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文的考研英語作文萬能模板真的能保高分嗎?
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英語作文很好辦,背熟幾篇模板就能上戰(zhàn)場了。」
這話,也對,也不對。
按照考研英語閱卷標準,一味搬運模版的作答,可能會被認為「文不切題,語句混亂,無法理解」而歸入零分檔位。
另一方面,通過拆解多年真題和高分作文可以發(fā)現(xiàn),作文的每一部分都有可以復用的的應對策略。招式是需要學的,關鍵在于靈活運用以下這幾條「萬能公式」: 一、第一句(點圖句)該怎么寫?
首段是閱卷老師對考生的英文寫作功底的整體印象。因此,對于絕大多數(shù)基礎不是特別好的考生來說,這一段我們一定要做到穩(wěn),不能出現(xiàn)語法錯誤,尤其要避免不加甄別地把背誦的句子或模版隨意在這里使用。
在穩(wěn)的基礎上,再力求寫出一些符合寫作評分大綱高分要求的句子,其中高分作文、高分句子很重要的的幾個要素就是「詞匯/句法多樣性」;「語言順暢清楚」;「銜接自然」。
因此,第一段,大家必須做到三件事情:1、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圖片內(nèi)容,都能迅速準確地完成圖片的描寫;2、提出文章主旨;3、銜接下文,最好還能寫出幾個讓閱卷老師眼睛一亮的句法結(jié)構(gòu)或者英文表達。
然而,對于基礎一般的同學,如果任憑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那無疑直接在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所有問題暴露在考官眼前。還有一種危險的可能性:在考場中,很多同學甚至會思維閉塞,久久不能,或者不敢動筆,或者會出現(xiàn)反復修改,影響卷面的情況。 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基礎不夠好的同學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只有一個————必須把自己的寫作思路、句法套路全都像數(shù)學公式一樣固定下來,尤其是首段 。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
1、下筆如有神,快速完成句子構(gòu)思、寫完句子 2、寫出正確的句子、避免第一句就讓閱卷老師看到錯誤 3、「寫出有銜接,和高級句法結(jié)構(gòu)的句子和段落
而要做到以上三點,我給大家總結(jié)了寫好「首段點圖句的萬能描圖公式」 。點圖句整體由以下「五個要素」,按照以下排序分別展開完成:
what 引導主語從句 + 整體情況 + of +主題對象 + 介詞短語(數(shù)據(jù)范圍) + 介詞短語(時間范圍)
通過將以上五個要素按照順序串聯(lián)起來,我們要完成三個動作,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1、what 引出主語從句;
2、習語體現(xiàn)語言多樣性;
3、 as 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
4、插入語結(jié)構(gòu)。
具體請大家再復習以下表格內(nèi)容:

我們以 2020 年大作文真題舉例,以下例句就能體現(xiàn)對公示的應用: 「What is shown in the pie chart, as can be concluded, is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ellphone read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China in the past few years.」

二、第二句話(補圖句)該怎么寫?
在掌握了第一句話的思路和寫法后,我們應該能夠?qū)懗鲆粋€ 30 余字,包含 5 種句法結(jié)構(gòu)的長難句了。這個時候,雖然我們已經(jīng)對圖畫中的人物進行了一次描述說明,但是,由于圖畫中經(jīng)常不止一個人物對象,而且往往還會有文字說明等內(nèi)容,所以,我們?nèi)匀挥斜匾獙D畫中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說明」。第二句話主要的作用就是「補圖」,即補充圖片中剩余的一些重點信息。
在「補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
一、由于第一句話已經(jīng)詳細地展開了描述,所以第二句話基本只需要簡要描述即可。一來避免言多必失引起的錯誤,二來方便快速掌握,進入第三句的寫作。 二、通常情況下,圖片中會包含一些「對比的信息」,在寫作的時候,如果這些對比的信息比較明顯,而且比較好寫,應該優(yōu)先通過轉(zhuǎn)折詞(However/on the contrary/by contrast/conversely 等)引出對比信息。 三、補圖的時候,優(yōu)先選擇自己能寫對的句子,哪怕這個意思比較簡單,
而不是選擇可能會寫錯的句子
在補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常見的以下三種句型和思路中根據(jù)情況選擇一種完成寫作:一、轉(zhuǎn)折詞,+the other student(boy/youngster...) is 「doing sth/ 形容詞/... 」
.
二、The caption in the bottom reads/indicates/implies that," ".
三、「 there be 句型」且看真題實例:
1、轉(zhuǎn)折詞,+the other student(boy/teenager/youngster) is 「doing sth/ 形容詞/... 」. 「舉例」2017 年:
有書與讀書

As is graphically shown in the drawing above, in front of the bookshelf is a student, his body lying on the chair in a relaxed way, while thinking to himself proudly that he possesses numerous books. 「However, the other student on the right is making his reading plan for this year.」
2、The caption in the bottom reads/indicates/implies that ... 對于英語一的圖畫,很大一部分圖畫都在圖畫底部是有文字說明的,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圖畫說明的內(nèi)容進行簡要翻譯,然后作為圖畫的補充信息,寫為第二句。
「舉例」2020 年:
習慣

On the left is a female student, her eyes fixed on the assignment in front of her, while thinking to herself that the sooner she can finish the homework, the better. 「The caption in the bottom indicates that some students do not have a good time management habit.」
3、轉(zhuǎn)折詞, + there be 句型.
「舉例」:2011 年:
旅途之余

As is shown in the caricature, on the boat sit two tourists, their bodies lying against each other in a relaxed way, while throwing trash into the river carelessly. 「However, there are a large amount of plastic bags, bottles and food waste floating on the river.」
三、第三句話(主旨銜接句)該怎么寫?
寫完前兩句話,應該差不多有 45 字左右了,這個時候,我們再寫一句話,估計字數(shù)應該直奔七十了,而這個時候,主體議論,以及最后的點評總結(jié)還沒有開始。 按照大作文 160-200 的字數(shù)要求。如果我們按 200 字來算,第一段,我們的字數(shù)應該最好在 60 字左右,第二段應該在 90 字左右,而第三段應該在 50 字左右。所以,在有了 45 字左右的情況下,第三句應該是第一段的最后一段。
作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需要完成兩個功能。 「第一、引出/鋪墊主旨;」 「第二、銜接前后兩段;」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完成這樣一個包含五個組成部分的句子邏輯:
1「根據(jù)圖片我們可以得出」+ 2「主題詞」+ 3「個人成長/社會發(fā)展」+ 4「很重要」,+5「應該在第二段進一步討論/分析/得到更多關注」

在這個句子邏輯中, 前半部分屬于鋪墊引出主旨:1「根據(jù)圖片我們可以得出」+ 2「主題詞」+ 3「個人成長/社會發(fā)展」+ 4「很重要」

后半部分屬于銜接前后兩段:5「應該在第二段進一步討論/分析/得到更多關注」

掌握了「萬能公式寫好描圖句」方法,相信大家再看到真題的時候,自然可以見招拆招,從容應對了。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