(T35-T38級)訓練,并參加兩年后的亞特蘭大殘奧會。

但。
還有難題在等著阿偉。
他跑直線可以,但跑彎道不行。
而且平衡性很差,連上下樓梯都有困難。
為了訓練,在那段時間里,他們一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炒雞蛋、煮雞蛋、雞蛋羹、雞蛋煎餅……

最后如何克服?
Sir不劇透,想知道的毒飯可以去影院支持阿偉。
第三神,他比絕大多數(shù)成年男性跑得都要快。
絕不夸張。
阿偉第一次代表國家出征殘奧會,在亞特蘭大。
體育館內,他跟媽媽打越洋電話。舉目無親,他哭到淚流滿面。

支撐他的最大動力,是親情:
爸爸和弟弟的打鼾聲;媽媽式的加油打氣。
掛斷電話,來到賽場,發(fā)令槍響。
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
預備-接棒-跑。
“香港選手蘇樺偉現(xiàn)在比較落后。”
“蘇樺偉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后勁。”
“三名選手幾乎同時沖過終點,冠軍究竟花落誰家,我們請……”
阿偉沒余力去聽什么慷慨激昂的解說。
在他耳邊回蕩的,是媽媽的聲音:
“用力哭不如用力跑。”

最終,男子4X100米接力賽(T35-T38級)的金牌,被阿偉與隊友掛在胸前。
那年,他剛滿15歲。
02普通人
這之后,悉尼、伯明翰、雅典……
每一屆殘奧會和殘疾人世界田徑錦標賽上都有他的身影。
并且至少獲得一枚銅牌。
“恭喜中國隊選手蘇樺偉奪得男子T36級100米金牌?!?/p>
“贏得男子T36級200米金牌的是蘇樺偉?!?/p>

類似的解說,他開始聽了。
不過并沒用。
這改善不了他的生活。
比起奧運會,殘奧會的社會關注度低得可怕。
政府獎金也少,拿到金牌只有幾萬元。
訓練時期呢?每月津貼是3000元。
與此同時,他弟弟讀到了中學;爸爸因傷病無法工作;媽媽一天要打四份工,從早忙到晚。
褪去冠軍光環(huán),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且比正常退役的運動員更難融入社會。
08年北京殘奧會?他不想參加了。
于一個普通人而言,比起跑步的夢想、金牌的重量、為國爭光的榮耀,家庭似乎要來得更加重要。

他去隊友介紹的公司當了一名快遞員。
雖然苦點累點,不時要被老板罵,但每月至少到手7000元。

7000元,聽起來不多,但能干的事很多。
給弟弟讀書,給爸爸治病,給媽媽減輕負擔……
而且,可以抬起頭挺起胸,堂堂正正做人,不再被別人喊是“殘廢”“累贅”“廢物”。
蘇媽開始擔心。
擔心阿偉這么工作下去,身體能不能受得了。
擔心他們夫妻倆走了之后沒人照顧阿偉。
但是你跑完這一屆你還能跑下去嗎我和你老爸走后誰來照顧你

蘇媽開始變了。
小時候,她怕阿偉偷奸?;?,每天都去盯著。
教練不讓她進,她就拿著板凳在訓練場外看。
阿偉少跑一圈她都不開心。
現(xiàn)在,她也讓阿偉去跑步,去訓練,去參加08年北京殘奧會。
不過是為了給他以后的人生一個金錢上的依托。
因為是運動員才有關注度,才可以拍“出生輸,不代表一直輸。我信,xx保險”的廣告。
而且蘇媽會主動要求他少跑步,多拍廣告。
拍一年能掙幾十萬元,省吃儉用點,未來十年都吃喝不愁。
哪怕廣告導演告訴阿偉,說話別那么利索,那不像蘇樺偉。
當金錢、夢想、榮譽和家庭產生碰撞,且無法同時兼顧。
蘇媽和阿偉又該做出何種選擇?
Sir也不劇透,想知道的毒飯可以去影院支持阿偉。
03現(xiàn)實
電影里,阿偉可以拍廣告。
但當電影散場,人群散盡,現(xiàn)實世界里失去聚光燈的阿偉該如何生活?
還記得阿偉參加殘奧會的等級嗎?
男子T36級。
T代表徑賽。
十位數(shù)的3,代表腦癱、大腦麻痹或后天性腦損傷類別。
個位數(shù)越字越低,損失越嚴重。
1-4通常需要以坐姿跑步。
而6,不過勉強以站姿參加比賽。
身體狀況如此,那家庭呢?
同樣不樂觀。
02年,蘇爸因傷退休,無法再工作。兩年后,23歲的阿偉正式大學畢業(yè)。
學歷高,本是件好事。
但也意味著他不再會有高額獎學金。
收入來源只有3000元/月的政府津貼。
先別為他擔心,吉人自有天相不是一句空話。
因為阿偉甚至比電影里還要幸運——
他遇到了貴人,劉德華。
對,你沒看錯,也沒想錯,就是那個天王劉德華。
從96年開始,劉德華就有關注香港殘奧隊,且每年都會捐錢捐物,探望殘奧運動員。
知道阿偉畢業(yè)的消息后,劉德華邀請阿偉來自己的公司當文員,并且不影響他訓練、參賽。
△ 蘇樺偉的成就,圖源自百度百科
到了08年北京殘奧會,劉德華擔任“愛心大使”,與韓紅一起演唱主題曲《和夢一起飛》。
他還為選手們寫了一首歌,《Everyone is NO.1》。
“一樣的天空,不同的光榮,有一樣的感動”。
比賽后,你可以看到他和阿偉一起等待成績。
也能看到他和阿偉緊緊相擁。
日子就這么過去。
阿偉在倫敦殘奧會結束后正式退役,回歸生活。
但殘奧會還會繼續(xù)召開。
9月5日閉幕的東京殘奧會上,中國隊共得96金、60銀、51銅,總207牌。
遙遙領先以總124牌排名第二的英國隊,是一次完美的收官。
雖然很少有人去關注。
但在Sir看來。
奧運會與殘奧會,只是名稱不同,參賽選手不同。
比賽背后精神卻相同、相通。
即——
命運會給人類不同程度的“殘缺”。
但“永不言棄”的意志,從來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