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是種什么體驗?嫌對手太弱沒意思,國乒實行“養(yǎng)狼”計劃
無敵是種什么體驗?嫌對手太弱沒意思,國乒實行“養(yǎng)狼”計劃
中國的乒乓球隊一直都是像夢之隊一樣的存在,至從1996年開始,國乒對世界各國就開始了承碾壓之勢,就算是歐美各個國家抱團取暖也依然無法撼動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的地位,也正因為中國乒乓球隊過于強大,讓歐洲在近20年的時間里再也沒有出過世界級的選手了,這也使得這項起源于英國的乒乓球項目成為了歐洲的冷門項目,更是多次被爆出要被逐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此前有日本媒體爆料在東京奧運會上許昕和劉詩雯在混雙的項目上故意輸球,讓其他的國家能分享一枚乒乓球的獎牌,以保住乒乓球項目在奧運會上的地位,雖然此消息是他們妄自揣測的,但也正說明了我們的國球在世界上的危機。

乒乓球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在世界的范圍內,還是百花齊放的,當年瑞典的三杰,比利時的塞弗,法國的蓋亭,韓國的劉南奎等人都能與中國的選手在賽場上平分秋色,甚至還稍占上風呢,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隊也都是當時世界豪強,國乒男隊稍有不慎,就會被這幾支球隊掀翻了,1988年奧運會,乒乓球才第一次登上奧運會,中國和韓國隊各得了兩塊金牌,充分地說明了當時的國乒還很難有今日這么大的優(yōu)勢,在1989年的世錦賽上,國乒男隊更是在決賽的時候被瑞典5比0橫掃,隨后的一屆世錦賽男隊連四強都沒打進去,僅獲得了第七名,這也是中國男隊的最低谷,但也正因為這個時候的低谷,讓中國乒乓球隊徹底地鳳凰涅槃,開始了 崛起之路。

在去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的乒乓球隊包攬了除混雙之外的所有金牌。這種強勢的攬金能力,又讓人們開始擔心了作為中國國球的乒乓球會不會又再一次陷入被國際社會冷落的危機當中。于是,發(fā)源于2009年的“養(yǎng)狼計劃”再一次成為了熱點話題。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的乒乓球隊外戰(zhàn)一場不敗,包攬全部的4金,這樣的輝煌成績反而加速了人們對這項運動的憂患意識。國際乒聯(lián)主席的沙拉拉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對中國國球的獨大表達了憂心忡忡。于是,2009年初,蔡振華接掌了中國乒協(xié)時就提出的一項著眼乒乓球未來發(fā)展的長遠計劃,準備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幫助外國的乒乓球運動員來提高水平。2012年7月29日,祖爾菲亞的勝利,可稱之為“養(yǎng)狼計劃”的成功標本。

但是,不管“養(yǎng)狼計劃”是成功與否,這種做法,自出臺以來,一直就受到不少國民的非議了。我們都知道,在我國體育領域,傳統(tǒng)的強項不僅僅是乒乓球,還有跳水等不少的項目。如果為了讓我們傳統(tǒng)項目不被國際社會冷落而都采取了同樣的計劃的時候,那我們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又是如何才能得到體現(xiàn)呢?另外,西方國家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那么地多,就像美國的籃球、田徑,歐洲的足球等等,可以說他們已經(jīng)足夠地強大了,但他們又在什么時候幫助過外國的運動員增強這方面的能力呢?這就是我國乒乓球的“養(yǎng)狼計劃”從出臺到實施就一直非議不斷的主要原因。甚至還有人說這個計劃是一種“自宮”的體現(xiàn)。

但是,這樣的“養(yǎng)狼計劃”,不僅避免了讓中國隊一家獨大,導致乒乓球在整體競爭力下降的情況的出現(xiàn)。同時,也可以在和這些對手交手中,激發(fā)出自己更多潛力。

中國隊的“養(yǎng)狼計劃”的實行,從來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即使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我們丟掉了混雙的金牌,但是我們從不會在意這些很小的方面,因為我們需要的是有更多的強大的對手。這樣呢才可以和中國隊乒乓球隊形成競爭,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出中國隊的潛能,從而更能讓我們保持住整體的優(yōu)勢。所以,從整體的效果上來看,這13年“養(yǎng)狼計劃”是非常成功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