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大英百科“強強聯(lián)手”,這套少兒科普百科太值得入手
原標題:國家地理+大英百科“強強聯(lián)手”,這套少兒科普百科太值得入手
孩子對世界的求知和探索總是天馬行空,經常讓家長措手不及。
“是豹子跑得快還是老鷹飛得快?”
“候鳥過冬要飛多遠啊?”
“貓是怎么做到永遠四角著地的?”
盡管孩子的提問經常讓人難以招架,這些問題本身也恰恰是孩子身上最寶貴的財富。但作為家長,如何回應這些問題也著實令人頭疼。與其背后偷偷上網搜索,不如給孩子一套可靠好讀的科普書,讓孩子自己在書里尋找答案,既能夠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探索的能力。
市面上的科普書琳瑯滿目,既要知識可靠、背景權威,又要方便孩子的閱讀和理解,最好還能培養(yǎng)孩子認知世界的邏輯,讓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從碎片走向系統(tǒng)。今天要推薦的這套新書——《國家地理圖解萬物大百科》作為給孩子的枕邊科普,簡直再好不過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亦可購買
▽
國家地理+大英百科“強強聯(lián)手”
這套少兒科普百科太值得入手
文 | 國家地理中文網
01
美國國家地理 ╳《大英百科全書》
聯(lián)合力作
給孩子的科普書,最重要的是保證內容知識的可靠性,需要專業(yè)的團隊來操刀。講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它的內容來源:《大英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又稱《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ediaBritannica)》,是當今世界世界三大百科全書之一,也是現(xiàn)存仍然發(fā)行的最古老的英語百科全書
從第一版問世以來的250多年間,《大英百科全書》共發(fā)布了15版,內容也從最初的3卷發(fā)展到了最新版的30卷,收錄了超12萬篇知識性文章,篇幅超4400萬字,基本覆蓋了人類目前全部的知識領域,集人類幾千年文明之大成。
全書由四千余名學者共同編著,匯集了全球各個學科的頂級專家,其中光是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00多位,更是不乏科學巨擘和文學大家。 愛因斯坦、居里夫人、伏爾泰、羅素,以及提出了“楊氏模量”和“楊氏雙縫實驗”的 托馬斯·楊,著有《人口學原理》的馬爾薩斯,“達爾文的斗牛犬”赫胥黎等都曾為其供稿,內容的學術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合照,圖中多人曾為《大英百科全書》供稿,圖源自網絡
《國家地理圖解萬物大百科》不光有專業(yè)的百科全書作背景,還經過了美國國家地理的精心創(chuàng)作。平常關注科普領域的,對這兩個名字應該不陌生,標志性的亮黃框線在讀者心中就是高品質圖文科普的代名詞。出版的《國家地理自然百科》《國家地理少兒百科》等等,在豆瓣上都能達到9分以上。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亦可購買
▽
這套《國家地理圖解萬物大百科》更是其中的出圈力作,曾斬獲“美國教師選擇獎”等多項大獎,在海外亞馬遜上好評如潮。
兩大機構聯(lián)合,給品質上了雙保險,權威性和可讀性都值得信賴,閉眼也能放心入!
翻譯和審校團隊的實力更是給這套書錦上添花,不僅由“無窮小亮”張辰亮等20多位各學科專業(yè)譯者精心譯制,更是中國科學院專業(yè)權威審讀,對這套書的知識進行了校對和更新,緊跟前沿科技,讓孩子快人一步!
02
多學科知識網絡系統(tǒng)覆蓋
上萬個知識一網打盡
《國家地理圖解萬物大百科》共4大主題18本,涵蓋了涉及生物、地理、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環(huán)境、大氣、歷史、等多個領域,知識點上萬個!孩子想要探索的所有知識,在這18本里娓娓道來。
整套書的編排也充分考慮到了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從對孩子來說最為常見的動植物開始,到人體的內部構造,再到更為廣闊的山河湖海,神秘的浩瀚宇宙。
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日常觀察到宏觀深邃,伴隨和引導孩子建立對這個世界的多維認知。
這次出版的第一輯動植物篇共6本,按照生物學的分類方式劃分,從生命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近40億年的演化歷程也暗含其中。
達爾文生命之樹手稿
第一輯6本按照生命演化的歷程展開
每本書的各個章節(jié)層層遞進,從最簡單的各類生物“是什么”開始,對他們的結構、代謝、生活方式的“為什么”進行展開,最后是各類生物的文化知識和相關的前沿科技,以“怎么用”結束,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如何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亦可購買
▽
03
用圖片“庖丁解?!?,全方位深度呈現(xiàn)
上萬個知識點,當然不能再干巴巴地“報菜名”了!各種模式的圖片為知識量身定制,見芥子也觀須彌,豐富的呈現(xiàn)效果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才能坐得住,讀得進。
不僅有纖毫畢現(xiàn)的高清照片,帶你看一顆顆孢子噴薄而出——
還有逼真的全景復原圖,一秒回到侏羅紀!
直觀形象的3D剖視圖,連內部構造也看得清清楚楚。
這套書的圖片來自全球著名圖片供應商——西班牙Sol90公司,圖片以真實明快的色彩和強大的沖擊力,迎合兒童的視覺習慣,輕松吸引孩子全部的注意力。
16開大尺寸的開本和對開排版更是讓圖文知識如虎添翼,讓孩子不知不覺沉浸其中,不光能夠培養(yǎng)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更是解放了家長的時間!
