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關于防止電信詐騙ppt
原標題:2022關于防止電信詐騙ppt
2022關于防止電信詐騙ppt
電信詐騙是一種利用網絡、信息、電話等技術手段實施的高科技智能化犯罪,發(fā)源于境外,2005年前后侵入我國并迅速在全國范圍內蔓延,近年來國內已破獲多起此類特大案件。黨課講稿字數(shù)5000字,ppt制作30頁。
嫌疑人首先冒充公安民警,撥打事主電話,謊稱所調查的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涉及到受害人,案件所涉金額十分巨大,需要事主聯(lián)系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并以事主涉嫌犯罪為由要求其當天趕往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否則就要來抓人并判刑(威脅受害人,造成事主心理上的恐懼),最后以給事主證明清白為由,要求事主將所有存款轉至公安機關“安全賬戶”上,等調查結束后再退還受害人。有的犯罪嫌疑人還會冒充法院、檢察院工作人員以事主涉嫌“洗錢”等為由,以類似手法實施電信詐騙。市民可從以下幾方面區(qū)分假冒來電和正常來電:公安、銀行和通信運營商系統(tǒng)的電話相互間不能直接轉接,如果有人聲稱能將電話直接轉接到公安、銀行等機構,他(她)就一定是騙子。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跨國(境)電信詐騙犯罪集團呈不斷發(fā)展之勢,他們在境外組織操縱電信詐騙犯罪,專門雇用大陸人員負責向全國各地撥打詐騙電話;雇用大陸人員為詐騙窩點搭設網絡平臺,提供境外服務器,完成詐騙全過程的跨境虛擬流轉;雇用臺灣人員赴大陸各城市轉款、提現(xiàn),轉存“安全賬戶”,最后通過地下錢莊將贓款轉移境外。犯罪的組織化、專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環(huán)環(huán)相扣,流水作業(yè),利用現(xiàn)代化的通信工具和銀行支付系統(tǒng),頻頻實施跨國跨境犯罪。近年來16起案件中,有13起系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檢法等機關謊稱事主涉嫌犯罪進行詐騙的案件。另有2起以網銀升級為名進行詐騙的案件,1起以指導炒股為名進行詐騙的案件。16起案件中,有15起案件被騙人員為女性。電信詐騙的基本流程是:犯罪分子通過電話與事主聯(lián)系,進行誘騙;事主受蠱惑上當后,按照騙子的要求把錢存入所謂的“安全賬號”,騙子隨即通過銀行網絡快速將錢提走。 利用網絡電話群撥、轉接、改號功能,利用手機號實名制不完全落地的漏洞,犯罪分子輕松得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