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英語】第7期:籃球運動知多少?
NBA關懷推廣活動中曾說道:
籃球就是一個游戲,但有時又不僅僅只是一個游戲
它使我更自信,活出自我
它使我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它告訴我們要不懈努力
它教會我們團隊合作、運動精神、奉獻、包容、團結和友愛。
我想籃球應該不僅僅是一個場地、一顆球、一條優(yōu)美的拋物線,更是一項承載著大多數人青春的運動項目,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它吧。
01
項目介紹
籃球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出場5名隊員。每隊目標是在對方球籃得分,并阻止對方隊得分。
Basketball is played by two teams of five players each. The aim of each team is to score in the opponents’ basket and to prevent the team from scoring.
比賽由裁判員、記錄臺人員和技術代表管理。
The game is controlled by officials, table officials and a commissioner, if present.
比賽由4節(jié)組成,每節(jié)10分鐘。
The game shall consist of four periods of 10 minutes.
比賽場地應該是一塊平坦、且無障礙的硬質地面。其尺寸是長28米,寬15米(從界限內沿丈量)。
The playing court shall have a flat, hard surface free from obstructions with dimensions of 28m in length by 15m in width measured from the inner edge of the boundary line.
02
項目術語
一、投籃方式(Shooting)
灌籃 dunk
擦板球 bank shot
跳投 jump shot
帶球上籃 lay up
立定投籃 set shot
三分球 three-point shot
二、統(tǒng)計術語(Technical Statistics)
助攻 assist
投球命中率 field goal percentage
罰球命中率 freethrow percentage
防守籃板球 defensive rebound
進攻籃板球 offensive rebound
得分 scoring
失誤 turnover
三、場地裝備(Court and Equipment)
籃板 backboard
罰球圈 freethrow lane/ painted area
罰球線 freethrow line
中場休息時間 halftime
中場 mid-court
記錄臺 scoring table
四、比賽(Competition)
總決賽 final
客隊 guest team
主隊 home team
主場 home court
季后賽 post season
賽程 schedule
03
發(fā)源地與發(fā)展強國
籃球運動起源于1891年,由美國的詹姆士?奈斯密斯發(fā)明。在經過初創(chuàng)、試行、傳播、普及和創(chuàng)新等全面發(fā)展后,現(xiàn)代籃球運動逐步形成了。目前籃球強項國家中,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美國了。美國的NBA系列賽事憑借其成功的商業(yè)運作在全球廣受歡迎,是社會主導型體育體制管理下一個十分典型的代表。
04
現(xiàn)象級運動員
說起籃球運動中的現(xiàn)象運動員你會想起誰呢?對小編來說,這樣的球員簡直如數家珍,例如中國的籃協(xié)主席姚明,美國的邁克爾?喬丹、科比?布萊恩特、勒布朗?詹姆斯等等,不知道大家是否如此。我想這應該歸功于NBA成功的商業(yè)運作,使得籃球這項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普及的過程中,還形成了獨特的球星文化和球迷文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運動員吧!
姚明,前中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現(xiàn)任亞洲籃球聯(lián)合會主席,中國籃球協(xié)會主席。生涯中曾經8次入選NBA全明星,曾獲中國籃球杰出貢獻獎,以及世界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等榮譽。此外,他也極具人格魅力,面對媒體角度刁鉆的問題,他總能幽默機智的化解。

邁克爾?喬丹,人稱“飛人”,他在職業(yè)生涯中獲得過種種榮譽,在此便不一一贅述。盡管退役已經17年之久,但其榮譽、商業(yè)推廣知名度等都在聯(lián)盟中數一數二,特別是以其名字命名的耐克旗下品牌,在運動品牌中大受歡迎。

科比?布萊恩特,永遠的黑曼巴。他用“凌晨四點的洛杉磯”鼓舞了無數球迷,他給我們留下了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留下了“一城一人”的傳說。人們永遠記得他,人們也會永遠懷念他。

05
NBA莫雷事件
2019年10月份,莫雷事件在籃球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系列NBA賽事和相關工作人員都遭受波及。盡管這件事不足以上升到兩國外交,但是這件事背后反映的是中美之間存在的各種問題。
一、針對此事所引發(fā)的言論自由之爭體現(xiàn)了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
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遠,而且作為禮儀之邦更是將如何講話看得非常重要,正所謂“禍從口出”“謹言慎行”。而反觀美國,“言論的自由”一直是美國人引以為傲的,它能體現(xiàn)在美國的各大主流媒體和社交網絡上,美國民眾甚至能對領導人無底線嘲諷。
然而,盡管他們如此崇尚言論自由,在美國的歷史文化背景中,仍然是有禁忌話題的,比如對黑人的歧視,從現(xiàn)在在美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弗洛伊德事件中我們也能看到。而在我們的歷史文化背景中,涉及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一直是我們的原則和底線,香港問題是中國內政,容不得他人說三道四。
由此可見,小到跨文化交流,大到兩國外交,若我們不能夠尊重這種歷史文化等背景上的差異,就必然無法達成共識。
二、針對此事美國民眾的反應體現(xiàn)了其優(yōu)越感以及排華性。
特朗普的當選,尤其是他從政策到宣傳,從各種推出國際組織的武斷再到處理國際問題的專斷獨行,這些行為無一不體現(xiàn)了他對“美國優(yōu)先”的強調。這讓一些美國人又看到了之前作為世界霸主那種說一不二的作風,從某些方面激起了美國民眾的民族優(yōu)越感。若NBA官方進行道歉,受到的美國民眾的指責可能會更多,更猛烈。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及其團隊在不同場合公開責難貶低中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者甚至是未來的“敵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排華熱潮,由此讓優(yōu)越感爆棚的美國民眾承認錯誤更是難上加難。
綜上所述,莫雷事件中NBA官方及其本人冷漠的態(tài)度,從美方的邏輯角度是能說得通的。但是這種態(tài)度是中國球迷乃至中國媒體和政府所無法接受的。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國家統(tǒng)一,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無論是出于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發(fā)表出這種言論都應該受到嚴肅處理。這個問題的核心矛盾在于,由于所受的教育,所接觸的文化不同,中美在很多問題上就像這次事件一樣無法找到雙方的平衡點,無法在事態(tài)嚴重性上達到一致。
你對此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參考書籍:
[1]趙瑞華.大型賽事新聞服務英文報道體例及翻譯[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9:83-84
[2]劉振忠,吳日升.體育通識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10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