妙趣橫生的知識穿插其中,帶孩子看見鳥怎么飛,魚怎么游,種子怎么發(fā)芽,海貍怎么筑巢??吹矫總€生命的獨特,天地廣闊,萬物有靈。
圖文并茂的排版不僅便于孩子閱讀,更能夠幫助孩子實現(xiàn)更加高效的圖像記憶,知識點之間相互關聯(lián),輕輕松松實現(xiàn)看得懂,記得住。
其中更是對課標內容進行了詳盡的展開,像細胞結構、光合作用過程、食物鏈等,也是考卷上常見的重點難點,在這套書里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更是結合前后文的實例,讓孩子能直觀地理解。
在每本書的最后,更是附上了術語表,不僅輔助知識理解,還能方便隨時查找,讓孩子輕松上手信息檢索,為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疫情反反復復,孩子的成長也被困在了家里、市里。但這個世界遠遠比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更為遼闊,更為多彩。希望這套書能夠先帶他看一看這個廣大的世界,讓他愿意去了解,去探索,去出發(fā)。只要愿意出發(fā),那總能到達。
這套書的第一輯共6本,共570頁,跟《新華字典》一樣厚!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亦可購買
▽
文化名人紀念演講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講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葉圣陶孫女回憶葉氏文脈 |柳詒徵先生紀念講座 |陳寅恪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紀念講座 |陳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紀念講座 |作家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講座 |林散之、高二適先生紀念講座 |錢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講座 |阮玲玉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講座 |上官云珠、周璇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講座 |譚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講座 | 孫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紀念論壇 |王陽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紀念論壇 |
文化名家系列講座
莫礪鋒:開山大師兄 |周文重:國際關系新格局 |周曉虹:口述歷史與生命歷程 |周曉虹:費孝通江村調查與社會科學中國化 |周曉虹對話錢鎖橋 |周曉虹、張新木、劉成富、藍江對談:消費社會的秘密 |群學君對話舒國治 | 群學君對話葉兆言 | 黃德海、李宏偉、王晴飛、王蘇辛、黃孝陽五作家對話 |孫中興:什么是理想的愛情 |杜春媚對話郭海平 |程章燦:作為詩人與文學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黃盈盈:中國人的性、愛、情 | 金光億:人類學與文化遺產 | 周志文:人間的孔子 | 嚴曉星:漫談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風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學與現(xiàn)代中國 | 胡翼青:大數(shù)據與人類未來 | 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系列高峰論壇 | 畢淑敏讀者見面會 | 徐新對話劉成 | 謝宇教授系列演講 | 王思明:茶葉—中國與世界 | 祁智對話蘇芃:關于寫作 |甘滿堂:閩臺廟會中的儺舞陣頭 | 張靜:研究思維的邏輯 | 翟學偉:差序格局——貢獻、局限與新發(fā)展 | 應星:社會學想象力與歷史研究 |吳愈曉:為什么教育競爭愈演愈烈? | 李仁淵:《晚清新媒體與知識人》 |葉檀讀者見面會 |馮亦同:金陵之美的五個元素 |華生、王學勤、周曉虹、徐康寧、樊和平對話 |
城市文化與人文美學
東方人文美學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東方人文美學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風物,侘寂之美: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第一期) |大唐國寶、千年風物: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第二期) |當顏真卿遇上宮崎駿: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倉院與法隆寺寶物展: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 | 夢回大唐藝術珍品觀展會 | 四姝昆曲雅集: 羅拉拉、單雯、孫蕓、陳薇亦 |昱德堂藏揚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動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動 | 文心雅韻:中國傳統(tǒng)人文美學系列講演 | “文學寫作與美好城市”高峰論壇 | 仰之彌高: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展 | 首屆微城市文化論壇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運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舊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靈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涼山到石頭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從白馬公園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從玄武門到臺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從金粟庵到大報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從夫子廟到科舉博物館)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從五馬渡到達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從獅子山到揚子飯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從南朝石刻到棲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經典紀念建筑) | 從南京到世界:第一屆微城市論壇 |園林版昆曲舞蹈劇場《鏡花緣記》 | 秋棲霞文學日系列活動 |
社會科學研修班與專題課程
社會心理學暑期班(2016) | 社會心理學暑期班(2017) | 社會心理學暑期班(2018) |社會科學經典理論與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歷史與集體記憶研修班(2020) |中國研究:歷史觀照與社會學想象力學術研討會 |中國社會學:從本土化嘗試到主體性建構——紀念中國社會學重建40周年學術研討會 |第一屆長三角社會學論壇 (2018) |第二屆長三角社會學論壇(2019) |長三角論壇2019新春學術雅集 | 第三屆長三角社會學論壇(2020) |
新書分享會 | 經典品讀會
《金陵刻經處》 | 《 生活的邏輯: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國知識人(1927-1937) 》 |《謝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堯之死》 | 《朵云封事》 |《兩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莊子哲學50講》 |《東課樓經變》 |《舊影新說明孝陵》 |《光與真的旅途》 |《悲傷的力量》 |《永遠無法返鄉(xiāng)的人》 | 《書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獨》 |《面具與烏托邦》 | 《傳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單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詩經》 |《霓虹燈外》 |《植物塑造的人類史》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讀書的料及其文化生產》 |《駱駝祥子》 |《朱雀》 |《死水微瀾》 |《通往父親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雙面人》 | 《大名道中》 |《箋事:花箋信札及其他》 | 《九王奪嫡》 |《鄉(xiāng)土中國》 |《白鹿原》 |《馮至文存》 |《在城望鄉(xiāng)》 |《海闊天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