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筆記之“籃球外交”,青春期的學生敏感脆弱,巧用運動溝通
“老師,這次真的不是我的錯”,看著委屈巴巴,眼淚一把的學生,作為班主任的我,早都見怪不怪。但是如何解開孩子的心結(jié),著實費了一番功夫。先是心平氣和地說,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的談話見效慢、費時間,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看到了新的途徑——籃球外交。

運動場上見奇效,用籃球打開心結(jié)
作為中學班主任,每天的事情無非就是圍繞學生,要么是學習督促,要么是班級管理,班主任就是最閑不住的人。而初一的班主任,更是延續(xù)了小學時期的“消防員”,一到下課就聚攏了告狀的群體。這個被同學欺負,那個上課不聽課。見得多了,反而適應了這種喧鬧。從剛開始的煩躁、心亂,到逐漸適應,這就是班主任的收獲吧。

和學生的交談,有很多種方式。諸多的溝通技巧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籃球外交”。那天,老師們正在課間打籃球,突然班里有學生著急跑來。原來是兩個男生發(fā)生激烈的爭吵,甚至有了肢體沖突。擱在以往,肯定要怒火中燒,現(xiàn)在經(jīng)過一次次洗禮,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既然在籃球場,那就讓學生也來這里吧。

兩個男生各有慍色,紛紛表達著自己的不滿。要處理好學生關系,那就只能一個個解決。我把一個學生叫到籃球架下,另一個學生站在一邊反思。在充分聽取學生的解釋后,適當?shù)亟o出老師的建議。每個人都錯在了哪里,怎樣來改進。剛開始學生還拗不過彎,我就讓他們自己投投籃,運運球,滿滿地打開了話匣子。
籃球外交多元化,學習遷移好方法
運動能使人解壓,運動能拉近距離,與學生一起打完球,酣暢淋漓間,所有的不快樂都煙消云散。兩個學生終于釋懷,分別說出了自己的問題,化敵為友的佳話,讓“籃球外交”初見成效。此后,我開始嘗試更多的可能。

有的學生不善言辭,問了半天蹦不出一句話;有的學生充滿戾氣,遇事總想暴力解決。這些場景,都是曾經(jīng)在籃球場上,通過一個個投籃,慢慢打開了他們的心結(jié)。師生之間,由剛開始的陌生到出現(xiàn)笑容,再到敞開心扉,訴說自己的心境。通過小小的籃球,沖破青春期的隔閡,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除了解決心理問題,我們還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遷移。班里有個男生性格內(nèi)向,許多時候表現(xiàn)得唯唯諾諾,和集體生活格格不入,學習上也是基礎薄弱,總也跟不上。為了更好地激勵,我們選擇了用投籃來教育。以往從來不敢投籃的他,在老師的帶領下,短短10分鐘,竟然投進去了5個??粗_心地笑著,我們又繼續(xù)跟進,“打球如此,學習也是這樣,要不斷嘗試”。
后記
40年前,中美兩國的乒乓外交,打破了冰凍二十多年的關系。此后,基辛格和尼克松相繼訪華,正式開始兩個大國的交往。今天的運動場上,我們利用籃球的魅力,巧妙化解學生的青春難題!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