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合天臺”嘆為觀止!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楊群金晨葉劍鋒
雨后的天臺,猶如一幅水墨田園畫卷。11月30日上午9時許,2022和合文化全球論壇參會的部分重要嘉賓出發(fā)趕赴一場和合之旅。
沿途遠眺,可見儒釋道三教和合圓融的圣山——赤城山,孫綽賦有“赤城霞起而建標”,從茅盈、魏夫人煉丹,曇猷在此地造寺,王羲之來訪,在這座海拔300多米的山中,還有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濟公少年讀書處濟公院等,赤城山稱得上是天臺三教共榮之地標。
首站來到了赤城街道塔后村參觀考察。村里白墻黛瓦、小橋流水,臨近國清寺、桐柏宮等名勝古跡,休閑旅游資源豐富,村民辦起了民宿,憑借周邊山上的奇珍藥材,做起了康養(yǎng)產業(yè),讓村民找到了滿滿的幸福感。

在村里,三門啟明根雕、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天臺“一根藤”、天臺山云霧茶等13項臺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呈現在眼前。臺州歷史悠久,地理環(huán)境獨特,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仍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著臺州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天臺“一根藤”傳承人之一湯智歐,堅守這門老手藝已有50多年,“‘一根藤’是用小木條憑榫卯結構拼接起來,非常牢靠。又叫和合藤,凝聚了儒釋道三教元素,有家和萬事興、子孫綿延不絕的寓意。”
“最有感觸的是苧布制作,小時候看到奶奶家的床帳就是用這種材質的。”加拿大和合文化海外驛站代表袁文靜說。
隨后,一行人來到天臺和合人間文化園內,鑼鼓齊鳴、紅綢高掛,一場和合傳統婚禮正在喜慶上演。
天臺和合人間文化園坐落于浙江天臺山和合小鎮(zhèn)核心區(qū)塊,占地15000平方米,已建成天臺和合博物館、一根藤藝術館、滿堂紅婚俗館、和合堂、拾得坊等展館。和合人間文化園以弘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是一家以“和合文化”為主題,“和合人間”為品牌,集文化傳承、博物旅行、研學培訓、民俗婚慶、和合文創(chuàng)開發(fā)等業(yè)態(tài)為一體的文旅融合產業(yè)園。

和合婚俗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把鏡臺坐天臺。誰到芙蓉水中種,紅秀帳里一枝開?!迸_州傳統婚嫁里的和合元素,一直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體現形式。臺州民間將寒山和拾得二圣奉為婚神、喜神。掌世間家庭和睦之權,司百姓婚姻美滿之職。
記者看到,在展覽館里,陳設著幾十年前的結婚證書,攤開有一米多長,和合二仙就在其上。在天臺,傳統婚俗習慣中會懸掛和合像、拜和合二仙、祭和合神馬、喝和氣湯等環(huán)節(jié),寄托了“同德同心包容方能和合,互敬互讓相愛才是婚姻”美好寓意。

喜上添喜。一行人見證了天臺縣首發(fā)“和合婚姻紀念冊”,6對剛喜結良緣的新人在眾人的見證下,領取了婚書。這既是對新人表達和睦美滿、百年好合的美好祝愿,也是共育、傳承和諧家風的鮮活載體,更是展現和合魅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又一創(chuàng)新實踐。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